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8536  308544  308550  308554  308560  308562  308566  308572  308574  308580  308586  308590  308592  308596  308602  308604  308610  308614  308616  308620  308622  308626  308628  308630  308631  308632  308634  308635  308636  308638  308640  308644  308646  308650  308652  308656  308662  308664  308670  308674  308676  308680  308686  308692  308694  308700  308704  308706  308712  308716  308722  308730  447090 

25.华西村是中国农村广袤大地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2005年经济生产总值300个亿,可用利润20个亿,有40多项“中国农村第一”的桂冠。

材料一:改革开放之初,华西村实行“集体承包”,将全村500多亩良田由30多名种田能手承包,富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提出搞“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从事个体,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华西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工资奖金多劳多得,但最多不超过3万元。二是按需分配,每个村民各项福利待遇加在一起一年至少2800元;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分红,实行公私合作制,集体控股,个人参股,享受分红,保证了广大农民在资产的不断增值中获得持续收入。

材料二:华西村党委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的先进理念和实际行动,诠释着党的先进性。党委坚持对党员干部实行党内测评、全民测评、一季一考、半年小评、全年总评等,坚持“以人为本,制度管人,人管制度”。华西村领导体制的总体组织构架是:党委领导制+村民自治制+现代企业制度,村党委在整个村级组织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对整个华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全面领导、总体负责。凡是重大项目,必须请专家反复论证,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从而使华西村在经济建设中从未出现重大决策失误。

(1)    结合材料一,说明华西村在经济创新之路上是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的。(6分)

(2)    结合材料二,说明华西村取得巨大成功的政治原因。(8分)

试题详情

24.下列与投资特点搭配正确的有  

①便捷的投资   ②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③稳健的投资

④规避风险的投资   a股票    b储蓄存款   c政府债券    d商业保险

A.①a.②d.③c.④b     B.①b.②a.③c.④d

C.①a.②c.③b.④d     D.①c.②b.③d.④a

卷Ⅱ 主观题(共52分)

试题详情

23.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这一严峻挑战。下列图示有助于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是:

 

  A.降低利率     企业投资     生产规模     商品供给

 

B.发展经济     就业岗位     居民收入     消费需求

 

C.增发国债     财政收入     政府投资     国内需求

 

D.降低关税     商品出口     国内需求     经济发展

试题详情

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汽车、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从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据此回答21-22题。

21.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这一规定,给我国汽车的供需带来的影响表现在

  A.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可能会上升  B.大排量汽车的供给量一定会减少

  C.小排量汽车的供给量可能会减少     D.小排量汽车的价格一定会上升

22.上述材料中“减税”和“补贴”的做法,目的在于

  ①加快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

②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

③支持节能环保汽车的推广和使用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网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2009年10月25日,德国《商报》发表题为《亚洲的起床号》的文章,文章认为,亚洲新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表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而非个人消费,对外部经济震荡缺乏抵抗力;中国应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为提高内需,中国须建立社会福利保险制度;当中国等东方国家听到“起床号”并将其国民经济从出口型转变为消费型时,将具有开启“亚洲世纪”的潜力。这篇文章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回答19-20题:

19.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必须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有关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正确的是

①积累和消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积累和消费比例是否合适,主要看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大幅度提高

③在生产发展基础上,积累和消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都应有所增长

④积累的最高限和最低限也就是消费的最低限和最高限,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应在两限之间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提高内需,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是面临的紧迫挑战,与之相关的核心是社会保险”。我国的社会保险

①以被保险人的需要为依据   ②由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 

③为社会成员提供必要物质帮助 ④坚持平等互利、自愿订立的原则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8.国际上有一条公认的“马特莱法则”。该法则告诉企业的经营者,不应该面面俱到,而应侧重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关键的项目,即关键的20%,再以20%带动80%,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马特莱法则”强调

A、重视科技投入,形成竞争优势 B、加强科学管理,以管理促效益

C、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D、遵守职业道德,开展正当竞争

试题详情

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下列企业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的是

①甲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②乙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进行有奖销售,最高奖励现金1万元

③丙企业通过捐建希望小学,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市场份额

④丁企业为了稳定市场份额,联合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达成价格协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