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1604  171612  171618  171622  171628  171630  171634  171640  171642  171648  171654  171658  171660  171664  171670  171672  171678  171682  171684  171688  171690  171694  171696  171698  171699  171700  171702  171703  171704  171706  171708  171712  171714  171718  171720  171724  171730  171732  171738  171742  171744  171748  171754  171760  171762  171768  171772  171774  171780  171784  171790  171798  447090 

31.合成氨原料可以由天然气制取。其主要反应为:CH4(g)+H2O(g)→CO(g)+3H2(g)

(1)1m3(标准状况)CH4按上式完全反应,产生H2    mol。

(2)CH4和O2的反应为:2CH4(g)+O2(g)→2CO(g)+4H2(g)

设CH4同时和H2O(g)及O2(g)反应。1m3(标准状况)CH4按上述两式完全反应,产物气体的体积V(标准状况)为    

(3)CH4和H2O(g)及富氧空气(O2含量较高,不同富氧空气氧气含量不同)混合反应,产物气体组成如下表:

气体
CO
H2
N2
O2
体积(L)
25
60
15
2.5

计算该富氧空气中O2和N2的体积比V(O2)/V(N2)。

(4)若CH4和H2O(g)及富氧空气混合反应的产物中,V(H2)/V(N2)=3︰1 (合成氨反应的最佳比),则反应中的H2O(g)和富氧空气的体积比为何值?

试题详情

30.超细氮化铝粉末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等领域。其制取原理为:Al2O3+N2+3C2AlN+3CO由于反应不完全,氮化铝产品中往往含有炭和氧化铝杂质。为测定该产品中有关成分的含量,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1)称取10.00g样品,将其加入过量的NaOH浓溶液中共热并蒸干,AlN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并放出氨气3.36L(标准状况)。

①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该样品中的A1N的质量分数为       

(2)另取10.00g样品置于反应器中,通入2.016L(标准状况)O2,在高温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气体的密度为1.34g·L1(已折算成标准状况,AIN不跟O2反应)。该样品中含杂质炭      g。

试题详情

29.已知两个羧基之间在浓硫酸作用下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酸酐,如:

+H2O

某酯类化合物A是广泛使用的塑料增塑剂。A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生成B、C、D。

(1)CH3COOOH称为过氧乙酸,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2)写出B+E→CH3COOOH+H2O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F可能的结构简式                     

(4)写出A的结构简式                       

(5)1摩尔C分别和足量的金属Na、NaOH反应,消耗Na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是      

(6)写出D跟氢溴酸(用溴化钠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28.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芳炔类大环化合物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几何形状的这一类物质在高科技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合成芳炔类大环的一种方法是以苯乙炔(CH≡C-)为基本原料,经过反应得到一系列的芳炔类大环化合物,其结构为:

(1)上述系列中第1种物质的分子式为    

(2)已知上述系列第1至第4种物质的分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分别将它们溶解于有机溶刑中,形成的分散系为    

(3)以苯乙炔为基本原料,经过一定反应而得到最终产物。假设反应过程中原料无损失,理论上消耗苯乙炔与所得芳炔类大环化合物的质量比为    

(4)在实验中,制备上述系列化合物的原料苯乙炔可用苯乙烯(CH2=CH-)为起始物质,通过加成、消去反应制得。写出由苯乙烯制取苯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所需的无机试剂自选)

                                  

试题详情

27.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下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SO2+I2+2H2O→H2SO4+2HI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   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分子式)。

(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卮,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    (选填:偏高,偏低,不受影响)。

(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    代替(填写物质名称)。

(4若碘溶液体积为VamL.,浓度为C mol·L1,N2与O2的体积为Vb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      (选下列仪器的编号)。

a.烧杯  b.试管  c.广口瓶  d.容量瓶  e.量筒  f.单孔塞  g.双孔塞

试题详情

26.实验室有CuO和Cu粉的混合物。请你利用给出的实验仪器及试剂,设计两种测定该样品(已称得其质量为m克)中氧化铜质量分数的方法,并填写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实验 方法
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实验所用仪器 (用编号表示)
实验需直接测定的有关物理量 (用文字说明)
1
 
 
 
2
 
 
 

实验可能用到的主要仪器:

①托盘天平  ②启普发生器  ⑧硬质玻璃管  ④泥三角    ⑤烧杯

⑥坩埚    ⑦酒精灯    ⑧玻棒     ⑨漏斗     ⑩干燥管

实验可能用到的试剂:

a.锌粒      b.稀硫酸    c.氯化钠溶液   d,浓硫酸 

试题详情

2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1      ④d、e、f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2)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X
Y
失去第一个电子
519
502
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
7296
4570
1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
11799
6920
2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
 
9550
11600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②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    (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③Y是周期表中    族元素。

④以上13种元素中,    (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试题详情

24.钾是-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

Na(l)+KCl(l) NaCl(l)+K(g)一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K),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右表。

(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     ,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试题详情

23.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

(1)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    价。

(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    ,当有1 mol 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   mol。

(3)CuI可由Cu2+与I直接反应制得,请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 +  I→  CuI+  I3

试题详情

22.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A.NaHSO3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    B.H2S气体通入氯水中

        

C.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   D.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第Ⅱ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