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如图所示电路中,R1=3Ω,R2=6Ω,R3=1.5Ω,C=20μF,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路稳定时,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2W,当开关S1、S2都闭合电路稳定时,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4W,求:
(1)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
(2)当S1、S2闭合时电源的输出功率;
(3)当S1闭合,分别计算在S2闭合与断开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各为多少?

分析 (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路稳定时,R2和R3串联.当开关S1、S2都闭合电路稳定时,R1和R2并联,再与R3串联,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以及功率的公式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2)当S1、S2闭合时,根据P=I2R求出输出功率.
(3)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路稳定时,电容器与并联在R2两端,电容器板间电压等于R2两端的电压.当开关S1、S2都闭合电路稳定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为零,结合Q=CU求出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解答 解:(1)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路稳定时,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P1=$\frac{{E}^{2}}{{R}_{1}+{R}_{2}+r}$ ①
当开关S1、S2都闭合电路稳定时,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P2=$\frac{{E}^{2}}{{R}_{并}+{R}_{3}+r}$ ②
其中电阻R1与电阻R2并联的阻值为:R=$\frac{{R}_{1}{R}_{2}}{{R}_{1}+{R}_{2}}$=$\frac{3×6}{3+6}$=2Ω ③
代入数据联立①②③解得:E=4V,r=0.5Ω.
(2)当S1、S2闭合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1=$\frac{E}{{R}_{并}+{R}_{3}+r}$=$\frac{4}{2+1.5+0.5}$=1A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I12(R+R3)=12×(2+1.5)W=3.5W.
(3)当S1、S2都闭合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C=0V,电容器的带电量为:Q1=CUC=0;
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2=$\frac{E}{{R}_{2}+{R}_{3}+r}$=$\frac{4}{6+1.5+0.5}$=0.5A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C′=I2R2=3V,电容器的带电量为:Q2=CUC′=20×10-6×3C=6×10-5C.
答:
(1)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分别为4V和0.5Ω.
(2)当S1、S2闭合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是3.5W.
(3)当S1闭合,分别计算在S2闭合与断开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各为0和6×10-5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电路的串并联,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求解,关键确定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要明确电容器的电压等于与之并联的电路两端的电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时,加速度一定大;速度小时,加速度一定小
B.在时间t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一定不断增大
C.速度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D.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frac{{U}_{1}}{{I}_{2}}$
D.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frac{{U}_{1}}{{I}_{2}-{I}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B.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不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
C.${\;}_{83}^{210}$Bi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_{83}^{210}$Bi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
D.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该反应方程为:${\;}_{1}^{2}$H+${\;}_{1}^{3}$H→${\;}_{2}^{4}$He+x,式中x是某种粒子,已知${\;}_{1}^{2}$H、${\;}_{1}^{3}$H、${\;}_{2}^{4}$He和粒子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和m4;由此可判断:粒子x是中子;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m1+m2-m3-m4)c2
E.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为一升降机向上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
(1)升降机向上运动中的最大速度6m/s;
(2)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42m;
(3)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0~8s的平均速度大小4.88m/s(结果保留至小数后第二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水平传送带长10m,以2m/s速度匀速运动.若被传送物体从静止开始放上其左端,则经多长时间到达另一端,已知μ=0.1,取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 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水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 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这个速度值填入表(要求保留2位有效数字).
VBVCVDVEVF
数值(m/s) 
 
 
0.4790.5600.640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在图2中画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根据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大小为0.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斜面体B静置于水平桌面上,斜面上各处粗糙程度相同.一质量为m的木块A从斜面底端开始以初速度v0上滑,然后又返回出发点,此时速度大小为v,且v<v0,在上述过程中斜面体一直静止不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上述运动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frac{({{v}_{0}}^{2}+{v}^{2})}{4g}$
B.桌面对B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C.A、B间因摩擦而放出的热量小于$\frac{m{{v}_{0}}^{2}}{2}$
D.桌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上滑过程中比下滑时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后接入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上.V1、V2为两只理想伏特表.若将R2的滑动触键P向右移动一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2示数的增加量等于V1示数的减少量
B.V2示数的增加量大于V1示数的减少量
C.V2示数的增加量小于V1示数的减少量
D.无法确定两表示数变化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