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4583  214591  214597  214601  214607  214609  214613  214619  214621  214627  214633  214637  214639  214643  214649  214651  214657  214661  214663  214667  214669  214673  214675  214677  214678  214679  214681  214682  214683  214685  214687  214691  214693  214697  214699  214703  214709  214711  214717  214721  214723  214727  214733  214739  214741  214747  214751  214753  214759  214763  214769  214777  447348 

2、观测之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塔里木河正值汛期  B、北京面临沙尘暴的威胁 C、正值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  D、澳大利亚正值冬季

 

地理现象时间分布规律归类小结

地理现象
时  间  分  布
9.23-次年3.21
3.21-9.23
地球自转
地轴穿过的北极地区背向太阳,北半球地区受热少
地轴穿过的北极地区朝向太阳,北半球
地区受热多
地球公转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
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较长
正午太阳高度
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晨昏线
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昏线随
纬度增大而西偏
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
昼夜长短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日出方位
东南出,西南落
南北半球相同
东北出,西北落
南北半球相同
等温线
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南凸出
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北凸出
气压带、风带
南移
北移
对流层厚度变化
对流减弱,厚度变小
对流旺盛,厚度变大
雪线
积雪,雪线下降
融雪,雪线上升
北印度洋洋流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臭氧层空洞
9-11月份,南极出现臭氧分布的极小值(臭氧洞)
3-5月份,北半球青藏高原和北极地区出现臭氧分布的极小值
酸雨及大气污染
太阳辐射弱,辐射逆温强,空气对流运动弱,大气污染加重,酸雨几率大
太阳辐射强,地面受热多,空气对流旺盛,大气污染较轻,酸雨几率小
长江口盐度
等盐度线向河口收缩,盐度变大
等盐度线向外海扩大,盐度变小
我国的降水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
我国的河流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内流河囚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
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有春汛、夏汛;黄、淮、海、长江等夏秋进入汛期
我国的渔场
带鱼汛
墨鱼汛
我国的农业生产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于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
气象灾害
寒潮、沙尘暴、暴雪
旱涝、暴雨、台风、冰雹、干热风
地质灾害
相对较少
滑坡、泥石流较多

结冰(融冰):气温小于(大于)0℃。

中高纬度草木:秋枯春荣。热带草原草木:湿季荣干季枯。动物迁徙。

农事活动:一般春种秋收。

冬小麦:秋种,次年春末夏初收割。长江流域早稻:4-8月;晚稻:8-11月

剪羊毛:冬末春初。葡萄采摘:9月前后

极光:极夜期间出现。极地科考:极昼期间

试题详情

1、测算学校所在地的准确经度是:A、124°E  B、116°E   C、104°E  D、120°E

试题详情

14.此日在: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我国某中学高一学生开展研究性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自主的研究性学习,从日出至日落测量出操场旗杆的影子长度,得出以下统计图。判断1-2题。

试题详情

37.(选做题二)读图22“旅游接待和旅游市场需求示意图”,分析回答:(10分)

 

(1)(2分))A、B两图分别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1分)A、B两图表明一个地区的接待能力应与          相适应。

(3)(3分)为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常采用增加旅游项目和实行季节差价等手段,其结果如图C、D,这样做的好处有:

C图增加旅游项目的好处是                       ;(1分)

D图采取季节差价的好处是                       。(2分)

(4)(4分)针对B图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采取什么办法解决?

试题详情

36.(选做题一)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太原和天津两城市示意图。

 

   材料二:天津与太原空气质量周报表(2006年6月某周)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太原
218
TSP
IV
天津
92
TSP
II
注:TSP为总悬浮颗粒

材料三:像粮食和蔬菜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和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排污权交易机制(指政府在对污染排放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已在我国初步形成。

材料四:全国酸雨分布图(图21)

(1)(4分)太原市的空气污染属于       污染,主要污染物是              

面对太原市空气污染严重的问题,你认为政府应该怎样做?(至少答出两点) 

                                           

(2)(2分)材料二显示太原市本周污染指数是天津市的2.5倍,从地形特点分析两城污染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

                                               

(3)(2分)从长远看,“排污权交易机制”的运行,将会

A.造成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B.鼓励企业追求生产工艺的环保化

C.使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D.促使企业追求排污权交易

(4)(2分)我国南方多重酸雨区的原因有

A.采煤工业发达             

B.雨水丰沛且地形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C.植被破坏严重          

D.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

试题详情

35. (9分)绘图并回答问题:

(1)根据下面所列条件及有关要求,在下面图19上绘出地球12月22日的太阳光照侧视图。

条件:A、B点全年昼夜平分, C点正午太阳高度90°。

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晨昏线、用斜线表示的夜半球,并用文字标注出你所画的以上各要素。

(2)图示时间,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试题详情

34.(13分)图18甲、乙两图分别是某岛国与我国某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8
 

(1)(2分)甲图所示的国家是___________国,乙图所示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省。

(2)(3分)与甲国A地区河流相比,我国乙省B地区河流突出的水文特征是     

                             。             

(3)(2分)甲国与我国的乙省均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乙省B市有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是         

(4)(6分)甲国东南部人口较稠密,乙省则是中部地区人口较调密,试分析各自的原因

                                          

                                          

试题详情

31.图15是沿113°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20分)

 

(1)(3分) A地形区是      ,此地区常发生的灾害是         ,近年来该地区国土整治中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               

(2)(5分)B地形区是        ,从气候、生物这两方面谈谈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有:                                   

目前,该地区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3)(5分)C地形区是       该处具有特色的混合农业是          

   简述近十几年来,这类特色农业生产规模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4)(4分)甲地是某省会城市       ,久居甲城的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夏季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此种地理现象被称为            (填专有名词),请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5)(3分)甲城近年来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对解决城市问题有哪些作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