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7457  427465  427471  427475  427481  427483  427487  427493  427495  427501  427507  427511  427513  427517  427523  427525  427531  427535  427537  427541  427543  427547  427549  427551  427552  427553  427555  427556  427557  427559  427561  427565  427567  427571  427573  427577  427583  427585  427591  427595  427597  427601  427607  427613  427615  427621  427625  427627  427633  427637  427643  427651  447348 

 设题意图: 训练学生通过快速浏览,抓住文章要点的能力。

试题详情

(二)登陆下列网站,了解中国最新科技发明,形成笔记体小论文。

chengguo/cghz.htm

kejiju/kejichengguo/zkyzuixinkejichengguo.htm

chinahightech/default.asp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语言积累

1、C  此题考查音调不同的多音字。A中jiàn;B中jǔ;C中zhòng。

2、C

3. A(①“凯旋”与“败归”相对,比“胜利”更恰当;②“微辞”是“隐晦的批评”,“微言”是“精微的语言”;③“偶然”着眼于意外,出乎意料之外; “偶尔”着眼于次数少,间或,有时候。)

4.D/A 缺宾语中心语,应在末了加“的工作”。B.表意不明:“我认为正确的”,可以是“追求票房价值的观点”,也可以是“一些文章”的“批评”。C.主客体颠倒:“过量饮酒”与“癌症的发生”应调换位置。

5.B/A。“我呀”后面的叹号应改为逗号,因为主语后带语气词时,后用逗号隔开。C.括号应紧接“六气”之后,括号外的句号改为分号。D.“他曾说过”后面的冒号去掉。

课堂点击

1、时间  五

2、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武力的胁迫;一个是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等一系列事件使中国人感觉到了耻辱,感觉到了奋起直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两点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转折点,对后来中国科技的发展影响深远。

3、

第一个阶段,公元1400年以前,中国科技胜于欧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第二个阶段,1400年到1600年,在这两百年间,中国历史停滞不前,而欧洲却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洗礼,在各个领域飞速向前发展。

第三个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950年,这是中国人在落后挨打的困境中,被迫接受西方科技的时期。

第四个阶段,1950年至今,是近代科技在中国本土化的阶段。

第五阶段   文章的最后两段是对21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展望。对此,作者充满信心。

4、作为演讲辞,往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本文大量运用第一人称,如“我只举一个例子”“我们可以说”“我个人认为”“我认为”等,都是为了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运用第二人称,如“如果你去看”“当然有人讲,你讲的太简单了”等,则是为了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引领他们共同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第三人称如“大家都知道”“他曾说过”“有人问”等,则用于介绍一些权威性的知识或观点,或从旁观者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等。多种人称的变换,使这篇演讲辞语调丰富亲切,易于为听众所接受。

选段在线:

1、是对前面四个阶段中国科技发展情况的总结。在分述之后进行概括,是科技类文章一个常见的特点。

2、因为在他看来,尽管21世纪中国仍然会面临许多困难,社会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但科技的发展只要有具备四个基本条件──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的支持──就可以了。20世纪只具备了前三者,科技就取得了这样可喜的成绩,而到了21世纪将四者皆备,因此,他对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的。

3、略

拓展延伸

1. C   2. D   3. B   4. A

试题详情

(一)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个感兴趣的活动,进行深入的思考,写一篇小论文。

1.作者把成立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派遣留学生看做三件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2.近五百多年来中国科技为什么会大大地落后于西方?试搜集有关资料,探究一下其中的深层原因。

试题详情

         技术前瞻:中国未来10年将有10大科技突破

   未来10年,我国科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群有哪些?科技部技术预测与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组经过为期一年多的努力,形成了《中国技术前瞻报告2003》,报告提出了未来10年我国最有可能的10大科学和技术突破,以及8项产业重大核心技术。

   2002年10月,科技部启动了信息、生物和新材料三个重点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预测研究,先后组织600多位来自科技、经济、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专家,经过两轮德尔菲调查,明确了未来10年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群,为我国科技政策、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规划的制定提供基础信息。

  报告指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网络体系、纳米级芯片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人类功能基因组学、医药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蛋白组学、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技术、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是未来10年我国最有可能的科学突破与技术突破。

   在信息领域,专家认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4G)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意义重大。第三代移动通信(3G),我国具有TD-SCDMA国际标准,研发水平与领先国家居同等水平。下一代移动通讯有望在未来5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下一代网络体系(NGN)对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及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未来10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能取得突破。其中网络安全技术、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技术、网络性能测量与安全测量技术备受专家的关注。纳米级芯片技术的发展,将使计算机在其核心技术领域产生新的革命。其中亚100纳米可重构SoC(系统芯片)创新开发平台与设计工具研究技术受到专家的高度重视。我国研发水平相对薄弱,应集中力量迎头赶上。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我国居世界领先水平,研发基础好,得到专家的普遍认可,突破的可能性较大。专家认为SoC技术的突破将带来集成电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中SoC设计平台与SIP重用技术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能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此外,OLED技术和数字传输、压缩、编解码技术等将带来音、视频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生物领域,专家认为,人类功能基因组学,我国具有较好的研发基础。该技术对高技术、国防都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充分利用我国已有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未来10年我国可能实现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跨越发展。生物信息学是伴随基因组研究而产生的,在我国起步较早,已在国内外著名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蛋白组学是世界上的热点新兴研究领域,我国蛋白质组研究也在迅速开展,研发基础较好,比先进国家落后5年左右。专家认为结合我国的基因组研究及其他有特色和优势的领域开展研究,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药物和疫苗生物技术如果实现突破,可能带来生物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随着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工业生物技术也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外,专家还认为农业生物技术特别是优质高产抗逆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的发展将推动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医药生物技术中的生物技术药物(包括疫苗)及制备技术受到专家关注,我国研发基础较好,在未来10年有可能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此外,部分专家认为中医药是我国的优势领域,突破的可能性较大,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技术包括优质、高产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抗逆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我国研发基础较好,技术与国外处于同等水平。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生物技术相关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取得的一批创新性成果,为我国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专家认为只要充分利用资源,加强自主创新,在未来10年有可能实现突破。

    在新材料领域,专家认为未来10年我国可能的科学突破和技术突破为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紧跟世界前沿,与领先国家居同等水平、研发基础较好。我国通过“国家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的实施,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已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果。因此,专家认为我国在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有可能实现突破。未来10年如果实现新型低成本高性能钢铁材料技术的突破,将满足建筑、基础设施、汽车、采掘和管道运输、航空航天等众多行业发展的需要,还带来资源、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该技术我国研发基础较好,对改造和提升我国传统产业尤为重要。此外,专家认为材料的制备和检测技术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比较重要。

    随着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速度的加快,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某些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报告中指出,未来10年,三个领域可能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核心技术是SoC技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和数字传输、压缩、编解码技术、药物和疫苗生物技术、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技术、优质高产抗逆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和材料的制备和检测技术。

    报告还对上述三个高新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作出了基本判断,专家指出,在三个重点高新技术领域,目前我国的研发基础较为薄弱,整体研发水平落后世界领先水平5年左右。今后10年,自主研发和联合开发并举是我国技术研发的主要形式。由于信息技术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地位相对重要,并且对经济的贡献更大,实现产业化的时间相对较早,专家建议优先发展,主要加强人员培养与引进、增加研发投入和加强官产研合作等。生物技术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健康、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重大问题,有着巨大潜力,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但目前我国生物技术的研发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化成本也较大,应予以加强。专家建议加强该领域的人员培养与引进、增加研发投入和完善基础研究。人类已进入材料革命的新时代,专家说新材料不容忽视,在该领域主要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人员培养与引进。 

试题详情

3、杨振宁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一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对祖国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身在海外,却时刻关注着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谈谈你如何向他学习。

试题详情

2、(2)(3)段是对21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展望。作者对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的,其依据是什么?

试题详情

4、文中有时使用第一人称,有时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试分别找出一些例子,体会这样变换人称的好处。

试题详情

3、从内容上来说,这篇演讲辞以时间为顺序,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简要概括每一阶段的特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