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后接入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上.V1、V2为两只理想伏特表.若将R2的滑动触键P向右移动一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2示数的增加量等于V1示数的减少量
B.V2示数的增加量大于V1示数的减少量
C.V2示数的增加量小于V1示数的减少量
D.无法确定两表示数变化的关系

分析 将R2的滑动触键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判断V1示数和路端电压的变化,再分析V2示数的变化.

解答 解:将R2的滑动触键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减小,则V1示数减小,路端电压U增大.
由于U=U1+U2,所以V2示数增大,且有V2示数的增加量大于V1示数的减少量,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是电路动态分析问题,关键是理清电路,根据路串并联知识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到各个部分电路电流和电压的变化,采用总量法分析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如图所示电路中,R1=3Ω,R2=6Ω,R3=1.5Ω,C=20μF,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路稳定时,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2W,当开关S1、S2都闭合电路稳定时,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4W,求:
(1)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
(2)当S1、S2闭合时电源的输出功率;
(3)当S1闭合,分别计算在S2闭合与断开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各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1)在下列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ABDEC.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放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O点开始,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那么:在计时器打出4点时,小车的速度为0.31m/s;点2到点4这段时间的平均加速度为0.5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图中虚线是某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两个带电粒子从P点均沿等势线的切线方向射入电场,粒子运动的部分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若粒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及电势分别用Ea,Eb,φa,φb表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Ea>Eb
B.φa>φb
C.粒子从P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增大
D.粒子从P运动到a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中,弹簧的上端O点固定在铁架台的金属杆上,旁边竖起放置一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线跟O点对齐,在弹簧的下部A处固定一个指针,记下不挂钩码时指针所指的位置,然后在弹簧的下面依次挂上1个、2个、3个、…钩码,分别记下指针所指的位置,算出弹簧的弹力与伸长,填在表中.
钩码个数123456
弹簧弹力F/N0.501.001.502.002.503.00
弹簧伸长x/cm1.202.403.604.766.107.10

(1)由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F-x图象.
(2)由此得出结论是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如图 (a)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磁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在实验中认为细线对小车拉力F的大小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的点求得.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用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来表示F,会产生偶然误差
B.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D的左端适当垫高
C.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直流电源
D.木板D的左端被垫高后,图中细线应保持水平
(2)图(b)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其中0、1、2、3、4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3”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0.26m/s,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a=0.50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砝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关系图线如图(c)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为平衡摩擦力过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固定着宽L=0.25m的平行金属导轨,在导轨上端接入电源和变阻器.电源电动势E=12V,内电阻r=1.0Ω.一质量m=20g的金属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导轨与金属棒的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80T、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若金属导轨是光滑的,取g=10m/s2,且已知sin37°=0.60,cos37°=0.80,要保持金属棒静止在导轨上.求:
(1)金属棒ab所受的安培力;
(2)回路中电流的大小;
(3)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①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T=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该段纸带中最先打出的是第4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3.52cm,S2=3.68cm,S3=3.83cm,则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公式a=$\frac{{s}_{3}-{s}_{1}}{50{T}^{2}}$.(用S1和S3、T来表示)为平衡摩擦力,应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长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夹角.

次数12345
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0.200.400.600.801.00
加速度a(m•s-20.190.310.390.520.60
②平衡摩擦力后,让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挂上质量为m1的砝码盘,往砝码盘中加一个质量为20g的砝码,接通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取下纸带,测量小车的加速度.然后再往砝码盘添加砝码,重复上面的操作.当地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出5组数据对应的5个点,连线作出了a-F的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
③根据该同学作出的a-F的关系图象,请问该实验中小车的质量M=2.0kg;
砝码盘的质量m1=20g  (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已知该同学在平衡摩擦阻力时操作正确,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的电阻R1、R2和R3的阻值都相同.在电键S处于闭合状态下,若将电键S1由位置1切换到位置2,则(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池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大
C.电阻R2两端的电压变小D.电池的效率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