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几位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玻璃管中空

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

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

中气体的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

氧气的体积分数

25.0mL

15.0mL

7.0mL

______

2)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3)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

4)实际实验时测得氧气含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列举两条)。

5)你认为该装置的优点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答案】20% 产生大量白烟 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 铜粉不足 装置漏气(或装置没冷却到室温就读数等合理即可) 气密性更好,不污染环境等

【解析】

1)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20%,故填:20%

2)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故填:产生大量白烟;

3)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故填: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

4)如果铜粉不足,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如果装置漏气,则外面的气体会进入装置中,如果装置没冷却到室温就读数,会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这些都能够导致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

故填:铜粉不足;装置漏气(或装置没冷却到室温就读数等合理即可);

5)在图中,利用酒精灯加热将白磷引燃,不需要打开试管,测定结果比较准确,原因是气密性更好,且该装置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王和小李看到某实验小组做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遗留的一包黑色固体,他们对其成分展开探究。请你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黑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黑色固体是木炭粉;

猜想2:黑色固体是氧化铜;

猜想3:黑色固体是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实验与结论]

1)小王和小李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微热,静置后观察到溶液呈蓝色,你认为该现象说明黑色固体中含有_______。同时还观察到试管底部有黑色不溶物,刚开始他们认为是木炭粉,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这个推断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

2)小王和小李讨论后又取少量黑色固体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他们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同时,还应观察到_______。从该实验的现象分析,你认为猜想______(填“1”或“2”或“3)成立。

[拓展与交流]3)中实验完毕后,若先熄灭酒精灯,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

(1)亚硝酸根NO2-的化合价为-1,则亚硝酸根NO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_____

(2)三亚硝酸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3)每个三亚硝酸氮分子中原子的总个数为______

(4)76g三亚硝酸氮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和乙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4:1

C.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甲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过氧化氢分解放热。当氧气低于一定浓度时,可燃物无法燃烧。

(进行实验)

初步探究: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序号

烧杯1

烧杯2

烧杯3

烧杯4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立即冒大量气泡,烧杯内有 少量白雾出现。

5分钟后,有比较大量的气泡冒出。

立即冒大量气泡,烧杯内有白雾。

立即冒大量气泡,烧杯内有大量白雾。

继续探究:重复烧杯134实验,并分别伸入带火星木条,如下图所示。

实验方案

序号

实验现象

烧杯1

木条复燃,燃烧很旺

烧杯3

木条复燃,之后火焰变微弱

烧杯4

木条复燃,之后立即熄灭

span>

(结论与解释)

1)写出烧杯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为证明MnO2CuSO4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应增加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填具体操作)。

3)能证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影响其分解速率的实验是_____(填烧杯的数字序号)。

4)烧杯内出现大量白雾的原因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烧杯4中木条熄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6)实验室若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来完成木炭燃烧的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5%过氧化氢溶液 B10%过氧化氢溶液

C20%过氧化氢溶液 D二氧化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 点的含义是____

(2)t2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____g溶液;

(3) a 的溶液中得到 a 固体的方法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t1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B t2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为40%

C t2b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 ab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到t1a析出晶体的质量比b的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而且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100g乙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小于2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 AgNO3 Zn(NO3)2 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对溶液甲和固体乙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乙中的物质可能有哪些?

[做出猜想] A、只有 AgBCuAg CFeCuAgDZnFeCuAg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填字母)

[实验探究]若猜想 A 成立,通过以下实验确定溶液甲中溶质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溶液甲,滴加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产生

溶液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C. 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D. t1℃时,将10克甲物质放入5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