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9639  379647  379653  379657  379663  379665  379669  379675  379677  379683  379689  379693  379695  379699  379705  379707  379713  379717  379719  379723  379725  379729  379731  379733  379734  379735  379737  379738  379739  379741  379743  379747  379749  379753  379755  379759  379765  379767  379773  379777  379779  379783  379789  379795  379797  379803  379807  379809  379815  379819  379825  379833  447090 

2.将铜丝在Cl2中燃烧后再加入适量水,整个

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产生白色的烟   B.产生棕色的烟

C.生成棕色溶液   D.生成蓝绿色溶液

(本题考查铜丝在Cl2中反应的实验现象,要理解并熟记!)

试题详情

1.特大洪水过后,受灾地区的水源常被严重污染,下列物质中能对被污染的饮用水起消毒杀菌作用的是

                (    )

A.生石灰       B.明矾 

C.绿矾        D.漂白粉

(本题考查相关物质的用途,从物质的性质去理解并熟记用途。)

试题详情

4.(2000年上海高考题)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个表述为:

KClO3+   HCl(浓)→   KCl+   ClO2

     +   Cl2↑+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和系数填入框内)。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l。

(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_倍。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规律、电子转移的数目、方程式的配平等,要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化合价升降配平法,最后计算时要注意括号内的说明。)

新活题网站

试题详情

3.(2001年广东、河南高考题)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

(1)A是     、B是     、C是________(请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本题是无机框图推断题,寻找题眼,大胆假设,仔细验证。)

试题详情

2.(2001年广东、河南高考题)甲、乙、丙、丁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银4种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①甲与乙或丙混合都产生沉淀;②丙与乙或丁混合也产生沉淀;③丁与乙混合产生无色气体。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丁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这四种溶液分别是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丁:_________。

   (本题考查常见重要离子之间的反应,找出突破口是关键。)

试题详情

1.(1996年上海高考题)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  用干燥有色布条

C.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本题考查HCl、Cl2的鉴别,要注意它们的共性、个性,利用个性差异来解题。)

试题详情

5.氯离子用酸化的AgNO3(aq)来检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典型题点击

试题详情

4.氯气用于消毒、制造盐酸和漂白粉以及有机溶剂、农药等。

试题详情

3.在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反应装置如下:

工业上由氯碱工业得到。

试题详情

2.氯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两个氯原子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非极性键)形成氯气(非极性分子)。氯气很活泼具有很强的氧化性。(1)与绝大多数金属(在点燃或灼烧的条件下)直接反应,生成高价氯化物。红热的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溶于少量水后得蓝氯色的CuCl2(aq);红热的Fe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溶于水后得黄色的FeCl3(aq)。(2)与H2、P等非金属反应,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的HCl在空气中呈雾状,而H2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则发生爆炸;P与不足量Cl2反应生成PCl3,而与足量Cl2则生成PCl5。(3)与水反应,氯气溶于水得“氯水”,呈黄绿色,部分Cl2与水反应。新制氯水存在七种粒子(三分子四离子),而久置氯水则变成稀盐酸。次氯酸有弱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漂白性等四性。(4)与碱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次氯酸盐、水。与NaOH(aq)反应实验室用于吸收多余氯气。与Ca(OH)2(石灰乳)作用制漂白粉、漂粉精,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次氯酸钙在潮湿的空气里,漂白效果更好。(5)与低价态物质反应,如SO2、Na2SO3、FeCl2、NaBr、KI、H2S等。(6)与有机物发生加成或取代反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