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2687  332695  332701  332705  332711  332713  332717  332723  332725  332731  332737  332741  332743  332747  332753  332755  332761  332765  332767  332771  332773  332777  332779  332781  332782  332783  332785  332786  332787  332789  332791  332795  332797  332801  332803  332807  332813  332815  332821  332825  332827  332831  332837  332843  332845  332851  332855  332857  332863  332867  332873  332881  447348 

第二阶段,从北宋至清朝百多年间,都城完全离开中原移到临海地区,都城的迁移又出现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临安----北京。北京位于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理单元的结合处。经过辽、金、元、明、清五代,从陪都发展成为首都前后也近1000年。这里处于北方民族文化交流的有利地位。大运河的续修将中国另外两大地理单元,即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连接起来,使北京得到长江流域经济与文化的支持。

试题详情

1.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特点:

试题详情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时期:

《南京条约》开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中关于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的款,迫使上海地方官员,公布了《上海租地章程》,在中国变相攫取并建立了最早的租界。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①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洋务派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和洋务派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

②方举赞在上海创办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昌机器厂,最终被英商开办的上海耶松船厂吞并。

③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淞沪铁路,表明近代铁路的起步

(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①1912年,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公司,一战期间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后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业资本家。

②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从1919年6月初起,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

③1920年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陈独秀任书记。

④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大会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它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⑤1927年春,北伐军进驻上海。为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前两次失败,第三次在陈独秀、周恩来亲自指挥下,取得了胜利,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⑥1927年4月12日,在蒋介石指使下,反动武装在上海进行血腥大屠杀,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4)抗日战争时期:

①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史称“八一三事变”;

②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5)过渡时期:

1956年,以荣毅仁等知名企业家为代表的上海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探索和“文革”时期: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①1984年,上海列入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

②上海宝山钢铁公司是新时期代表性的工程项目。

③2001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元首举行会晤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简称SCO)正式成立,它是一个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组织。

④2001年10月15日至21日,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举办了包括领导人会议、外交和贸易双部长会议等21场会议和活动,中外宾客达1.3万余人。这是中国首次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国际活动。

试题详情

(二)新课标版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开辟新航路(东方的诱惑、新航路的开辟、走向会合的世界)。

(2)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世界市场的拓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从工场到工厂、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的出现、世界市场的发展)。

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会议、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向全球化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虚假“繁荣”的幻灭、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2)罗斯福新政(临危受命、实施“新政”、摆脱危机困境)。

(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2)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长效热点问题:上海世博会以及世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试题详情

(一)大纲版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最终形成:二十世纪初。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夏,美、英、中等国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最终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2)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它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即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3)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①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1957年,六国首脑签署《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在布鲁塞尔宣告成立。1967年,以上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1995年,欧盟决定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起北美自由贸易区域组织。该协定从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③亚太经合组织: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美国等12个国家宣告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加入该组织。奉行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及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其合作方式被看做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称为APEC方式。

3.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一战后至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3)20世纪六七十年年代以后,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4)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

(1)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后英国对外殖民扩张、英国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2)欧洲大陆大国法国:路易十四改革、君主立宪派经济政策、吉伦特派经济政策、雅尔宾派经济政策、拿破仑的财政改革、法国工业革命进展缓慢的原因、巴黎公社经济措施、法国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

(3)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北美独立战争的经济背景、美国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的原因、美国内战前的西进运动和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的主要发明和“托拉斯”垄断组织的产生、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美国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和危机特征、罗斯福新政(特点、内容、实质、影响)、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轨迹(稳定发展--放缓滞胀--复苏繁荣)。

(4)德国“三落三起”:德意志统一前普鲁士具有完成统一的经济实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的主要发明及垄断组织、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原因、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的经济背景和经济政策、二战后西德成为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的原因。

(5)亚洲强国日本:明治维新的经济背景和改革的经济措施、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经济背景、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和发展成就。

(6)世界大国俄国:1861年改革背景的经济背景和经济措施、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俄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苏俄巩固政权的经济措施、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经济措施、苏联解体的经济原因。

(7)欧洲文明古国意大利: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的经济原因、意大利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局限、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的经济意义、意大利两次侵略埃塞俄比亚的不同结果及其经济原因。

5.亚洲经济的发展(关注新加坡、韩国、泰国、马亚西亚、印度和西亚国家)。

试题详情

1.宪法类:

(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2)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布《人权宣言》,体现了摧毁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

(3)1791年,法国制宪会议颁布宪法,规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规定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违反了《人权宣言》的精神。

(4)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1787年宪法》第一次实践了三权分立的学说,确立美国共和政体,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5)1917年,墨西哥政府制定了共和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宪法,是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

2.土地法及其他法律性文件

(1)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其目的是为了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保护本国贸易力量。结果引起了三次英荷战争。

(2)1776年7月4日,美国大陆会议发布《独立宣言》,宣布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正式独立。

(3)1804年,拿破仑颁布《民法典》,明确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调动了人民参加保卫祖国战争的积极性。它与其他几部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4)1862年,美国颁布《宅地法》,促进了西部的开发。同年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叛乱诸州的奴隶,扭转了南北战争北方不利的战争局势。

(5)1861年,俄国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在法律上获得自由,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6)1933年,美国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举措。

(7)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防止美国卷入战争。实质是美国式的“绥靖政策”。

3.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文件

(1)1936年,苏联通过《1936年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1991年8月,苏联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联邦,导致了“八一九事件”的发生。

(3)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扩大到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至此,苏联完全解体。

4.国际性法律文件

(1)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打开朝鲜门户,使朝鲜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05年日本与俄国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标志着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朝鲜实际成为日本殖民地。

(3)1910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使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4)1879年,德奥《同盟条约》首先缔约;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字,三国同盟正式形成。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1904年和1907年,英国同法国、俄国签订协约,标志着三国协约正式形成,也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

(5)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以屈辱的代价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6)1919年6月,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巴黎和约》签订,标志着“凡尔赛体系”的确立。1921-1922年的《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的签订,标志着“华盛顿体系”的最终确立。

(7)1920年初,《国际联盟盟约》正式签订,标志着国际联盟的正式形成。

(8)1937年德意日缔结《反共产主义协定》,标志着三国轴心形成。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9)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10)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和德国都维护了各自的利益,苏联与英法在对付法西斯问题上完全分裂。

(11)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签订《大西洋宪章》,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12)1942年初华盛顿26国《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13)1943年11月《开罗宣言》签署,声明同盟国坚持对日作战,并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14)1945年2月的《雅尔塔协定》,决定在战后成立联合国。1945年8月的《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15)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标志着联合国的正式成立。

(16)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签署,标志着北约组织的形成。1955年5月,《华沙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华约组织的正式形成。也标志着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确立。

(17)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把国际裁军与军控推向一个新高潮。

(18)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树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它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变为行动。

◆长效热点问题: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史

阶段
主要史实
特点
社会主义兴起时期(19世纪中期)
 
三大工人运动(19C30-40)
马克思主义诞生(1842)
第一国际成立(1864)
巴黎公社革命(1871)
①自发性、暴力性、以政治斗争为主
②工人阶级以资产阶级同盟的身份参加反封斗争
③工运中心由英国逐渐转移到法国
社会主义纵深发展时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略)
芝加哥工人罢工(1886)
第二国际建立(1889)
列宁主义诞生(1903)
工人阶级政党建立
①有组织的斗争增多
②合法斗争成为主要形式
③机会主义思潮泛滥
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
④工运中心由法-德-俄
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到实践的时期(20世纪初到二战)
十月革命(1917)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
新经济政策(1921)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27)
第三国际的成立(1919)
①首先在相对落后帝国主义国家取得革命成功,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成为现实开始两种制度长期并存
②经济思想由直接过渡到间接过渡到农业化集体化
③苏联成为国际共运的中心
社会主义重大发展和大分化时期(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
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赫鲁晓夫勃涅尔涅夫改革
东欧诸国改革
中苏关系恶化
①社会主义制度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②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③两大阵营对峙
④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社会主义制度遭受挫折,中国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中国结束文革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前所未有重大挫折
在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向更加健康方向发展
规律认识:
社会主义运动经历由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由理论到实践(第一国际成立),由理想变成现实(十月革命),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探索(中国南斯拉夫等改革)

◆长效热点问题:两德统一20周年以及世界史上各国分裂与统一

(1)分裂:①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了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局面;

②1861年,美国南方奴隶主贵族在里士满建立政府,发动叛乱,分裂国家;

③1918年10月,奥匈帝国瓦解,分裂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民族独立的国家。

④二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苏、美、英、法四大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再度分裂。

⑤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1948年8月,在朝鲜半岛南部成立大韩民国。同年9月,在北部成立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

⑥1947年,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印度被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的国家。

(2)统一:

①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南北实现了统一。

②1870年意大利完成了统一;

③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德意志完成了统一;

④1990年两德再度统一。

◆长效热点问题:达沃斯经济年会、世界经济峰会和世界经济全球化问题

试题详情

5.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1)地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2)对罗马发展的作用: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护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统治。伴随着帝国的扩张,大量的自由市建立,帝国的法律和政治制度被推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3)对后世的影响:①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②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③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

试题详情

4.《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①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它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备。

②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试题详情

3.万民法:①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②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③它保护除奴隶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婚姻中妇女的平等地位也得到相应的保障。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