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三第三次调研

化学试题

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Al:27 Mg:24 Cl:35.5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2007年lO月24日l 8时05分,就在这天与山、山与水的环拥之中,“嫦娥奔月”,一个流传了千年的神话,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发射,在有着“月亮城”之称的高原航天城梦想成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一二级常规燃料为液氧和液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是

A.液氧和液氢要分装加注到火箭燃料箱中。   

B.氧气比氢气较易液化

C.火箭一二级常规燃料燃烧产物对发射环境没有污染。

D.用液氧和液氢做火箭燃料,主要是因为氢气燃烧能

放出大量的热量。

试题详情

2、2007年10月10日,德国科学家哈德?埃尔特生日当天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奖励他在表面化学领域做出开拓性的贡献。合成氨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时效率显著提高,就是埃尔特的研究结果,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做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B.将氨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D.增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试题详情

3、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②、③、④、⑤、⑥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2)

试题详情

向溶液中加氯水,再加入振荡,静置

试题详情

层呈橙色

(3)

试题详情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溶液和稀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试题详情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溶液和稀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

试题详情

4、亚氯酸钠(NaClO2)可用作漂白剂,在酸性溶液中生成HClO2而发生分解,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是广谱型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O2是有机酸

    B.上述反应中,ClO2是还原产物

    C.上述反应中,1 mol HClO2分解转移2 mol电子

D.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1∶1

试题详情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15 g乙烷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3×6.02×lO23

试题详情

   B.标准状况下,11.2 L臭氧中含氧原子数为6.02×1023

试题详情

   C.常温下,100mL O.1mol/L醋酸溶液中含醋酸分子为0.01×6.02×1023

试题详情

   D.一定条件下2 mol二氧化硫和1 mol氧气混合,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6.02×1023

试题详情

6、向某二价金属M的M(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生成了MCO3沉淀,过滤,将沉淀置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V L气体,如果计算金属M的相对原了质量,你认为还必需提供下列哪项数据

试题详情

   A.M(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B.与M CO3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试题详情

   C.MCO3的质量                           D.题给条件充足,不需要再补充数据

试题详情

7、要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试题详情

A.硫酸铁溶液(硫酸亚铁):通入足量氯气,充分反应后加热,使多余氯气逸出

试题详情

B.苯(苯酚):加入足量的浓溴水,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分离

试题详情

C.CO2(SO2):通入盛有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试题详情

D.Mg(OH)2[Ca(OH)2]:放入水中调成浆状,加入足量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

试题详情

沉淀用蒸馏水洗涤

试题详情

8、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A、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

试题详情

B、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

试题详情

C、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

试题详情

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不相同

试题详情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Zn(s) +CuSO4 (aq) =ZnSO4 (aq) +Cu(s) ; △H = ―216kJ?mol-1 ,

试题详情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相同条件下,如果1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mol氢分子的能量为E2。则2E1>E2   

试题详情

C.l0lkPa 时,2H2 (g)+ O2 (g) =2H2O(1);△H = ―571. 6 kJ?mol-1 ,

试题详情

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试题详情

D.H (aq) +OH(aq) =H2O(l) ;△H= ―57.3  kJ?mol-1 ,含 1molNaOH 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kJ的热量

试题详情

10、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

B.测定工业烧碱的含量(含杂质碳酸钠)可称取一定量样品放人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再加入稍过量氯化钡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

C.用分液漏斗分离苯与硝基苯

D.除去氯化铁酸性溶液中的氯化亚铁: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

试题详情

1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代号

K

L

M

Q

R

T

N

原子半径/nm

试题详情

0.183

试题详情

0.160

试题详情

0.143

试题详情

0.102

试题详情

0.089

试题详情

0.074

试题详情

0.152

主要化合价

+1

+2

+3

试题详情

+6、-2

+2

-2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L、M三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B.在RCl2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C.Q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电解质,其水溶液能够导电

D.K在T单质中燃烧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试题详情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 2Fe2++2Br-+2Cl2 ==Br2+4Cl-+2Fe3+

    B.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 CO32+ 2CH3COOH=CO2↑+ H2O+ 2CH3COO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  HCO3+OH=CO32+ H2O

    D.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2CO32-+SO2+H2O ==2HCO3-+SO32-

试题详情

1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可逆反应:A(g)+2B(g)   4 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且A的质量分数为w%。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为恒容容器,当a∶b∶c为2∶2∶1时,平衡不移动

B.若为恒容容器,当a∶b =9∶10,且c=0时,达平衡后,A、B、C物质的量之比仍为2∶2∶1

C.若为恒压容器,当a∶b为9∶10,c为任意值时,平衡后A的质量分数一定仍为w%

D.若为恒压容器,当a=b=0,且c为任意值时,平衡后A的质量分数小于w%

试题详情

14、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HSO3和NaHCO3的中性混合溶液中(S和C均用R表示):

c(Na)=c(HRO3)+2c(RO32)

B.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后溶液中:

c(Na)>c(Cl)>c(CH3COOH)

C.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2Fe(SO4)2三种溶液中c(NH4):①<③<②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aq)与NaCl(aq)中离子总数多少:N<N

第II卷(选择题,共72分)

试题详情

三、本题共一小题

15、(12分)甲酸(CH2O2),俗称蚁酸,结构式为:         

试题详情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分析甲酸的组成和结构后,对甲酸的性质提出如下猜想并设计了相关实验加以验证:

  猜想I:甲酸具有酸性;

  实验I:在甲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猜想II: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

  实验II:(步骤如图1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⑴ 请你再设计出至少2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甲酸的酸性:                           

⑵ 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甲酸是弱酸:                                    

⑶ 依图12所示的实验,加热20分钟后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该小组同学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请你从理论上简单解释实验中没有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⑷ 在仔细分析甲酸分子组成元素的基础上,请你再提出一个甲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可能具有的性质的猜想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① 你提出的猜想是                                                          

② 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实验方案请参考如下形式:

 

 

 

试题详情

四、本题共两小题

16、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它的制备原理和路线如下:

       2Na2CO3 + 3H2O2 = 2 Na2CO3?3H2O2     △H<0

试题详情

   

回答下列问题:

(1)与过碳酸钠的用途相关的化学性质是                                     

(2)下列物质可使过碳酸钠较快失效的是                    

A.MnO2      B.H2S      C.稀硫酸      D.NaHCO3

(3)加入NaCl的作用是                                                 

(4)工业纯碱中含有Fe3+等杂质,加入稳定剂的作用是与Fe3+生成稳定的配合物,Fe3+对反应的不良影响是                                                      

(5)反应的最佳温度控制在15℃~20℃,温度偏高时造成产率低的可能原因有          ,温度偏低时造成产率低的可能原因有                                         

试题详情

17、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层数之和为10;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C、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D、E两单质可以生成两种不同的离子化合物。

    (1)写出E的单质与A、D两元素形成其常见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C、D三元素所形成的常见盐溶液呈_________性(填“酸”、“中”、“碱”),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氢化物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4)X、Y是均由C、D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C、D在X、Y中的价态相同,   某温度下相互转化时的量变关系如右图:

(I)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Ⅱ)图中a、b、c、d四点中,表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

(Ⅲ)该温度下,反应Y转化为X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

(Ⅳ)反应进行到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共一小题

试题详情

18、A、B、C、D是四种常见的单质,A、B为金属;C、D常温下是气体,且D为黄绿色气体。甲、乙、丙为常见的化合物,甲物质具有磁性。它们之间有如图19所示的转化关系:

试题详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含有B形成的阳离子的溶液与乙溶液反应得到一种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实验室检验丙溶液中所含金属阳离子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                

试题详情

是该方法处理污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过程中,污

试题详情

水的pH始终保持在5.0~6.0之间。接通电源后,阴极产

生的气体污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而刮去,起到浮选净作

用;阳极产生的沉淀具有吸附性,吸附污物面沉积,起到

凝聚净化作用。阳极的电极反应分别是             

2H2O―4e=4H++O2↑;

        阳极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六、本题共一小题

试题详情

19、磺胺类药物,常用于肠道抗菌感染的治疗,工业上可用苯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制得磺胺。(转化关系中-H2O、-HCl、-CH3COOH分别表示反应中有H2O、HCl、CH3COOH生成)

试题详情

    ①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②分析上述反应过程中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本题共一小题

试题详情

20、磷灰石是生产磷肥的原料,它的组成可以看作是Ca3(PO4)2、CaF2、CaSO4、CaCO3、SiO2的混合物,部分元素的分析结果如下(各元素均以氧化物形式表示):

成分

CaO

P2O5

SO3

CO2

质量分数(%)

试题详情

47.30

试题详情

28.40

试题详情

3.50

试题详情

6.10

    (1)磷灰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2)取100 g磷灰石粉末,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并加热,钙元素全部以CaSO4的形式存在,可以得到CaSO4_________________g(保留两位小数)。

试题详情

(3)取m g 磷灰石粉末,用50.00mL混酸溶液(磷酸为0.5mol/L、硫酸为0.1 mol/L)与其反应,结果Ca、S、P元素全部以CaSO4 和Ca(H2PO4)的形式存在,求m的值。

    (4)若工厂用磷灰石中Ca3(PO4)2 为原料同时生产H3PO4和Ca(H2PO4)2 ,市场上1mol H3PO4的利润是a元,1 mol Ca(H2PO4)2的利润是b元。由100 mol原料Ca3(PO4)2 制得的二种产品的利润共为y元,产品H3PO4和Ca(H2PO4)2的物质的量之比

试题详情

    =x,试求y与x的关系式。

 

八、本题共两小题,任选一题

试题详情

21(A)聚合铁(简称PFS)化学式为:  现代污水处理工艺中常利用PFS在水体中形成絮状物,以吸附重金属离子。

(l)①PFS中铁显       价,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 ②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N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填“大于”或“小于”) ,原因                               ;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H2O与H+以配位键结合成H3O的立体结构为                     

试题详情

(2)水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以形成11种不同结构的晶体,密度从比水轻的0.92g/cm3扩到约为水的一倍半。冰是人们迄今已知的由一种简单分子堆积出结构花样最多的化合物。其中冰一VII的晶体结构为一个如右上图所示的立方晶胞,每个水分子可与周围           个水分子以氢键结合,晶体中,1mol水可形成       mol氢键。

试题详情

(3)已知下列元素的电负性数据:H: 2.1, O: 3.5, F:4.0。OF2与水的立体结构相似,但水分子的极性比OF2强得多,其原因有:①OF2中氧原子上有两对孤对电子,抵消了F一O键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而产生的极性;②从电负性上看,                                 

 

 

 

试题详情

21、(B)

全属镁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点燃的镁条能在氨气中剧烈燃烧,发生如下反应:

①Mg+2NH3―点燃→Mg(NH2)2+H2

②Mg+NH3―点燃→MgNH+H2

 (1)如上图装置A所示,镁条在HN3中燃烧时,先落下的残渣主要是Mg(NH2)2,后落下的残渣主要是MgNH。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使残渣中Mg(NH2)2生成得更多,可以在镁条燃烧前打开弹簧夹a,并将导管与充满_____气体的装置B连接,连接的导管接口为________(填编号“b”或“c”),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将固体残渣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至沸腾后,Mg(NH2)2和MgNH完全水解,产生Mg(OH)2和NH3。为了确保Mg(NH2)2和MgNH全部转化为Mg(OH)2,加热过程中必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4)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称得Mg(OH)2的质量为0.435g。又测得装置B中剩余气体的密度为氢气的10倍,体积为224ml(以上数据均折算成标准状况)。由此可推算出残渣中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将上述镁带燃烧过程在相同情况下重复多次。固体残渣中实际所得Mg(NH2)2和MgNH的物质的量之比总是小于该值,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D  2. D  3.A  4.B  5.A  6.B  7.D  8.A  9.AB  10.BD  11. D  12. CD  13.D  14.AD

15.

⑴ 测定pH或滴加Na2CO3溶液或将甲酸滴加到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不应用金属Na)

⑵ 测定HCOONa溶液的pH或将等pH的HCOOH溶液和HCl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测其pH的变化或比较等浓度甲酸和盐酸的导电性等

⑶ 出现银镜

由于羟基对醛基的影响,导致甲酸中的醛基不具有典型醛基的性质

⑷ ① 甲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CO和H2O

 

 

16.

(1)强氧化性(漂白性)(2分)

(2)ABC(3分)

(3)降低2 Na2CO3?3H2O2的溶解度,析出更多晶体。(2分)

(4)催化双氧水的分解反应。(2分)

(5)温度高时双氧水易分解,温度低时反应慢。(2分)

(6)晶体的洗涤(2分)

17.

(1)2Na+2H2O=2Na++2OH+H2↑(3分)   (2)酸(1分)NH4++H2O=NH3?H2O+H+(2分)(共3分)   (3)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mol(3分)   (4)(I)NO2(2分)

   (Ⅱ)b(2分)   (Ⅲ)0.8(或0.8mol/L)(2分)   (Ⅳ)增大NO2的浓度(合理均可)

18.

(1)8A1+3Fe3O4      4A12O3+9Fe   2A1+2OH+2H2O=2A1O2+3H2

   (2)A13++3A1O2+6H2O=4A1(OH)2

   (3)取少量丙溶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红,则证明有Fe3+(合量答案均给分)

   (4)Fe-2e-=Fe2+,  4Fe2++10H2O+O2=4Fe(OH)3↓+8H+

19.

①取代  ② 、③+H2Oeq \o(\s\up 2(稀盐酸――――→+CH2COOH

20.

(1)1.66%(保留两位小数)。

    (2)114.87 g(保留两位小数)。

(3) 2.91 g

21(A).

(1分)  ② 小于( l 分),因为O原子和N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分别为: N 原子的 p 轨道半充满,相对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大( 2分);sp3 ( l 分);三角锥形( l 分)。(2) 4 ( l 分);2 ( l 分)。 (3)氧与氢的电负性差大于氧与氟的电负性差( 1 分)。

21(B)。

(1)随着反应的进行,NH3逐渐减少。(2)氨气,c,NH3比空气轻,可利用向上排空气的原理使装置B中的NH3进人装置A。(3)不断搅拌,直至无NH3检出。(4) ,由于镁条剧烈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导致瓶B中氨气部分外逸,实际消耗氨气体积小于计算所得体积值。

www.ks5u.com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