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39433  239441  239447  239451  239457  239459  239463  239469  239471  239477  239483  239487  239489  239493  239499  239501  239507  239511  239513  239517  239519  239523  239525  239527  239528  239529  239531  239532  239533  239535  239537  239541  239543  239547  239549  239553  239559  239561  239567  239571  239573  239577  239583  239589  239591  239597  239601  239603  239609  239613  239619  239627  447090 

2. 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试题详情

1.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试题详情

2. 本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党的是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户的奋斗目标: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族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突出重难点练习]

材料分析:表一:2003年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

项目         小康水平实现程度

 经济发展       8.1%

 社会发展       26.8%

 人口素质       10%

 生活质量       30.2%

 民主法制       55.3%

 农村全面小康实现   16.9%

(注:表中前5项数据为在该项目中达到小康水平的农村在全部农村中占的比例)

请回答:(1)表一说明什么问题?

(2)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答案:(1)表一说明了我国农村小康程度还比较低,农村实现全面小康任重而道远。

(2)建设新农村是我们党为顺应历史发展变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2课时  奋斗成就未来

教学重点、难点: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

[课前预习]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知识点讲述]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等的基本国策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西方敌对势力还想尽办法遏制我国的发展等等,这些都决定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达到共同理想的彼岸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风险。“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排除前进道路上的皖南,战胜各种风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

(增加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谐社会的特征:

答: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突出重难点练习]

材料分析:小明在学校宣传窗“名人名言“栏目里发现如下三个既有趣又耐人寻味的加法等式:袁隆平等式:灵感=知识+汗水;爱迪生等式:天才=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因斯坦等式: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当时,小明就发现它们与《思想政治》课本知识有很多联系,但又把握不准联系的具体知识点,心中不免产生了许多疑惑。请你帮助小明解决以下问题:(1)上述三个等式对于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示?

(2)上述三个等式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什么启示?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离开了艰苦奋斗,再美好的理想也不可能实现。

(2)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因为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发展不平衡;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艰苦的创业过程,没有艰苦创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十一课  走向世界的中国

第1课时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教学重点、难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课前预习]

试题详情

1. 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答: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坚,共同理想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试题详情

2. 本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知识点讲述]

试题详情

1. 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试题详情

2.中学生怎样在学习过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在学校生活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突出重难点练习]

材料分析:

材料一: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决定从2004年开始,把每年的九月份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材料二:连续三年,为了贯彻《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中小学生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党和政府及学校重视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2)在学校生活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四单元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第十课  共同描绘美好的未来

第1课时  共同理想 共同使命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国人民的小康蓝图。

[课前预习]

试题详情

1.    为什么要在文化建设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试题详情

2.中学生怎样在学习过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知识点讲述]

试题详情

1.    为什么要在文化建设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