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41420  341428  341434  341438  341444  341446  341450  341456  341458  341464  341470  341474  341476  341480  341486  341488  341494  341498  341500  341504  341506  341510  341512  341514  341515  341516  341518  341519  341520  341522  341524  341528  341530  341534  341536  341540  341546  341548  341554  341558  341560  341564  341570  341576  341578  341584  341588  341590  341596  341600  341606  341614  447090 

13.《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请比较其优劣。(4分)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

《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试题详情

7.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A. 词中运用了“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沙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意境。

B. 由“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处境的寂寞、艰辛,内心的抑郁、苦闷。

C. “拣尽”、“不肯”字样,含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急于得到赏识的心理。

D. “有恨无人省”是说作者心中分明“有恨”,然而却无人同情、理解。作者以含蓄空白的笔法,给我们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

试题详情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他与王实甫、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B.《窦娥冤》通过窦娥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塑造了中国妇女的光辉形象,剧情曲折生动,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不朽之作。

C.《哈姆莱特》中“比剑决斗”的环节有两重矛盾冲突:一个是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的杀父霸母之仇,一个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杀父“害”妹之仇。

D. 剧本《雷雨》的故事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 “雷雨”既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又预示着情节的发展,暗示着情节的高潮。

试题详情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总之,我们要拿来。                         

①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②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

③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④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⑤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A.③②⑤④①  B.⑤③①②④  C.⑤④①③② D.③⑤④②①

试题详情

4.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有被人爱的资本--更确切的表达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

B.敏捷的才思、广博的知识和流畅的表达是辩论取胜的前提,而准备是否充分则是辩论胜败的关键。

C.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和素养。

D. 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如果得不到你的欣赏,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少发现。

试题详情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关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

B. 从纪录到叙事,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 莎士比亚把政治问题、社会矛盾和伦理思考熔于一炉,呕心沥血地展示出一个弊端丛生、罪恶累累的世界。

D.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试题详情

2.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 战栗        烦躁       望帝啼鹃        沧海桑田

B. 鲁莽        萧瑟       无可质疑       礼上往来

C. 诞生        恪守       栉风沐雨        良辰好景      

D. 睨柱        踉跄       刎颈之交        触类旁通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