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8554  308562  308568  308572  308578  308580  308584  308590  308592  308598  308604  308608  308610  308614  308620  308622  308628  308632  308634  308638  308640  308644  308646  308648  308649  308650  308652  308653  308654  308656  308658  308662  308664  308668  308670  308674  308680  308682  308688  308692  308694  308698  308704  308710  308712  308718  308722  308724  308730  308734  308740  308748  447090 

在旅游淡季,不少航线的飞机票价格折扣低至2折,乘坐飞机出行成为不错的选择,于是许多人出行由乘火车改乘飞机。据此完成2-3题。

2.人们出行由乘火车改乘飞机,这是因为

①火车与飞机互为替代品 ②火车与飞机是互补商品 ③两种交通工具的功能相近,可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求 ④两种商品的结合共同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在旅游淡季,用打折的方法吸引乘客,主要利用了

A.供求影响价格           B.价格影响需求

C.价格调节生产           D.需求决定价格

试题详情

1.一年前,某商品价值为30单位白银,若今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白银升值了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购买该商品需支付的白银是

A.18.18 单位            B.18单位

C.22单位              D.18.5单位

试题详情

29.(12分)实验原理分析

[步骤一] 如下图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

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瓶口要露

出水面)。   

[步骤二] 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

口,并在装沙小瓶正上方的塑料纸上压一块小石头,使

塑料纸下凹。

[步骤三] 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

观察。

  (1)推测你会发现的现象,并有步骤的写下来。(2分)

  (2)这个实验模拟了什么现象?具体环节是什么?(3分)

  (3)对于沙子所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地质作用中的___   。(1分)

  (4)大自然中这种现象的重要意义是:使地球表面各纬度之

间发生了        的交换。(2分)

  (5)假如该实验模拟发生在黄土高原上地表水土流失景观的形成过程,添入字母完成下表。(3分)

 

  (6)这种景观的形成过程体现了自然界各要素具有___________的过程。(1分)

辽宁省锦州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试题详情

28.(13分)经济发展能源先行。人们把石油、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地命名为 "石油心脏地带",距油气来源较近的地区叫做“内需求月型地带”,距油气来源较远的地区叫做“外需求月型地带”。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各地区,位于图中“石油心脏地带”的是 _________。(3分)

A.中东 (主要是波斯湾沿岸国家)    B.拉美 (墨西哥、委内瑞拉等)  

C.北非 (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D.俄罗斯 

E.亚洲 (中国、印尼等)        F.北美 (美国、加拿大等) 

G.西欧 (英国、挪威等)

(2)“石油心脏地带”内的国家油气生产与消费的对比关系是       。(2分)

(3)美国国内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为什么还要将其列入“外需求月型地带”? (3分)

(4)我国虽然位于油气地缘经济格局的      地带内,但随着经济向前发展,国内油气供应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今后,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个矛盾? (5分)

试题详情

27.(13分)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
项目
A
B
人口(万人)
2239
3508
面积(平方公里)
27080
55375
耕地面积(千公顷)
989
2760
GDP(亿元)
16013
5276
城市化水平(%)
67.5
35.5
三次产业结构
2:47:51
26:44:30
每万人大学生数(人)
343
91
单位GDP能耗(千克标准煤/元)
0.26
0.54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     ;B区域     。(6分)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   选项代码)     ,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5分)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2分)

试题详情

26.(12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3分)

   (2)说出M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3分)

(3)A地区位于_________平原,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与图中B附近地区的土壤最容易出现___________问题。并简述其原因。(4分)

(4)写出图中EF段铁路线的名称、分布特点。(2分)

试题详情

25.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试题详情

24.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试题详情

23.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C.减轻耕地压力      D.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回答24-25题。

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试题详情

22.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