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9275  379283  379289  379293  379299  379301  379305  379311  379313  379319  379325  379329  379331  379335  379341  379343  379349  379353  379355  379359  379361  379365  379367  379369  379370  379371  379373  379374  379375  379377  379379  379383  379385  379389  379391  379395  379401  379403  379409  379413  379415  379419  379425  379431  379433  379439  379443  379445  379451  379455  379461  379469  447090 

18.把a 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b 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BaCl2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 mol BaCl2,则原溶液中c(NO)为                                                             ( )

A.mol·L1                 B.mol·L1

C.mol·L1                 D.mol·L1

答案: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试题详情

17.(2008·江苏南通5月)有Fe2+、NO、Fe3+、NH、H+和H2O六种粒子,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C.若有1 mol NO发生氧化反应,则转移8 mol e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

解析:发生的反应为8Fe2++NO+10H+===8Fe3++NH+3H2O,NO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误。

答案:C

试题详情

16.1.92 g Cu投入到一定量的浓HNO3中,Cu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672 mL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O2的体积为             ( )

A.504 mL                     B.336 mL

C.224 mL                     D.168 mL

答案:B

试题详情

1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

A.水玻璃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Na2SiO3+CO2+H2O===2Na++CO+H2SiO3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SO2

OH+SO2===HSO

C.过量铁屑投入稀HNO3中:

Fe+NO+4H+===Fe3++NO↑+2H2O

D.过量氨水滴入AlCl3溶液中:

Al3++4NH3·H2O===AlO+4NH+2H2O

答案:B

试题详情

14.(2008·广东高考)下列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答案:C

试题详情

13.(2009·执信模拟)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其中发生装置相同,干燥和集气装置有两套,分别用图1和图2表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发生装置中的药品
干燥和集气装置
A
电石和水
图2
B
大理石和稀盐酸
图1
C
铜和稀硝酸
图2
D
氧化钙和浓氨水
图1

解析:HC≡CH和NO必须用排水法收集,故A、C两项均不正确;CO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也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故B项不正确;CaO和浓氨水反应生成NH3,可用碱石灰干燥,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项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12.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SO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答案:A

试题详情

11.(2009·江苏高考)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D

试题详情

10.(2009·蚌埠模拟)一种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可能存在NO、I、Cl和Fe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后,溴单质被还原,由此可推知这种溶液中( )

A.含I,不能确定是否含Cl

B.含NO

C.含I、NO、Cl

D.含Fe3+

答案:A

试题详情

9.(2009·南京模拟)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W可能是( )

①C、O2 ②AlCl3、NaOH ③Fe、HNO3 ④S、O2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