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9341  379349  379355  379359  379365  379367  379371  379377  379379  379385  379391  379395  379397  379401  379407  379409  379415  379419  379421  379425  379427  379431  379433  379435  379436  379437  379439  379440  379441  379443  379445  379449  379451  379455  379457  379461  379467  379469  379475  379479  379481  379485  379491  379497  379499  379505  379509  379511  379517  379521  379527  379535  447090 

1、在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已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在这个伤兵身上,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整个被战争败坏了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在当时的德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品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意深刻。

试题详情

5、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试题详情

4、《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

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试题详情

3、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明确: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P56-57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试题详情

“我”被抬进木板后的手术室,在看到十字架印痕时,短短的一秒钟内,“我突然回忆起了这一切”,因为这是无可替代的印象。而更让“我”震撼、“惊骇万状”的,是看到了黑板上自己留下的笔迹!(“我认出了我的笔迹,这比照镜子还要清晰,还要令人不安,我不用再怀疑了,这是我自己的手迹!”)一切无可置疑,我就是在自己的学校就是在自己学习的教室,而黑板上留着三个月前,自己用七种字体写下的同一句话!

   教师命令学生学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以此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自己现在就是在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令他“惊骇万状”的事还没有完结,又一个悬念结束了:上了手术台,在打开包扎之后,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

   也就是说,四肢仅存一肢,一个八年级学生的战争结束了,一个八年级学生的英雄梦完结了。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再也不能摆出潇洒的模样,他“猛地仰面躺下”、“失声呼叫”,等待他的是对死亡与残废见惯不怪的医生的冷漠,高潮出现的同时,也就是结局。同时,“我”也认出了门房比尔格勒。

“我”真正地回到母校了。

2、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

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

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试题详情

在美术教室里,“我”开始疑心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学校,努力地回忆自己所见到的一切。“我”在学校里生活了八年,而上战场才三个月。根据我听到的叫喊,根据我看到的画像和胸像,我判断出自己是在故乡的一所文科中学。

   炮声轰鸣,大火在吞噬城市:“透过遮光窗帷,我看见了熊熊大火。黑色的窗帷外,夜空里红光和黑烟交织,就像添上新煤的炉子。我看见了:是的,城市在燃烧。”--在这样的时刻,“我”在想些什么呢?“我”的精神状态如何呢?

   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坚持认为炮声是“令人惬意”、“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他甚至还有点“壮烈”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然而,伤疼使他回到现实。这个年轻的伤兵不知道自己的伤势,疼痛让他大喊大叫。人物幼稚单纯的性格在这里展现出来。

   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想搞清的是两个问题:到底受了什么伤;现在是不是在自己的母校。他的回忆始终显得没有什么把握,这是因为他的伤重,发高烧,思维混乱,而环境昏乱错杂,他这样的小人物的生命简直无足轻重,没有人来关心他的苦痛。

试题详情

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开端。小说显示了以下信息:

   战争惨烈:城市成了一片火海;运送伤兵的汽车上有的人已经死了;这所战地医院是所学校;“我”受了重伤;“我”在迷糊中看到了学校的环境布置。

   此时的“我”是什么样的状态?“我在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疼。头疼,胳膊疼,腿疼,我的心脏也发狂似地乱跳”,因为注射了麻醉药,受了重伤的我并不知道自己的伤情。他从战场上被抬到这儿,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在这一部分,突出描写学校过道的陈设:墙上的一幅幅画像,人种脸谱,复制的凯撒等人的胸像,多哥的大幅风景画……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内容?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知道这是一所学校,可是美术教室成了什么样呢?“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十七岁的学生却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这种荒悖的结果正是作者想要展示的。

试题详情

1、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试题详情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试题详情

   见书下注释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