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6374  436382  436388  436392  436398  436400  436404  436410  436412  436418  436424  436428  436430  436434  436440  436442  436448  436452  436454  436458  436460  436464  436466  436468  436469  436470  436472  436473  436474  436476  436478  436482  436484  436488  436490  436494  436500  436502  436508  436512  436514  436518  436524  436530  436532  436538  436542  436544  436550  436554  436560  436568  447090 

例3. 如图3所示,细绳绕过两个定滑轮A和B,在两端各挂一个重为P的物体,现在A、B的中点C处挂一个重为Q的小球,Q<2P,求小球可能下降的最大距离h。已知AB的长为2L,不计滑轮和绳之间的摩擦力及绳的质量。

图3

解析:选小球Q和两重物P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该整体的速率从零开始逐渐增为最大,紧接着从最大又逐渐减小为零(此时小球下降的距离最大为h),如图4在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图4

因重为Q的小球可能下降的最大距离为h,所以重为P的两物体分别上升的最大距离均为

考虑到整体初、末位置的速率均为零,故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重为Q的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为P的两个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即

从而解得

[模型要点]

“滑轮”模型的特点为滑轮两侧的受力大小相等,在处理功能问题时若力发生变化,通常优先考虑能量守恒规律,也可采用转化法求解。

[误区点拨]

注意“死杆”和“活杆”问题。

如:(2006年无锡统考)如图(a)轻绳AD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b)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求细绳AC段的张力FTAC与细绳EG的张力FTEG之比?

图5

解析:图(a)中绳AC段的拉力FTAC=M1g

图(b)中由于FTEGsin30°=M2g,解得:

[模型演练]

1. 在图6所示的装置中,绳子与滑轮的质量不计,摩擦不计,悬点a与b之间的距离远大于两轮的直径,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若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以大于

B. 必定大于

C. 必定等于

D. 必定相等

答案:C

图6

试题详情

例2. 如图2所示在车厢中有一条光滑的带子(质量不计),带子中放上一个圆柱体,车子静止时带子两边的夹角∠ACB=90°,若车厢以加速度a=7.5m/s2向左作匀加速运动,则带子的两边与车厢顶面夹角分别为多少?

图2

解析:设车静止时AC长为,当小车以向左作匀加速运动时,由于AC、BC之间的类似于“滑轮”,故受到的拉力相等,设为FT,圆柱体所受到的合力为ma,在向左作匀加速,运动中AC长为,BC长为

由几何关系得

由牛顿运动定律建立方程:

代入数据求得

说明:本题受力分析并不难,但是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试题详情

例1. (2005年烟台市检测题)如图1所示,将一根不可伸长、柔软的轻绳左、右两端分别系于A、B两点上,一物体用动滑轮悬挂在轻绳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绳子张力为;将绳子右端移到C点,待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绳子张力为;将绳子右端再由C点移到D点,待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绳子张力为,不计摩擦,并且BC为竖直线,则(   )

A.         B.

C.         D.

图1

解析:由于跨过滑轮上绳上各点的张力相同,而它们的合力与重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从B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通过滑轮的移动,,再从C点移到D点,肯定大于,由于竖直方向上必须有,所以。故只有A选项正确。

试题详情

(五)物质的量(n)、气体的体积(V)和气体摩尔体积(Vm)在一定状况下三者关系式:nV/Vm

[思考感悟]

1、描述气体体积时,为什么要限定条件?

气体体积除与气体分子数的多少有关外,还与外界温度、压强有关,只有在限定条件下,才能对其体积和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2、1mol气体只有在标准状况时才是22.4L吗?

不一定。因为气体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在标准状况时,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在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降低温度时,1mol气体的体积也可能是22.4L

[基础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标准状况下,22.4L己烯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②标准状况下,a 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a×6.02×1023/22.4;

③7.1g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2×6.02×1023

④10g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约为4×6.02×1023

⑤1mol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约为7×6.02×1023

⑥500mL1mol·L1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数约为1.5×6.02×1023

A、①④            B、②⑤             C、③⑤            D、②⑥

2、在25℃、100kPa条件下,将15LO2通入10L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5L,V(H2)=5L。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V(H2)=(a10)/(20a)a的取值范围是10a20

(2H2+O2=2H2O(l),2CO+O2=2CO2(g)。10L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只需要5LO2,故15LO2过量。反应后O2剩余10L。(1)若剩余气体15L,其中有10LO2和5LCO2,故V(CO)=5L,V(H2)=(10-5)L=5L;(2)若剩余气体为aL,其中有10LO2和(a-10)LCO2,则V(CO)=(a-10)L,V(H2)=10L-(a-10)L=(20-a)L,V(CO)/V(H2)=(a-10)/(20-a)。a的取值范围可采用极限假设法求得:若10L气体全部为H2,则反应后剩余10LO2;若10L气体全部为CO,则反应后得到10LCO2和剩余的10LO2。因此a的取值范围为10<a<20)

3、a g铜与一定量的浓HNO3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NO2、NO共11.2L,则:

(1)反应中消耗的硝酸为a/32+0.5mol(用a的代数式表示,下同)。

(2)若在11.2LNO2、NO混合气中,至少通入标准状况0.175a LO2使氮的氧化物完全溶解于水。

(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电子守恒的计算。(1)依据N原子守恒,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1=0.5mol,酸性作用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2ag/64g·mol1a/32mol,则n(HNO3)消耗=(a/32+0.5)mol。(2)由铜与浓HNO3反应,生成的NO2、NO又与O2反应完全溶于水,转化为硝酸,此过程可看作铜失去的电子全部转给O2,即由电子得失守恒得:2Cu-O2,则标准状况下,V(O2)=ag/64g·mol1×1/2×22.4L·mol1=0.175aL。)

[高考模拟]

4、(2008海南化学3)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甲比乙的密度大,说明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也就说明了甲的物质的量小于乙的物质的量,这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得出)

5、(2008海南化学4)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mol硫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D  )

A、2mol            B、1mol             C、0.5mol           D、0.25mol

(根据电子守恒进行计算)

[作业]

试题详情

(四)适用范围:只适用于气体,不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试题详情

(三)数值:在标准状况下(指温度为0(273K),压强为1.01×105Pa)约等于22.4L

试题详情

(二)单位:L·mol1mL·mol1

试题详情

(一)定义: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试题详情

(三)聚集状态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不同。

试题详情

(二)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强下,聚集状态可能不同,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及压强下,聚集状态也可能不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