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761  769  775  779  785  787  791  797  799  805  811  815  817  821  827  829  835  839  841  845  847  851  853  855  856  857  859  860  861  863  865  869  871  875  877  881  887  889  895  899  901  905  911  917  919  925  929  931  937  941  947  955  3002 

山东省聊城市2009年高三年级高考模拟(二)

数学试题(理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和试题纸上。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II卷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卷或草纸上答题。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

       1.若事件A、B互斥,则

       2.若事件A、B相互独立,则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试题详情

山东省聊城市2009年高三年级高考模拟(二)

数学试题(文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和试题纸上。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II卷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卷或草纸上答题。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

       1.若事件A、B互斥,则

       2.若事件A、B相互独立,则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试题详情

2009年高考数学压轴题系列训练含答案及解析详解三

1.(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已知双曲线C:的右准线与一条渐近线交于点M,F是双曲线C的右焦点,O为坐标原点.

    (I)求证:

    (II)若且双曲线C的离心率,求双曲线C的方程;

    (III)在(II)的条件下,直线过点A(0,1)与双曲线C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P、Q且P在A、Q之间,满足,试判断的范围,并用代数方法给出证明.

解:(I)右准线,渐近线

   

   

                     ……3分

    (II)

 

双曲线C的方程为:               ……7分

    (III)由题意可得                           ……8分w.w.w.k.s.5.u.c.o.m

    证明:设,点

    由

    与双曲线C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P、Q

   

                                ……11分

    ,得

   

   

   

的取值范围是(0,1)                            ……13分

2(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

数列满足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设x轴、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求

    (III)在集合,且中,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若存在,则这样的正整数N共有多少个?并求出满足条件的最小的正整数N;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IV)请构造一个与有关的数列,使得存在,并求出这个极限值.

解:(I)

   

                          ……1分

   

    ……

   

    将这n个式子相加,得

   

   

                          ……3分

    (II)为一直角梯形(时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该梯形的两底边的长分别为,高为1

   

                                         ……6分

    (III)设满足条件的正整数N存在,则

   

    又

    均满足条件

    它们构成首项为2010,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设共有m个满足条件的正整数N,则,解得

    中满足条件的正整数N存在,共有495个,        ……9分

    (IV)设,即

    则

    显然,其极限存在,并且       ……10分

    注:(c为非零常数),等都能使存在.

19. (本小题满分14分)

    设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离心率为2.

    (I)求此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方程;

    (II)若A、B分别为上的点,且,求w.w.w.k.s.5.u.c.o.m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III)过点能否作出直线,使与双曲线交于P、Q两点,且.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I)

   

    ,渐近线方程为               4分

    (II)设,AB的中点

   

   

    则M的轨迹是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长轴长为,短轴长为的椭圆.(9分)

    (III)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

    设

   

   

    由(i)(ii)得

    ∴k不存在,即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               14分

3. (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对任意自然数都成立,其中m为常数,且.

    (I)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II)设数列的公比,数列满足:

,试问当m为何值时,

成立?

解:(I)由已知

        (2)

    由得:,即对任意都成立

   

    (II)当时,

   

   

   

   

    由题意知                        13分

4.(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椭圆的左焦点为,上顶点为,过点垂直的直线分别交椭圆和轴正半轴于两点,且分向量所成的比为8∶5.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若过三点的圆恰好与直线相切,求椭圆方程.

解:(1)设点其中

所成的比为8∶5,得,           2分

.①,             4分

.②,           5分

由①②知

.                   6分

(2)满足条件的圆心为

,              8分

圆半径.                  10分

由圆与直线相切得,

.∴椭圆方程为.    12分

5.(本小题满分14分)

(理)给定正整数和正数,对于满足条件的所有无穷等差数列,试求的最大值,并求出取最大值时的首项和公差.

(文)给定正整数和正数,对于满足条件的所有无穷等差数列,试求的最大值,并求出取最大值时的首项和公差.

(理)解:设公差为,则.  3分

                    4分

.                     7分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11分

.            13分

当数列首项,公差时,

的最大值为.                14分

(文)解:设公差为,则.   3分

,           6分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11分

.             13分

当数列首项,公差时,

的最大值为.                 14分

6.(本小题满分12分)

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双曲线于M、N不同两点,A1、A2分别为双曲线的左顶点和右顶点,设直线A1M与A2N交于点P(x0,y0

(Ⅰ)证明:

(Ⅱ)过P作斜率为的直线l,原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d,求d的最小值.

解(Ⅰ)证明:

    ①

直线A2N的方程为    ②……4分

①×②,得

(Ⅱ)

……10分

……12分

7.(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Ⅰ)若

       (Ⅱ)若

       (Ⅲ)若的大小关系(不必写出比较过程).

解:(Ⅰ)

    

(Ⅱ)设

……6分

(Ⅲ)在题设条件下,当k为偶数时

当k为奇数时……14分

 

 

试题详情

2009.4

 

命题:江奎(温岭二中)  江海(黄岩中学)

审卷:陈国保(台州一中)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试题详情

浙江省台州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考试卷(理综)

命题:於利民(黄岩中学)  周伟军(台州中学)  陈均辉(温岭中学)

 

张敏(天台中学)    肖连刚(台州中学)  胡丹艳(温岭中学)

审题:吴章法(台州一中) 君瑞(市教研室) 陶晨(台州一中)

注意事项:

1.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答案,第Ⅰ卷、第Ⅱ卷答案必须填在答案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Fe-56  Br-80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1题,126分)

试题详情

浙江省台州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考试卷(文综)

命题:李俊成(温岭中学) 徐林建(玉环实验学校)  林日掌(台州中学)

李爱飞(天台中学)  孙仁贵(台州一中)      王武军(路桥中学)

审题:康同杰(台州一中)  王连飞(黄岩中学)      王明山(回浦中学)

注意事项:

1.  本卷共10页,两大题,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用蓝、黑色水笔书写答案,考试结束只需将答案纸交回.

试题详情

浙江省台州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考试卷(数学理)     2009.4

 

命题:陈传熙(玉环县玉城中学)   许彪(台州中学) 

审卷:李继选(台州一中) 

注意:本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请考生将所有题目都做在答题卷上.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互斥,那么                     棱柱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表示棱柱的底面积,表示棱柱的高

                          棱锥的体积公式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恰好              

发生次的概率是,               其中表示棱锥的底面积,表示棱锥的高

其中表示在一次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       棱台的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                       

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分别表示棱台的上底、下底面积,

 其中表示球的半径                           表示棱台的高

 

试题详情

浙江省台州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考试卷(数学文)

命题: 陈伟丽(路桥中学)   应福贵(仙居中学)

审卷:李继选(台州一中)

 

参考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                棱柱的体积公式V=Sh

                                  

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S表示棱柱的底面积,h表示棱柱的高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棱台的体积公式                                                                                                   

棱锥的体积公式  V =Sh                   其中S1, S2分别表示棱台的上底、下底面积,

                                           h表示棱台的高      

其中S表示棱锥的底面积,h表示棱锥的高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