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用一个有5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定某工件的宽度,如图所示,工件的宽度为
       mm
23.22
宽度=主尺度数+游标尺读数=23mm+110.02mm=23.22m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小题1: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小题2: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两项说法是正确的:        
A、要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C、钩码的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D、实验进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是计数点(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距离如图,其中L1="3.07cm," L2="12.38cm," L3="27.87cm," L4=49.62cm。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      ___m/s;加速度为_      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则:

小题1:打点计时器工作的周期是     ,根据纸带判断小车所做的运动是                 ,理由是                            
小题2:设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小题3:在计时器打出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具体的计算结果是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提出“著名的斜面实验”,逐渐增大斜面倾角并由此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B.无论物体是否运动,都具有惯性.
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2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0、1、2……8点所示。
c.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各计数点的刻度数值,分别记作x0x1x2……x8
d.分别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1、2、3……7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1v2v3……v7
e.以v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v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vt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小题1: 表1记录的是该同学测出计数点的刻度数值,其中x5未测定,请你根据图乙将这个测量值填入表1中。
表1:
符  号
x0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刻度数值/cm
0
1.12
2.75
4.86
7.49
 
14.19
18.27
22.03
小题2: 表2记录的是该同学根据各计数点的刻度数值,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各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你根据表1中x5x7计算出v6的值,并填入表2中。
表2:
符  号
v1
v2
v3
v4
v5
v6
v7
速度数值/(m·s-1)
0.34
0.47
0.59
0.72
0.84
 
0.98
小题3: 该同学在图丙中已标出v1v2v3v4v5v7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图中标出v6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线。
小题4: 根据vt图线可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将图所示的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写出来.

甲.______mm      乙.___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中,如图所示,用AB两弹簧秤拉橡皮条结点O,使其位于E处,此时α+ β= 900,然后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α角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E处,可采取的办法是    (   )
A.增大B的读数,减小β角。B.减小B的读数,减小β角。
C.减小B的读数,增大β角。D.增大B的读数,增大β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2分)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s1="1.22cm," s2="2.00cm," s3="2.78cm," s4="3.62cm," s5="4.40cm," s6="5.18cm."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s
(2) 计算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a=          ,加速度大小为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v=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⑴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如果已知摆球的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a所示,那么摆长是      ,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b中
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      s,单摆周期是       s。

图a                                 图b
⑵某同学在实验中,测量5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数据如下:
用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做出T2-L图线,并利用此图线求重力加速度。

L/m
0.5
0.8
0.9
1.0
1.2
T/s
1.42
1.79
1.90
2.00
2.20
T2/S2
2.02
3.20
3.61
4.00
4.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