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6202  286210  286216  286220  286226  286228  286232  286238  286240  286246  286252  286256  286258  286262  286268  286270  286276  286280  286282  286286  286288  286292  286294  286296  286297  286298  286300  286301  286302  286304  286306  286310  286312  286316  286318  286322  286328  286330  286336  286340  286342  286346  286352  286358  286360  286366  286370  286372  286378  286382  286388  286396  447090 

41. 据《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那么“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试题详情

40.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明……………………………………………………………………(  )

 A.艺术创作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  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性

试题详情

39. 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我们高兴时,仿佛骄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也在点头;悲伤时,又觉得雨如泪,风如咽。“移情”的说法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A.意识是人脑机能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试题详情

38.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客观实在性………………………………………(   )

 ①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③都是由原子构成       ④都有一定的质量、体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37. 中国先秦思想家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荀子的观点属于……………………………(   )[

A.不可知论   B.主观主义  C.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试题详情

3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试题详情

35.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即世界观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世界观的总和就是哲学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

试题详情

33.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

①月亮绕地球转   ②新陈代谢    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

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⑧苹果落地    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     ⑩水往低处流

A.①②⑨    B.③④⑧    C.⑦⑧⑩    D.②④⑥⑦   34.鲁人身善织屦(用布或麻织成的鞋子),妻善织缟(白色的绢),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光脚走路);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   )

 A.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

 B.有良好的愿望再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C.劝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事物的发展方向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试题详情

32.“经学家看见《易》,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这一评述所体现的哲理是……………………………………(   )

A.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矛盾具有普遍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试题详情

3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   )[

A.不同的日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