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1536  171544  171550  171554  171560  171562  171566  171572  171574  171580  171586  171590  171592  171596  171602  171604  171610  171614  171616  171620  171622  171626  171628  171630  171631  171632  171634  171635  171636  171638  171640  171644  171646  171650  171652  171656  171662  171664  171670  171674  171676  171680  171686  171692  171694  171700  171704  171706  171712  171716  171722  171730  44709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

   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各种离子,它们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D.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

试题详情

3.X、Y是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试题详情

2.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

   A.无水硫酸铜、蔗糖         B.硅胶、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          D.生石灰、食盐

试题详情

1.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加高烟囱,减少烟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C.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试题详情

22、(8分)某校研究性学习课外环保小组对采集气体样品中所含污染气体CO的浓度进行测定,其方法与步骤如下:

①先使采集的气体样品2.00L缓缓通过含I2O5的加热管,发生反应:

CO  +  I2O5  →  CO2  +  I2

②将产生的I2升华,并由浓度为0.005mol•L―1的Na2S2O3溶液30.0mL完全吸收,此时发生反应:I2  +  S2O32―  →  I―  +  S4O62

③向②的溶液中加4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浓度为0.01mol•L―1的I2水滴定,耗去5.00mL的溶液恰好变色。

⑴操作③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由_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色。若在用I2水滴定操作读数时,滴定前仰视将会导致测得的CO浓度_________。(填“偏高” 、“偏低” 、“不影响” )

⑵步骤①中由CO与I2O5反应生成I2的物质的量是      mol。

⑶该气体样品中CO的浓度为       mg•L―1

试题详情

21、(12分)有A、B两种常见化合物组成混合物,其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其它物质均略去)。

 

根据以上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电子式:

A             ,D            

⑵写出混合物中加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加热后,若只得到一种固体化合物,则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大值为        (填数字)。

试题详情

20、(8分)某种含有少量氧化纳的过氧化钠试样(已知试样质量为1.560g、锥形瓶和水的质量为190.720g),利用下图装置测定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每隔相同时间读得电子天平的数据如表:

(1)   

 
 
读数次数
 
质量/g
 
锥形瓶+水
+试样
 
第1次
 
192. 214
 
第2次
192. 164
 
第3次
 
192. 028
 
第4次
 
192. 010
 
第5次
 
192. 010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计算过氧化钠质量分数时,必需的数据是          。不必做第6次读数的原因是               

(3)测定上述样品(1.560g)中质量分数的另一种方案,其操作流程如下:

 

①操作Ⅱ的名称是         

②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        

③在转移溶液时,如溶液转移不完全,则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试题详情

19、(10分)在用固体碳酸钠配制500mL 0.1mol/L碳酸钠溶液时,所用到的仪器除天平(含砝码)、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下述因素使配成的溶液浓度与指定配制浓度相比是:

①偏高   ②偏低  ③无影响

(1).称量时在托盘天平两边的托盘上放两张大小相同的白纸,然后称取所需碳酸钠固体,倒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_______。(填序号,下同)

(2).称量时当砝码总和为4g,游码在刻度尺上的读数为0.4g时,天平达到平衡,配制后发现砝码和药品放颠倒了_________。

(3).溶解碳酸钠时,因加水太多,致使洗涤时用水太少或被迫减少洗涤次数_____。

(4).溶解碳酸钠所用烧杯不洁净,附有酸性物质________。

(5).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______。

(6).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___________。

(7).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干燥即用来配溶液___________。

(8).若所称的碳酸钠中含十水碳酸钠________。

试题详情

18、(8分) 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3.1g的单质磷(P)在3.2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的热量。

⑴.通过计算确定反应产物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是    

其相应的质量为___          _。

⑵.已知单质磷的燃烧热为y kJ /mol,则1mol 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 的反应热△H = 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1mol 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 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试题详情

17、(6分)“绿色试剂”双氧水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如要消除采矿业废液中的氰化物(如KCN),化学方程式为:

KCN+H2O2+H2O=A+NH3

(1)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        。

(2)在标准状况下有0.448L氨气生成,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3)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        

(4)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