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3.阅读材料:
已知两数的和为4,求这两个数的积的最大值.
(1)解:设其中一个数为x,则另一个数为(4-x),令它们的积为y,则:
y=x(4-x)
=-x2+4x
=-(x-2)2+4.
∵-1<0,
∴y最大值=4.
问题解决:
(1)若一个矩形的周长为20cm,则它面积的最大值为25cm2
(2)观察下列两个数的积,猜想哪两个数 积最大,并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说明理由:
99×1.98×2.97×3.96×4,…,50×50.
拓展应用:
(3)若m、n为任意实数,则代数式(m-2n)(8-m+2n)的最大值是16,此时,m和n之间的关系式是m=2n+4.

分析 (1)先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再求其最值即可;
(2)列举法可以得出50×50=2500最大,然后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说明理由即可;
(3)设y=(m-2n)(8-m+2n)=(m-2n)[8-(m-2n)],则y=-(m-2n)2+8(m-2n),根据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1)∵设矩形的一边长为xcm,则另一边长为(10-x)cm,
∴其面积为s=x(10-x)=-x2+10x=-(x-5)2+25,
∴当x=5时,s最大=25.
∴当矩形的长为5cm时,面积有最大值是25cm2
故答案为:25;

(2)50×50=2500的乘积最大,
猜想验证,∵两个数的和为100,当两个数分别为50时,乘积最大.
理由:设这两个数的乘积为n,其中一个数为x,另一个数为m-x,由题意,得
n=x(m-x),
n=-x2+mx,
n=-(x-$\frac{m}{2}$)2+$\frac{{m}^{2}}{4}$;
∴a=-1<0,
∴当x=$\frac{m}{2}$时,n最大=$\frac{{m}^{4}}{4}$;

(3)设y=(m-2n)(8-m+2n)=(m-2n)[8-(m-2n)],
则y=-(m-2n)2+8(m-2n),
当m-2n=-$\frac{8}{2(-1)}$=4时,
y最大=$\frac{-64}{4×(-1)}$=16,
∴代数式(m-2n)(8-m+2n)的最大值是16,m和n之间的关系式是m=2n+4,
故答案为:16,m=2n+4.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根据题意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x2n=3,求(x3n2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刹车距离的计算公式v=16$\sqrt{df}$,其中v表示车速(单位:km/h),d表示刹车距离(单位:m),f表示摩擦系数,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测得d=16m,f=1.69,而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限速为80km/h,肇事汽车是否违规行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一批志愿者组成了一个“爱心团队”,专门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以募集爱心基金,第一个月他们募集到资金1万元,随着影响的扩大,第n(n≥2)个月他们募集到的资金都将会比上个月增加20%.
(1)第10个月募集到资金多少万元?
(2)继续募集爱心基金,那么第n个月募集到的资金是多少万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若x-8$\sqrt{x^2}$=9x,则x的取值范围是x≤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在Rt△ABC中,∠C=90°,AC=10,BC=30,动点P从点B开始沿边BC向点C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边CA向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接PQ,点P、Q分别从点B、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当t=5秒时,三角形△PCQ的面积最大.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线段PQ的中点所经过的路程长为5$\sqrt{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点O是直线AB上一点,∠EOF=90°,OP平分∠AOE,OQ平分∠BOF,∠AOE=130°,求∠POQ的度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已知反比例函数y=$\frac{k-1}{x}$(k为常数,k≠1).
(1)其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P,若点P的纵坐标是2,求k的值;
(2)若在其图象的每一支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k的取值范围;
(3)若其图象的一支位于第二象限,在这一支上任取两点A(x1、x2)、B(x2、y2),当y1>y2时,试比较x1与x2的大小;
(4)若在其图象上任取一点,向x轴和y轴作垂线,若所得矩形面积为6,求k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跷跷板AB的一端B碰到地面,AB与地面的夹角为18°,且OA=OB=3米,跷动AB,使端点A碰到地面,在此过程中,点A运动路线的长是$\frac{3π}{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