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7386  427394  427400  427404  427410  427412  427416  427422  427424  427430  427436  427440  427442  427446  427452  427454  427460  427464  427466  427470  427472  427476  427478  427480  427481  427482  427484  427485  427486  427488  427490  427494  427496  427500  427502  427506  427512  427514  427520  427524  427526  427530  427536  427542  427544  427550  427554  427556  427562  427566  427572  427580  447348 

8.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刘邦去赴鸿门宴,为什么“既来之,则走之”呢?请用课文中一成语回答。

   答:                             

试题详情

7.在项王即将来犯,形势万分危急之时,张良见了刘邦,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兵力悬殊,土气不同,“战”必败,“逃”必溃。

??B.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可以看出项伯这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确信项伯可以利用。

??C.张良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分析刘邦只要利用项伯和项羽的这层关系,必能获得效果,尤其是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和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将会解项羽来战之忧。

??D.张良才智过人,有未卜先知之明。

试题详情

6.明知“鸿门宴”杀机四伏,不是一次真正的宴会,善于应变的刘邦为何还要“赴宴”呢?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从宴前形势看,项强刘弱,刘邦必须“赴宴”。

??B.仗着和项伯有“婚姻”关系,项王讲感情,不会杀刘邦。

??C.项王一向自高自大,刘邦会见机行事,投项王之所好,以满足其虚荣心,躲过这一关。

??D.不去“谢项王”,会立即遭受全军覆灭之灾。

试题详情

5.下列对省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拜献(之于)大王足下????B.竖子不足与(之)谋

??C.沛公安在(军中)???????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谢)

试题详情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评价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贾谊是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文章以《过秦论》和《论积贮疏》最为著名。

??C.《鸿门宴》中“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句中“河”指黄河。“沛公居山东时”句中“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D.古人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列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老三,“叔”排在最后。“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是说项伯是项羽的三叔。

试题详情

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窃为大王不取也??????B.亚父者,范增也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试题详情

2.下列对各句加横线词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④沛公军霸上  ⑤范增数目项王  ⑥常以身翼蔽沛公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⑧吾得兄事之

??A.①⑤⑥/②③④⑧/⑦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

??C.①④⑤⑥/②③/⑦⑧      D.①④⑤⑥/②⑧/③⑦

试题详情

1.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则置车骑   置之坐上?????B.乃令张良留谢   则与斗卮酒。哙拜谢

C.樊哙从良坐  因击沛公于坐  ????D.距关,毋内诸侯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试题详情

26.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要求叙事有一定的起伏变化,能写出一定的波澜。

  ①出乎意料的一件事

  ②疙瘩是这样解开的

试题详情

25.下面这段话有3处毛病,请修改。6分

①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②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③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④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传统和特有的民族特色。⑤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改错:

序号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序号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序号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