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39337  239345  239351  239355  239361  239363  239367  239373  239375  239381  239387  239391  239393  239397  239403  239405  239411  239415  239417  239421  239423  239427  239429  239431  239432  239433  239435  239436  239437  239439  239441  239445  239447  239451  239453  239457  239463  239465  239471  239475  239477  239481  239487  239493  239495  239501  239505  239507  239513  239517  239523  239531  447090 

9.在我国,依法治国的本质是: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B.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C.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试题详情

8.刘翔一直视美国田径选手约翰逊为自己的强劲对手,很注意研究和分析约翰逊的动作和发挥。刘翔在学习、研究和分析过程中,取得成功。这说明合理的竞争:

A导致唯我独尊   B能够激发潜能   C使人产生妒嫉心理    D破坏人及关系

试题详情

7.下列不能体现我国地区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是: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科教兴国战略  C中部崛起战略   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试题详情

6.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自豪感,源于:

A.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B.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C.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D.对民族、对国家命运的情感

试题详情

5.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七成多的青少年不知道如何创新,缺少运用技术“计划和行动”的能力;亲身体验过科学研究和创新过程的青少年分别低于29%和26%,这说明:

A.创新是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    

B.我国青少年没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C.我们必须重视对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D.创新是发明家、科学家的事,与我们青少年关系不大。

试题详情

4.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也帮助了自己。这句名言主要告诉我们:

A.合作可以使人们相互依存      B.合作可以扬长避短

C.合作可以互惠互利          D.合作可以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试题详情

3.下列没有体现“忠于职守”观点的是:               

A.李某身为教师,一心一意扑在教育事业上

B.适龄青年王某在服兵役还是孝敬父母这一两难中,最终选择服侍母亲、照顾家庭

C.邓平寿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用生命铸就了“忠诚”

D.从医56年,华益慰只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对得起病人。

试题详情

2.古诗所言:“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寒门出贵子,逆境出人才”。这些说明:  

A.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消除困难和挫折

B.不同的人面对困难和挫折会有不同的反应

C.挫折一定会让人成长起来         

D.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挫折

试题详情

1.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奋斗历程中,不断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除此之外,民主政治制度普遍建立。上述材料说明:

A.人类的物质文明不断发展       

B.人类的精神文明不断发展

C.人类的政治文明不断发展

D.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试题详情

4、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时间、描绘景象、意义、怎样做?

时间:2020年

请你描绘一下未来全面小康社会将是什么景象: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对外更加开放。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意义:(为什么、必要性)

①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②有利于落实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③有利于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④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怎样做?(如果是建设全面小康请答1-4点答案、如果是建设和谐社会,请答1-5点答案)

A.国家:

1)经济方面:

树立“又好又快”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走共同富裕道路;

2)政治方面: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文化方面: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和谐文化

4)生态、社会方面:

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5)完善各项制度,倡导诚信友爱,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