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7951  407959  407965  407969  407975  407977  407981  407987  407989  407995  408001  408005  408007  408011  408017  408019  408025  408029  408031  408035  408037  408041  408043  408045  408046  408047  408049  408050  408051  408053  408055  408059  408061  408065  408067  408071  408077  408079  408085  408089  408091  408095  408101  408107  408109  408115  408119  408121  408127  408131  408137  408145  447090 

12.(2010.河南省桐柏实验高中模拟)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

   A.“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君权神授”

答案A

试题详情

11.(2010.河南省焦作市部分学校调研) “自大宛以西到安息……其地皆无丝漆,不铸铁钱器。”这一现象得到改变是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魏晋南北朝

答案B

试题详情

10.(2010.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高三月考)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不包括(   )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关系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甘英对西亚的地理和风俗人情的了解

答案D

试题详情

9.(2010.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高三月考)青岛(古称琅邪)是先秦和秦汉时期著名的大都会,在这里出土了西汉初年带有“琅

邪钟长官”(为掌管钱财之官)、“琅邪铁长官”、“琅邪王”以及“高密王”等字样的

石刻。这些石刻可以印证西汉时(   )

A.国家四分五裂的事实     B.在青岛设立封国的事实 

C.手工业十分发达       D.是重要的商业中心

答案B

试题详情

8、(2010.广东省台山一中月考)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

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20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

A、看到铜钱

B、看到有波斯等国传入的一些物品,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C、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品,而看不到铁器

D、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田

答案D

试题详情

7、(2010.广东省台山一中月考)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答案A

试题详情

6.(2010.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检测)“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下列举措实践了贾谊这一主张的是     (   )

     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B.汉景帝制定削藩策

     C.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D.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

答案C

试题详情

5. (2010.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高三月考)秦汉时期,一套上下有序的制度体系逐渐建立和健全,如廷议制度;国有大事,皆由朝廷他评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决定,这一制度(   )

A.大大分割了宰相的权利    B.对皇权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C.有力的打击了地方豪强    D.使皇权与相权实现了制约与平衡

答案B

试题详情

4. (2010.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高三月考)秦朝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其深远的历史影响有 ①建立了秦朝

君主专制统治  ②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 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便利了

郡国并行制度的推行(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试题详情

3. (2010.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高三月考)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 

“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

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答案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