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1916  421924  421930  421934  421940  421942  421946  421952  421954  421960  421966  421970  421972  421976  421982  421984  421990  421994  421996  422000  422002  422006  422008  422010  422011  422012  422014  422015  422016  422018  422020  422024  422026  422030  422032  422036  422042  422044  422050  422054  422056  422060  422066  422072  422074  422080  422084  422086  422092  422096  422102  422110  447348 

3、关于人物通讯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

通讯的时效不及消息,但是,它可以通过对典型事例和细节的描写,对所报道的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在表达上,除叙述外,还可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方法。

[整体感悟]

试题详情

2、关于袁隆平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还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育成“超级稻”一直是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中国一九九六年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由袁隆平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开对“超级稻”的协作研究。

袁隆平和课题组其他人员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使“超级稻”连续三年在全国近十个省大范围试种,平均亩产达到800公斤。基于这一成果,中国在1999年宣布在世界上率先育成超高产杂交水稻--“超级稻”。在云南试种的50亩“超级稻”,有一亩产量高达1137公斤,创下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如今,袁隆平身兼多职,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等。

这位自称农民的杂交水稻专家,1930年9月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之后,袁隆平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曾任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科协常委;曾被聘为农业部杂交水稻技术顾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

60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400公斤左右提高到600公斤左右,近20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3000多亿公斤。

70年代初,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国际上的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

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1964年提出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观点,并开始水稻杂交研究。

1973年与他人合作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1974年突破制种难关,研究出一套籼型杂交水稻生产技术,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人。

1976年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

1976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荣誉: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0年至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道研究所技术指导。

1981年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5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

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1988年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

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3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1996获首届“日经亚洲技术开发大奖”。

1997年在墨西哥获得“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1998年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0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上市公司和股票。

2000年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这是中国首家以科学家姓名命名的高等院校。

袁隆平是国家高科技“863”计划生物技术的学科带头人,撰有《杂交水稻制种和高产的关键技术》、《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等论文,主编《杂交水稻》一书。

试题详情

1、关于作者

谭士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知名作家,怀化地区文联主席。

试题详情

籼xi n:籼稻,水稻的一种。

灵光:神异的光辉。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径,门外的小路。庭,堂外的院地。

矢志不移:立下志愿决不改变。矢,发誓。

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

鉴ji n于:考虑到。

冷言冷语:含有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

颁b n:发布;颁发。

试题详情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杖登岳:

(2)崖石渐

(3)仰绝顶:

(4)若洪涛:

(5)而下西峰:

解析:此题考查字词知识,应结合语境把字词解释准确。如“松影筛阴”中的“筛”不能解释为“筛子”,应是“像过筛子一样”。

试题详情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土冈浅____(fù)           (2)有_____(qiú)松离立道旁

(3)于是石路____(yínɡ)回        (4)浑源州城一方,即在山_____(lù)

(5)虎风口之松柏,不_____(chì)百倍之也(6)从______(yá)隙直下

解析:此题考查字形掌握情况,字形应规范,不写错字、别字。

答案:(1)阜  (2)虬  (3)萦  (4)麓  (5)啻  (6)崖

试题详情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风净尽(   )        (2)内则官厨井俱备(   )

(3)坊右东向级上(   )     (4)余时欲危崖(   )

(5)北隔山一重(   )      (6)若比肩连下扼沙漠者(   )

解析:此题考查读音、声调知识,答题时除了把读音标准确,还应注意汉语拼音与英文字母不能混用。如“yì”不能写成“yì”。

答案:(1)yì  (2)xiè  (3)shè  (4)jī  (5)kàn(6)mèi

试题详情

4.仿写句子。

(1)双重否定

例:到了这种地方,无论什么人,没有不感到自己是过于渺小,自然界是过于奇伟的。

(2)多面刻画

例: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解析:内容不定,句式同例句一致,逻辑合理。

试题详情

3.指出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1)到了大名冲天却短而又短的华尔街,山好像在那儿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博览会;山一繁,沟壑也便随之增多了,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目光前移后移,仍然是沟壑,沟壑,沟壑。(   )

(2)此刻,万里迢迢跨洋过海走来,被浪涛洗过,被长风扫过,被纽约的手轻柔地拍打过,我的身上却还带满了那儿的红旗、炭火、黄土、米酒和野艾的气息。(   )

(1)解析:“山好像在那儿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博览会”为拟人,“沟壑,沟壑,沟壑”为反复。

答案:拟人、反复

(2)解析:“被浪涛洗过,被长风扫过,被纽约的手轻柔地拍打过”为排比,“红旗、炭火、黄土、米酒和野艾”为借代,“纽约的手轻柔地拍打过”为拟人。

答案:排比、拟人、借代

试题详情

2.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动态描写,哪些是静态描写。

A.甲虫们在上面时而追逐着,时而并行着,时而倏地一下分道扬镳,又忽然有高有低地跑在几层复杂的立交桥的盘道上。

B.地铁又哐当着呼啸于地表之下,就像每秒钟都要发生十次以上的有感地震。

C.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天显得那么窄,那么狭,常常成了纵横的蓝线。

D.俯首望去,只见那无数的大楼小楼,无数的长街短街,无数的繁华闹市,与沼泽、海湾以及哈得孙河……

解析:巩固掌握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答案:A、B两句为动态描写,C、D两句为静态描写。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