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7210  437218  437224  437228  437234  437236  437240  437246  437248  437254  437260  437264  437266  437270  437276  437278  437284  437288  437290  437294  437296  437300  437302  437304  437305  437306  437308  437309  437310  437312  437314  437318  437320  437324  437326  437330  437336  437338  437344  437348  437350  437354  437360  437366  437368  437374  437378  437380  437386  437390  437396  437404  447090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 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 国事   况且   荣誉 

 [答案]C

[考点]考查现代汉语词语(实词和虚词)的选用。

[解析]运用搭配法和括词造句法选用词语,比较好。如:共商国是/国事访问;况且……还/“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荣誉称号/名誉侵权。

[思路分析]对于词语的选用,考生主要是通过平时的积累,运用扩词法、造句法、语感法、近义词区别法等进行选择。其中,同音近义词难度稍大,主要从适用对象、范围,词法功能、附加色彩(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词义轻重等方面加以辨析。

试题详情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奇(pā)    (wěn)颈之交    睥(nì)  (cǜ)不及防

B.(zhān)养   (zī)趄不前     (lì)临   (sǜ)兴夜寐

C.冻(něi)    暴(tiǎn)天物    (chán)让  (zhuì)惴不安

D.(xiān)稻   残羹冷(zhì)    祓(bá)除   (yǚn)身不恤

 [答案]B

[考点]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

[解析]B赡(shàn) C.禅(shàn) D.祓(fú)

[思路分析]汉字的读音问题一直是零考生头疼的。其实,只要广大考生平时勤查字典,注意归类积累,应该可以拿下这开门3分的。归类识记的方法是:编字典法(即把自己从高一起的错题集中的该考点按照形声字、形似字、多音字几个方面进行整理),方言区考生还要注意普通话与方言的读音差异(含声调)。

试题详情

⒙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解析]

⒈“品味”:

根据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旧:

①尝试滋味;品尝:经专家品味,认为酒质优良。

②仔细体会;玩味:他经过细细品味,才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

③(物品的)品质和风味:由于吸收了异味,茶叶品味大受影响。 

新:①②③同  ④格调和趣味;品味高雅。

认真地观察生活,体会其中的意义和乐趣,这就是“品味”。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书一文。都会使你有所领悟。只要你认真去观察,细心去体味,就会发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件事的深刻意义,就会发现自然景物也蕴含着人生道理,一书一文都会是你获得享受和启迪。

“时尚”:

①当时的风尚;一时的习尚

②仿照当时宫廷妇女服装的样式和时尚

⒊“品味+时尚”

品味时尚

时尚是时下最流行、最新颖、最前卫的生活方式,它应具有丰富深邃的内涵。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各种时尚层出不穷。面对时尚,应取何种态度呢?应该走近时尚、鉴别时尚,品味时尚。

走近时尚。时尚、新潮与传统、古板,是一对矛盾,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传统的东西相对比较多一些,与时尚的东西距离较远一点,这是无可非议的。传统的东西不一定都是过时了的,对有旺盛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例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必须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时,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更要努力缩短与时尚的距离,跟那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时尚,来一个亲密接触。

现在,唱着卡拉OK 、上着英特网、捧着数码相机、看着数字电视,穿着T恤衫、蹬着高跟鞋,已是时尚的主要标志。走进时尚,了解时尚,有利于进一步融入社会,增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程度;有利于适应社会,随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之符合社会规范。

鉴别时尚。时尚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所以,我们要学会鉴别时尚,区分优良时尚和不良时尚,决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时尚、所谓的新潮。如何鉴别时尚呢?一要看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二要看是否符合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三要看是否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四要看是否符合人性,符合人类合理的需要,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我们追求穿着时尚,但切忌过于前卫招摇,更不能把“脱衣秀”当时尚。我们鼓励使用文雅用词,但要回避不雅之词,更不能讲黑话、脏话和怪话。

品味时尚。贴近时尚,跟上潮流,这关系到我们生活情趣的丰富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每个时期的年轻一代,都在为他们自己所创造的时尚而痴迷,他们用全部热情为这个世界增光添彩。我们从各自的实际出发,追赶时尚,挑战时尚。要不甘心为时代所抛弃而勤奋好学,孜孜以求,努力做一个新潮、时尚的人。学学英语、上上英特网、看看数字电视、化化妆、说上几句流行语,非但不会失去尊严,反而会增添几分幽默与情趣,何乐而不为?时尚,美哉!

品味时尚

当今社会,无论是读书阅报看电视,还是穿梭于都市的大街小巷,关于时尚的话题可谓不绝于耳,人们对于时尚的追逐更是情有独钟。那么,时尚究竟是什么呢?这里有两种解读-- 

时尚是一个陷阱

时尚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中心,有些年轻人甚至为时尚活着,假如说他(她)的衣着、发型或生活方式过时了,那简直就要了他(她)的命。于是,生活中充满了关于时尚这样的逻辑和话语:穿某某品牌的服装是时髦的,而穿自制的衣服是老土;高楼大厦别墅洋房是时尚,四合院平房是过时;吃麦当劳汉堡包是时尚,吃家乡小菜喝家乡酒是跟不上形势;泡夜总会洗桑拿浴是时尚,埋头工作或坐在家里听音乐看书是不懂生活的趣味……这种以“新”与“旧”、“时髦”与“过时”为截然对立的二元逻辑,如今已充斥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凡是“新”的、“时髦”的就是好的,足“酷”的;凡是“旧”的、“保守”的就是落伍的。这样的时尚意识形态已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意识深处。

消费主义是一种来自于西方、以物质享受欲望满足为标榜的生活方式,它鼓励欲望的元限满足,对物质的无限追逐。它以时尚为其标志,今天流行这个,明天流行那个,让人们无休止地模仿和追踪。而其背后,是跨国公司巨大的超额利润,比如可口可乐,比如耐克鞋,比如法国香水,比如雅诗兰黛……真的如广告电视里所说的那样,拥有了这一切就拥有了美好的生活,拥有了幸福了吗?真的可口可乐比龙井茶好喝吗?若没有以西方产品为代表的一切,生活就不是生活了吗?

千百年来,人们的所谓“欲望”,绝大部分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打高尔夫的“欲望”,唱卡拉OK的“欲望”,甚至带劳力士手表的“欲望”。试想,如果人们突然没有了吃麦当劳的“欲望”,麦当劳还会是时尚的象征吗?当然,为了巨额利润,那时又会有别的“欲望”被制造出来,成为新的时尚。制造这些“欲望”的只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跨国资本和垄断资本培育消费“欲望”和市场的需求。

说来很有意思,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总是相辅相成的。上世纪80年代,有过一个寻求“自我”的潮流,那个超现实超历史的所谓真正符合人性的“自我”,人们找来找去总是找不着,但很多人的“人性的欲望”却被吊起来了。到了90年代,这个“自我”终于落实为学者王晓明所说的“成功人士”了:生活美满、妻子漂亮、儿子聪明、有车有房,还经常上歌剧院……这样的“自我”,不恰恰是各大跨国公司通过传媒共同塑造的吗?他们究竟是怎样成功的,没有说明;他们是不是品德高尚、为人忠厚,也不知道,甚至是否要合法地成为这样的“人士”,都没有说明。所以,这样抽象的“自我”,不过是一个调大家味口的消费动物。

总之,你不是这样,你就不成功。你不拥有名车豪宅,你就没有找到并实现真正的“自我”,你就白活了。你的一生都将成为这样的“成功人士”而无休止地奔波、劳累。

时尚的陷阱在于:时尚是永无穷尽的,谁也不可能永远把握。因此,将一生倾注在对于时尚的追逐上,就注定将永远焦虑,像没头苍蝇一样忙忙碌碌,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实际上,人的欲望,或者说物质享受真的是无限的吗?“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三尺”,其实,人的物质需求是很简单的。所谓欲望无穷的说法来源于那个神秘莫测的抽象的“人性论”:人性是千奇百怪难以把握的,所以欲望也是变幻莫测、层出不穷的。

而且,这套逻辑还有一个更大的陷阱:以地球目前的资源和能源,根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这样的“成功人士”,因此,那种美好生活的许诺注定是空洞的许诺,是一张空头支票。当人们有一天觉悟到那永远不可能实现时,早就深深地陷入时尚的陷阱中而不可自拔,那可能是一次新的危机的开始。

        时尚是一条河

有人说,时尚就如没有岸的大海,无论你身处何方,总是位于时尚的中央,你没法观察,更无法逃避。而我觉得时尚是一条流动的河。当你回首过去时,似乎走上了时尚的潮头,看着那远逝的时尚,你也许会惊异:那个年代的时尚怎么会是这样?

记得30年前,军衣军帽很是时尚了一阵,无论男女,均以一身军装为荣。弄不到军装的弄一顶军帽戴上,也感到神气十足。现在想想,那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一顶皱巴巴的布军帽不是太平常了吗?瞧,时下毡帽、礼帽、绒线帽、太阳帽……趣味品位高多了。其实不然,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时尚,也许正是那个时代人们惟恐避之不及的低级趣味。

时尚就是时尚,并不随人类社会的前行而提高,比如今天的染发、隆胸,未必就比从前打盆水做头油,插把桃木梳子做发夹更时尚。我们尽可以指责从前的时尚多么粗鄙可笑甚至病态,然而这并不妨碍在今天或者明天又会流行。时尚的本身具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只要有适宜的条件,就会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区域不断地反复。河流上漂过落花还会漂来落花,时尚是不竭的河流。

我们当年背过的黄挎包,曾经流行街头的老板包,如今女士流行的小坤包,作为包,它们仍旧用来装物品,也仍旧在给我们提供一种时尚心情,只是这中间已经流走许多时光之水。

时尚就是这样,如汩汩流淌的河水,它本质上没有陈旧与创新,没有高雅与低俗,只有文化的流变、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变迁。

[优秀作文]

从时尚走到经典

提起时尚,人们往往会把它与眼下正流行的网络歌曲、80年代后作家等一批新兴概念联系起来。而说到经典,人们又多会想起《白毛女》《红楼梦》这些昔日的流行。那么,从时尚到经典,究竟要走多少路程呢?它们又是否矛盾呢?

下午茶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一种社会时尚,当时贵族绅士,名媛淑女都爱在下午三四点钟品一小杯茶,吃几块甜点,下午茶也就成为英国民众普遍的时尚,从伦敦地铁的咖啡馆到曼彻斯特乡间的啤酒店,都可以找到下午茶的踪迹。如今,有着百年历史的下午茶早已成为都市白领的一种时尚。昔日的经典依旧时尚。

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也算得上是从时尚走到经典的一个例子。拍摄于1995年的《泰坦尼克》是美国电影史上耗资最多的电影。上映后立刻风靡全球,大街上随处可见它的海报,印有男女主人公画像的服饰更是屡见不鲜。如今整整十年过去了,那张男女主角站在船头像鸟般飞翔的镜头早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时尚与经典是不矛盾的,不仅如此,时尚与经典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时尚走到经典,也许要经过数百年,也许只需短短的几十年。但无论长短,时尚都得接受时间的考验,只有那些经历了岁月的变迁依旧能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时尚,才能积淀成经典,绽放闪耀的光芒。

既然这样,我们又应当如何对待现实中的时尚呢?

某个事物成为时尚,就必然有它的优点。比如网络歌曲,因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而深受大众的喜爱。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歌曲就是好的,相反,多数乐评人认为它缺乏深刻的内涵以及制作简陋,必定会成为“过往云烟”。因此,我们对待时尚,既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彻底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而应该有选择地利用。

千年之前,宋朝民间流行的宋词与市井文学,如今成为我国文化的瑰宝,成为文学中的经典;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如今成为芭蕾舞剧的经典……这一个个从时尚走到经典的事物,总是给予我们以美的享受。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时尚走向经典。(点题,有力收束全文)

时尚还是经典

在发展迅速、新旧交替的时代,人们对时尚与经典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热爱经典,说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而存留下来的精华,而时尚只不过是稍纵即逝的火花。有人追求时尚,说时尚才是发展的体现,经典只应该压在箱底。在特殊的纪念日里拿出来拜拜老祖宗。有人说时尚就是经典,凡是能掀起一阵风暴能让人迷恋好一阵子的东西就能留存于经典的史册,成为经典。也有人说,经典的就是时尚的,能够算作是经典的东西总会时不时探出头来勾起人们的回忆,再刮起一阵时尚的旋风。其实以上关于时尚与经典的种种是没有必要争论的。时尚与经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有人喜欢时尚有人推崇经典也体现了这个时代思想的多元化,并且时尚与经典一同行走于时代的大潮中也是必要的。经典,就是古罗马的建筑,意大利传唱不息的歌剧,老北京的京腔京韵,江南秀美的园林和千百年来人们吟颂的文章诗赋;时尚,就是巴黎灯光闪耀的T形台,纽约街头的涂鸦和街舞,小酒吧里的摇滚乐和镁光灯下的娱乐圈,时尚与经典本来就应该是并行不悖的。身着时尚服饰的人们穿梭于古老的园林中,用手中的数码相机记录下建筑的经典,这就是时代的体现,证明了时尚与经典是能够相互交融的。在各自生存的空间里也能够留下对方存在的空间。就像穿着时尚的人也会爱上经典的诗词歌赋。所以时尚与经典毋需对立。试想如果我们只能穿着一色的衣饰读古老的文章,生活还会多彩吗?如果不借助于一些时尚的方式,经典也是无法传承的。

而时下人们关于经典与时尚的争论源于一个认识的误区。有人认为经典就是古老,时尚就是前卫激进,时代的更新必然要求击破一切古老的东西。其实,经典作为曾经的一种时代的体现,是不需要颠覆的,真正的经典必然能接受时代的考验,否则是不能被称为经典的。时尚也必须符合一种时尚的规律,盲目地破除经典、颠覆经典不是真正的时尚,即使它也能掀起一阵热潮或旋风,但待人们清醒后也会领悟到这其中的差别,还真正的时尚以本来面目。

时尚还是经典,就如鱼与熊掌,因为它们同样美好。而又不同于鱼和熊掌,因为它们可以兼得。同样味美而有营养,又可兼得,何乐而不为呢?

入耳丝竹声

五月的天空已有些燥热,我骑着车穿行于来往的人流。

一天的课让我露出了明显的疲态,虽然很想快些到家扔下书包养养精神,然而我还是慢慢地骑着,不想耗费我剩下的一点点力气。

我习惯于观察经过的店铺和广告牌以及快来闪过的陌生脸庞。大概是周五的关系吧,街道比平常热闹些。然而多的或许只是人,这条我每日必经的路还是保持着它的原样。

早已开始营业的那家2046咖啡馆,贴出了打折的广告,从里面飘出的是时下最流行的网络歌曲,我扬起嘴角,这与王家卫在电影《2046》中所要表达的经典主题相去甚远了吧。然而咖啡馆里播放的是何种音乐似乎没那么重要,进出的年轻女子脸上漾着的笑容足以说明什么样的音乐合她们的口味,未必是如我所想的缓慢经典。

一路上鲜艳的颜色,让我仿佛提前进入了盛夏。每日埋首于政史的我早就在别人谈论着今夏流行的颜色时感到一阵茫然,然而现在我不禁有些许的自嘲,来来往往的人,那些吸引人目光的年轻人,他们所著的色彩代表的不是今夏的流行和时尚吗?

我在红绿灯前停下,微闭了眼睛,周围变幻得太快的一切让我觉得更累。我想是我全速向着家进发的时候了。

左转,再过20米,就是我家。就在我快到车库的时候,忽然一阵悠扬的二胡声飘进我毫无防备的耳朵。我几乎愣在原地,这久违的音韵让我的心中充满了难以名状的情绪,仿佛一位失散已久的老朋友忽然出现在眼前,我抬头循着声音望去,是一位白衣老人正闭着眼睛全情地演奏。而我停下车,同样闭着眼睛倾听,我不知眼里温暖的是否是泪水,我只是感动那位老人优雅的二胡和纯净的白衣。

我开心地笑着,经历了让我疲惫的所谓流行与时尚,它们不过都是从我眼前快速闪过,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记。然而当我遇到那抹白色,那把二胡,我才知,什么是我心中永远的经典,什么才能唤起我深深的感动。

时尚与经典并并无严格界限与定义,久久存于你心中不黯淡的颜色不消失的乐曲就是属于你的经典。

昨日重现

在寂寞的时候,听一听理查德弹奏的《秋日的私语》。金色的落叶在空中飞舞,脚下一条铺满金色的小径延伸向远方。那时的我会突然恍悟;寂寞并不是一种痛苦,寂寞是一间与世隔绝的小屋。在屋中,你不必被匆忙的脚步淹没而听见自己真真切切的心跳。

在这个时尚无处不在的世界,我仍然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落伍”。好像一只在绿树丛下慢慢爬行的蜗牛,无视于周围每天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视于一波又一波的时尚之流,慢慢地走,慢慢地看,身后只有一条若隐若现但绝对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

是的,在繁忙与时尚中,有许多人已经很难找到自己生活的方式,似乎一场大雨淋湿了原来的轨迹,这场大雨叫时尚。

最喜欢《昨日重现》,像一杯清透的啤酒,在倾泄中,泡沫升腾而后破裂,结束自己短暂又美丽的一生。就像唱这首歌的那个女子,才华横溢,却过早离逝,她留给我们一首无限绵长的歌和一个隽永的名字卡朋特。

在商店中,听到震耳欲聋的流行歌曲常常有种想逃的感觉。那天,在街角的一家小店,听到了久违的《昨日重现》,放慢脚步。忽然发现,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停下车子,也在静静地听。一刹那间,心中充满感动。

经典就是如此,经典就是在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中始终给人以感动和激情的珍宝。在与时尚的磨合中,经典依然是经典,而时尚则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最终不能掩饰其华丽外表下空虚的内心而被淘汰,一部分也许经过时间的验证和空间的传播,也有一天会成为经典,就像曾经的经典。

有同学问我最爱哪部电影,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桥》。那同学接着问我:哪国的?好看吗?我只好苦涩地笑笑,该如何回答呢?那是前南斯拉夫的一部经典战争老片。而这样经典的片子已经湮没在浮躁喧闹的武侠、言情片的时尚中,这是一种时间对经典的不公正待遇。

然而,也许时间可以说明一切,经典在“伪时尚”面前常常无言以对,但真正的时尚却总是向经典看齐,以经典为目标。经典无需多言,因为有无数只小小的“蜗牛”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仰望,努力爬出一条自己的生活轨迹。昨日总会重现,经典不会消失。

语文Ⅱ(加试题)

试题详情

⒑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屈原《离骚》)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⑶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⑸综一苇之所知,             。(苏轼《赤壁赋)

             ,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             ,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参考答案]⑴又重之以修能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蓝田日暖玉生烟

   ⑷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⑸凌万顷之茫然

   ⑹雄关漫道真如铁   苍山如海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Ⅰ》。

[解析]今年的名句名篇默写,课外内容考查今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中“雄关漫道真如铁”和“苍山如海”两句,一反前五年命题常态,应当说出乎绝大部分师生的预料,考生手足无措理所必然。这想必是命题者突出模拟试题重围的“灵机一动”吧,只是此举一出,来年考生的背诵更将陷入茫茫苦海了。好在高中课内4分“又重之以修能”“吾尝跂而望矣”“蓝田日暖玉生烟”“凌万顷之茫然”初中课内2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致还能收入囊中,差可告慰考生。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