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7968  407976  407982  407986  407992  407994  407998  408004  408006  408012  408018  408022  408024  408028  408034  408036  408042  408046  408048  408052  408054  408058  408060  408062  408063  408064  408066  408067  408068  408070  408072  408076  408078  408082  408084  408088  408094  408096  408102  408106  408108  408112  408118  408124  408126  408132  408136  408138  408144  408148  408154  408162  447090 

6.(200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练习)两汉时期,作为帛室财政基础的公阿起着最要的作用,公田不仅有着皇室直接经营地的性质,而且其产品也往往赈济、借贷于贫民。与以上措施具有相同作用的古代经济政策是                   (   )       A.重农抑商     B.抑制兼并     C.编户齐民     D.相地衰征

答案B

试题详情

5.(200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练习)对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的评述,正确的是         (   )

     ①论证丁皇权的至高尤上      ②制约了君主的肆意妄为

     ③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      ③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试题详情

4.(200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练习)西汉建国后,总结秦朝灭亡教训时认为:“秦据势胜之地,骋狙诈之兵,姗笑三代,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无)骨肉本根之辅,外亡(无)尺土藩翼之卫:”基于这一认识,西汉政府实行的措施是          (   )

     A.实行“无为而治”     B.分封同姓王

     C.平定七国之乱     D.建立中朝制度

答案B

试题详情

3.(200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练习)2002在湘西里耶古城出土了3万6千枚秦简,纪年从秦王政二十五年至秦二世元年,记事详细到月、日,十几年连续不断。而在此之前,中国古代正史中关于秦朝的记录不足千字。其中散简上书写:“乡啬夫:以律令从事。”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   )      ①考占资料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     ②秦朝建立了完善的基层统治体系

     ③秦朝官员依据法律和上级命令行政     ④秦朝建立了完备的文书档案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试题详情

2.(200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练习)以下关于秦统一六国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实行发展经济、招揽人才的政策

     ③“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        ④打击匈奴势力,形成稳固的后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试题详情

1.(200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练习)韩非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下列措施能印证这一主张的是     (   )     A.车同轨、书同文    B.禁毁诗书     C.崇尚黄老     D.罢黜可家

答案B

试题详情

30. (2009.山东省莒县四中检测)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C

题组四

试题详情

28.(2009.江苏省淮州中学测试)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郡县制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一大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

B.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29.(2009.山东省莒县四中检测)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后,定“皇帝”名号,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这说明赢政     

A.歌颂战争功绩   B.追求皇权至上    C.统一国家法度   D.实行先代礼制

答案B

试题详情

27.(2009.江苏省淮州中学测试)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以下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削弱相权,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参与国家大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

答案C

试题详情

24.(2009. 浙江省宁波四中月考)秦汉时期和罗马卡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B 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答案A25.(2009.江苏省淮州中学测试)《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诸侯耕于东郊”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这主要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 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

答案A

26(2009.江苏省淮州中学测试)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