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4954  244962  244968  244972  244978  244980  244984  244990  244992  244998  245004  245008  245010  245014  245020  245022  245028  245032  245034  245038  245040  245044  245046  245048  245049  245050  245052  245053  245054  245056  245058  245062  245064  245068  245070  245074  245080  245082  245088  245092  245094  245098  245104  245110  245112  245118  245122  245124  245130  245134  245140  245148  447090 

5.关于我国各地区国士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B.东北地区: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

C.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一台田”模式

D.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3℃。

试题详情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2-4题。

2.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

带产业结构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3.三个地带比较(  )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

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C.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4.为了加强三个地带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发展类型是(  )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严重污染型

试题详情

1.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B.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C.为商业网点选址           D.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试题详情

(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称为“岁币”;

试题详情

(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

试题详情

25.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这里的“第二次”是指

    A.西学东渐                      B.《授时历》传到欧洲  

C.佛教传入中原                  D.中华文化泽被东西

试题详情

24.乾隆帝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当时的官司员视察西藏提出:“边氓(民)之气宜静不宜动,此等番民羁縻之足矣,招募垦田,患有不可胜言者。”对于清朝上述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A.对少数民族采取歧视政策     B.不重视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C.采用因地制宜的统治政策     D.在边疆地区推广农耕经济

试题详情

23.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