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7212  437220  437226  437230  437236  437238  437242  437248  437250  437256  437262  437266  437268  437272  437278  437280  437286  437290  437292  437296  437298  437302  437304  437306  437307  437308  437310  437311  437312  437314  437316  437320  437322  437326  437328  437332  437338  437340  437346  437350  437352  437356  437362  437368  437370  437376  437380  437382  437388  437392  437398  437406  447090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答案]⑤①②④③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析]⑤句“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提出核心问题,故排在首位,①句进一步阐述原因,又提出问题,②句回答,故②在①后,④句紧承②句“价值”,紧跟其后,③句进行小结,故在最后。

[思路分析]这是议论性的语段。议论性的语段可按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来分析(如本题⑤、①提出问题,③得出结论);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试题详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降低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野牦牛提供可能。

B.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日前举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专题研讨会,有专家认为墨西哥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这或许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

C.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

D.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的称其为“宁波的骄傲”。

[答案]A

[考点]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层级为D级。

[解析]B.搭配不当,将“降低”改为“减少”;C.成分残缺,介词淹没主语,去掉“在”和“中”。D.两句混杂,“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应为“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

[思路分析]辨析语病除要掌握《考试大纲》里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外,还应注意句中可能出现的几类成分:两面词、否定词、数量词、代词、关联词、并列短语、介词(如C项“在……中”)等等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做出副科级以上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名不副实)

B.“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直言不讳)

C.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蛇添足)

D.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脱胎换骨)

[答案]B

[考点]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选用,能力层级为D级。

[解析]A.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近义词]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风马牛不相及。名不副实:指空有虚名。[近义词]徒有虚名。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

B.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两者意思相同,故可以替换。

C.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

 D.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脱胎换骨: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熟语的选用,是否能替换要多角度辨析:要注意运用范围是否准确,感情色彩是否得当,与语境是否矛盾或重复,是否有语法错误等,切忌望文生义,并注意一词多义现象。熟语的运用要靠平时多积累,熟记其意义和用法。

试题详情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B.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偏面认识,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D.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象空间很大,如果有人感兴趣。足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部悬念丛生、高潮叠起的电视连续剧。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汉语的字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解析]A.“立杆见影”-“立竿见影”;B.“偏面”-“片面”; D.“高潮叠起”-“高潮迭起”。

[思路分析]该题考查的是由同音字、形近字造成的易错现象,在识别时注意以义辨形(如A项“立竿见影”的“竿”是“竹竿”的意思,而不是“树杆”的意思)、以音辨形(如B项的“偏面”读音应当是“piàn”而不是“piān”可以判定应当写作“片面”)。对于其中的近音、近义字则需要多角度辨析(如D项“高潮迭起”的“迭”是“履,连着”的意思,“叠”是“重复地堆,积累”的意思,二字字义相近)

试题详情

1.   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幸/色    车/戟沉沙   目/交口

   B.盘/拮    好/极泰来   弃/敛声

   C.然/伤    惑/余勇可   问/开花

   D.脚/扭    干/曲高寡   徉/逢作戏

[答案]D 

[考点]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能力层级为A级。

[解析]A.侥(jiǎo)/角(júe) 辙(zhé)/折(zhé)  瞠(chēng)/称(chēng); B.踞(jù)/据(jū)  癖(pì)/否(pǐ)  摒(bìng)/敛(bǐng); C.怆(chuàng)/创(chuāng) 蛊(gǔ)/贾(gǔ)  诘(jié)/结(jiē); D.蹩(bié)/别(biè)  涸(hé)/和(hè)  徜(cháng)/场(chǎng)。

[思路分析]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常用的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音近字。对于拼音,考生需要平时积累,可采用错题集归类识记法,如A项“幸/色”,C项“然/伤”中每组的后一字为多音字,前一字为习惯性误读字;D项“干/曲高寡”,B项“好/极泰来”的前一字为形声字。

试题详情

21.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话,其中必须包含“流水”、“星辰”和“读”3个词语。(5分)

[答案]略

[考点]考查扩展语句

[解析]这类题目是传统题型。考生需要根据提示语构思一个场景(或诗情画意,或充满人生智慧),将规定的词语适时地加入。

试题详情

20.将下面3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4分)

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抑扬美。

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

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回环美。

[答案]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的抑扬美和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的回环美。

[考点]考查句式的变换

[解析]此题材料出自高中第六册《语言与文学》。它提醒我们不要忽视高中五、六册的教学。

[思路分析]短句变长句的方法是:先找到母板(中心句),再将其余的分句合并同类项,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添加到“母板”中(即所谓的“添枝加叶”),添加时要注意语序。

试题详情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 孔子乘坐的木车虽然没有现代交通工具那么快捷、舒适,却可以穿越十万大山,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它深深地辙印诠释了“诗”与“政治”合二为一的真谛。

B、 文章以“木车的激情”贯穿全文,赋予木车以深刻的内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大胆展开想象,形象而全面地表现了孔子不懈求索的一生。

C 、孔子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不倦地传播他的思想,而人们只承认他是启蒙者和布道者,不承认他是诗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看到孔子身上具有一种诗人般的激情。

D 、在作者看来,一部《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孔子更为渊源的思想却穿越了时空,照亮人类共同的心灵,可见《论语》的作用是有限的。

E 、作者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在传播工具和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这种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制约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使现代人无法阻止眼前的危机。

[答案]A、C 

[考点]考查对文章的赏析,涉及多个考点。

[解析]B“形象而全面地表现”错了,可以说“形象”,但够不上“全面”。D“可见《论语》的作用是有限的”判断不符合作者的意图。E注意文字中“当我们人类不断地将自己的智力和激情变为现代科技,变为非常具体的器械和工具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他它的源头,忽略了她们正真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一句。判断中说“制约”不准确。

[思路分析]这类选择性赏析题目是传统题型,其容量大,涉及面广。考生做题时要多方面思考,注意命题者往往在范围(如B项的“全面”)、因果(如E项的“制约”)等方面设置“陷阱”。

试题详情

18.联系全文,概况本文主旨。(6分)

[答案]文章通过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车的激情”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抒发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忧思与批评。

[考点]考查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分析与评价。

[解析]作为哲理性散文,归纳主旨的模式为“通过……的叙述,表达了……抒发了……”。

[思路分析]考生可以巧妙地利用前面的16、17题的思路和答案,结合全文作者的观点来回答。有效信息集中在文章后半段,考生要进行勾画、筛选、合并、归纳、提炼等程序,然后用简练的语言来组织答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