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0775  310783  310789  310793  310799  310801  310805  310811  310813  310819  310825  310829  310831  310835  310841  310843  310849  310853  310855  310859  310861  310865  310867  310869  310870  310871  310873  310874  310875  310877  310879  310883  310885  310889  310891  310895  310901  310903  310909  310913  310915  310919  310925  310931  310933  310939  310943  310945  310951  310955  310961  310969  447090 

2.流程图

 

           

                                          

试题详情

1.设计思想

提出问题:“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是怎样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呢?”;然后展示:许多元素组成类似的物质,而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因此原子构成物质的方式不同,使物质呈现不同的性质;告诉学生从本节课起将对原子构建物质的奥秘作初步的探究,接着引出课题,逐一探究。

试题详情

几种硬度不同的物质,利用Flash软件模拟原子间相互作用过程。

试题详情

2.教学难点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的涵义。

试题详情

1.教学重点

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试题详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材料科学给人类带来的意义。

(2)通过讨论原子间吸引与排斥的相互作用,体验辨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对立同意的观点。

(3)通过对材料的优劣分析,感触事物的双韧性及环境保护思想。

试题详情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物质硬度差异的应用,关注生活、生产所用材料、及其与原子间相互作用和化学键的关系。

(2)通过对有关材料的调查、讨论、实验,感受实践创新活动的方法。

试题详情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些常见晶体材料;

(2)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键的种类。

试题详情

本教案中通过氯与氢的对话,让学生以审判员的身份进入课堂学习,比一比谁的判决最合理,一来激发学习兴趣,二来加深对共价键的理解,最后通过微观动画演示氢与氯的成键过程,使学生加深记忆。在整节课的设计中基本贯穿了教师的引导地位,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

氯气与氢气反应的实验在实际教学中现象不如理论明显,在本节教学中的实验辅助性不强,可在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中演示。

宝山区通河中学   邹龙园  金娣

试题详情

4.作业布置(略)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