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6164  286172  286178  286182  286188  286190  286194  286200  286202  286208  286214  286218  286220  286224  286230  286232  286238  286242  286244  286248  286250  286254  286256  286258  286259  286260  286262  286263  286264  286266  286268  286272  286274  286278  286280  286284  286290  286292  286298  286302  286304  286308  286314  286320  286322  286328  286332  286334  286340  286344  286350  286358  447090 

8.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其“统一性”在于                                   ( )

    ①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们都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③它们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它们都是与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相联系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7.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就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下列选项中,你认为合理的顺序是

①获得工资收入 ②刺激居民消费 ③扩大生产规模 ④增加就业岗位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③           D. ④→③→①→②

试题详情

6.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对“三农”财政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表明

①国家把促进农业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②国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注重社会公平  

③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④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5.国务院决定从2010年起,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确定的工资。实施绩效工资                                       (   )

   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②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所有劳动者的收入③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④能够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4.假定某国待售商品量2 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为10元,货币每年平均流通4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10 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相当________元,就会________                         (   )

    A.5 000 0.25 使纸币购买力下降     B.5 000     0.5    引发通货膨胀

    C.5 000   0.5    使纸币购买力提高       D.20 000   2    使纸币升值

试题详情

3.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

    A.4元、4元、60万元           B.6元、8元、90万元

    C.4元、6元、90万元           D.8元、6元、120万元

试题详情

2.随着山寨版手机的增多,配套的电池在福建等地也悄然兴起。手机和手机电池(  )

①是互补性商品②是互为替代的商品③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另外一种商品的价格会下降

④其中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另外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1. 央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说明(  )

A.国家鼓励信贷消费         B.国家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

C.国家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     D.国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试题详情

3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11所示:

材料二  图12为福建省七月气温分布图,图13为图12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

材料三  图为武夷山甲、乙两坡面冬季不同海拔的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

(1)材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

(2)说出图12由A地经戴云山、B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一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

(3)福建省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重点林区,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很大。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

(4)根据材料三,判断表示甲坡的是______曲线,判断的理由是:

夏季甲、乙两坡面400m-800m,气温较低的_______,其理由是:

试题详情

31、右图是“中美两国本土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两国的比例尺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a点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其可能相同的地理现象和事物是:       

①  太阳高度相同

②地方时相同

③昼夜长短相同

④角速度、线速度相同

⑤地形相同 

⑥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相同

⑦均会受到寒潮的影响

(2)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有相同的气候类型,其中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___     ____。

(3)若图中b点分别在中国、美国境内,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但成因却有所不同:

中国                             

美国 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