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9315  379323  379329  379333  379339  379341  379345  379351  379353  379359  379365  379369  379371  379375  379381  379383  379389  379393  379395  379399  379401  379405  379407  379409  379410  379411  379413  379414  379415  379417  379419  379423  379425  379429  379431  379435  379441  379443  379449  379453  379455  379459  379465  379471  379473  379479  379483  379485  379491  379495  379501  379509  447090 

1.增函数与减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x2时,都有  ,那么就说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

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x2时,都有  ,那么就说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

试题详情

2.考查的方向集中在抽象函数的奇偶性、已知奇偶性求参数的值或求给定的函数值、奇偶性与单调性结合等方面。

试题详情

1.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对奇偶性的考查以小题为主;

试题详情

内  容
要  求
A 
B 
C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 
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
  
√ 
  

试题详情

40.答案要点:(1)材料1反映了近年广东省各区域人均GDP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珠三角人均GDP增长明显,东西两翼和山区人均GDP增速较慢,而且与珠三角的差距持续扩大,说明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2分)

材料2反映了近年广东省不断加大对周边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其中2006年周边地区财政收支差额第一次超过了珠三角地区,增长速度远高于当地的GDP,说明广东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2分)

  (2)①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自发流向发达地区,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2分)②广东省市场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2分)③区域发展不平衡因素,造成了收入差距的鸿沟。(2分)

  (3)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分)②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等的作用,加强区域统筹,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2分)③ 在经济发展中加快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流动的市场机制,形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协作、帮扶、互助机制 。(2分) ④ 东西两翼和山区应发挥地区优势,加大自主开发力度。(2分)(该设问考生可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言之有理,均可得分,满分不超过(8分)。

试题详情

39.答案:(1)表1反映了近五年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有较大的下降,而企业和政府收入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均有所上升,特别是政府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上升较大。(3分)

表2反映了近五年我国投资、消费、出口对GDP的贡献率的变化。其中投资的贡献率不断下降但仍占最大比例,挣出口贡献率稳中有升,不足1/3,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基本稳定。但与发

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消费的贡献率所占比重严重偏低。说明我国投资、出口、消费的结构不协调,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3分)

(2)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是我国消费的贡献率严重偏低的原因之一,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的可持续发展。(3分)

(3)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2分)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分)

第二,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必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提高整体消费水平。(2分)

②控制投资过快增长。(1分)

③要调整鼓励出口的政策,控制净出口的规模。(1分)

④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2分)

试题详情

38.答案:(1)国家的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获得的收入,充足的财政收入能够保证国家职能的实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如果不足,会降低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不利于资源的有效调节,最终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2)对“千方百计尽可能增加财政收入”要具体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发展经济。分配政策也制约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影响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会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及财政作用的发挥。

因此,要合理安排国家、企业和个人收入比例关系。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

试题详情

37.答案:(1)按劳分配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能有效地防止两极分化,保证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公平的要求;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也体现了效率要求。由于人们的劳动能力、贡献的不同,也会导致一定的收入差距,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2)按生产要素分配可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能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体现了效率要求;但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投入者在收益分配过程中要遵守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原则,这又体现了公平要求。

(3)把两者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要先富帮后富,后富促先富,实现共富。把它们割裂开来是错误的。

试题详情

36.答案:(1)是偷税行为。

经营者会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为税收具有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

(2)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试题详情

35.答案:(1)①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促进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③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2)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长。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③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④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