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0143  200151  200157  200161  200167  200169  200173  200179  200181  200187  200193  200197  200199  200203  200209  200211  200217  200221  200223  200227  200229  200233  200235  200237  200238  200239  200241  200242  200243  200245  200247  200251  200253  200257  200259  200263  200269  200271  200277  200281  200283  200287  200293  200299  200301  200307  200311  200313  200319  200323  200329  200337  447090 

3.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在任一时刻速度都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3)平均速度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断变化的,为粗略地表示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引入平均速度概念,其公式是v=.它虽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一样,但其物理意义不一样.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表示物体在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运动快慢,它不是由路程长短或时间多少来决定,即速度不变.而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则只能表示物体所经过的那段路程的大体快慢情况,而不能反映某一时刻的运动情况,选取的时间或路程不同,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因此求出的平均速度必须注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试题详情

2.速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计算公式:v=(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单位为m/s(SI),常用单位还有cm/s、km/h.

(4)速度的测量:

a.直接测量:利用仪表直接测量,如汽车速度表、雷达测速仪等;

b.间接测量:原理是v=,实验器材是刻度尺、秒表,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时间.

(5)速度的计算

a.要写出所依据的公式;

b.应该统一单位;

c.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时,既要代数值,又要代单位

(6)速度的单位换算:

   进行速度的单位换算时,应明确变换前后所用路程、时间的单位之间关系

  例:1m/s===3.6km/h

试题详情

1.上节复习

  概念检查,作业讲解.

试题详情

3.平均速度的计算;

试题详情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判断;

试题详情

1.速度的理解及其计算;

试题详情

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试题详情

2.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其判断方法;

试题详情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了解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试题详情

4.   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厘米/秒(cm/s)、千米/时(km/h)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