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44412  344420  344426  344430  344436  344438  344442  344448  344450  344456  344462  344466  344468  344472  344478  344480  344486  344490  344492  344496  344498  344502  344504  344506  344507  344508  344510  344511  344512  344514  344516  344520  344522  344526  344528  344532  344538  344540  344546  344550  344552  344556  344562  344568  344570  344576  344580  344582  344588  344592  344598  344606  447090 

13.炙手可热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

 [误例]家用电器的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试题详情

12.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来的东西。

 [误例]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努力呀!”

试题详情

11.久假不归

 假:借。长期借去,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而不回来”。

 [误例]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试题详情

10.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误例]新学期伊始,教师要引导高一新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试题详情

9.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误例]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试题详情

8.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误例]我对任何邪教组织的言论不赞一词。

试题详情

7.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误例]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试题详情

6.目无全牛

 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不能误用作贬义词。

 [误例]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

试题详情

5.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

 [误例]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试题详情

4.不足为训

 足:值得。训:准则,典范。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误例]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