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7602  407610  407616  407620  407626  407628  407632  407638  407640  407646  407652  407656  407658  407662  407668  407670  407676  407680  407682  407686  407688  407692  407694  407696  407697  407698  407700  407701  407702  407704  407706  407710  407712  407716  407718  407722  407728  407730  407736  407740  407742  407746  407752  407758  407760  407766  407770  407772  407778  407782  407788  407796  447090 

1、类比法:本章概念抽象,不易理解,要注意通过实验和类比的方法掌握。如ф、△ф、△ф/△t的关系可与v、△v、△v/△t的关系类比。

试题详情

15.(2010·郑州调研)三聚氰胺(C3N6H6,如图所示)为白色晶体、

无味,形似蛋白粉,其N含量为66%左右,但其本身几乎

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之后,会出现蛋

白质含量高的假

象。婴幼儿长时间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严重时可导致患儿死亡。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婴幼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能否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出来?  。为什么?      

(2)婴幼儿摄入蛋白质后,会在体内通过  作用生成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的NH3,NH3在肝脏内很快被转化为无毒的  ,最终经肾脏排出体外。但是人体不能把三聚氰胺分解掉或转化为无毒的物质,是由于人体内       

(3)食品、药品调查小组为验证被三聚氰胺污染的食品的危害,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取健康且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若干只,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编号甲、乙。

第二步:甲组每天                            

乙组每天                                

第三步:                              

第四步:每天检测小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小鼠发病(死亡)的数目。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

解析:双缩脲试剂只能用于检测含有肽键的化合物,三聚氰胺没有肽键的结构。肝脏具有解毒的功能,但人体内没有分解或转化三聚氰胺为无毒物质的酶。验证被三聚氰胺污染的食品的危害,设计实验组,每天饲喂含三聚氰胺的食品,对照组每天饲喂不含三聚氰胺的食品。答题时要注意体现“单一变量”的词语的准确使用,例如使用“等量”、“相同”、“适宜”等词语,即控制无关变量。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是饲喂含三聚氰胺的相同食品的小鼠发病(死亡)率高于对照组。

答案:(1)不能 因为三聚氰胺分子中没有类似肽键的结构

(2)脱氨基 尿素 缺乏分解或转化该物质(三聚氰胺)的酶

(3)饲喂不含有被三聚氰胺污染的食品 饲喂含有被三聚氰胺污染的食品 在适宜并相同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

结果:乙组小鼠的发病(死亡)率高于甲组

结论:含有被三聚氰胺污染的食品可导致动物发病(死亡)

试题详情

14.质检人员在某牛奶企业质检过程中发现有如图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1)这种化合物叫   。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  。若它在小肠中被水解,则不可能产生  (填选项号)。

 

(2)若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每种各一个,重新合成新的物质,最多可形成  种。这是由于形成它的基本单位的  不同造成的。

(3)通过实验得知该化合物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溶液颜色呈  ,这是由于化合物中含有     (写结构式)的缘故。

(4)现有99个氨基酸(假设它们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在细胞的  (细胞器)中,通过  的方式形成了一条环状的多肽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  ,此环状的多肽链含氨基的数量至少是  个,含肽键  个。

解析:(1)该化合物含四个肽键,应为多肽,其单位为氨基酸,相关的R基依次为-CH3、-H、-CH3、-CH2-SH、-H(共3种)。该多肽水解后,不可能产生D所示的氨基酸。(2)由3种各一个氨基酸可最多形成3×2×1种多肽。(3)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均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紫色。(4)氨基酸在核糖体中缩合,99个氨基酸缩合为环肽可形成99个肽键,此环肽所含的氨基数量取决于R基中氨基数,若R基不含氨基,则环肽中也不含氨基。

答案:(1)多肽 氨基酸 D (2)6 排列次序

 

(3)紫色

(4)核糖体 脱水缩合 1782 0 99

试题详情

13.如图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功能关系,

其中D是RNA,C、E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是主要的遗

传物质,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真核生物体内的A物质有    种,

B物质在生物体内约有   种。

(2)合成C、D的A物质的不同点表现在         ,C物质和D物质在空间结构上的不同点表现在      ,C物质与D物质的关系是 。

(3)真核细胞内C存在的主要场所是  

(4)C与E相比特有的元素是  

(5)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图示中  表示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其种类繁多并具有重要的功能。请完成下面有关蛋白质分子  的概念图。

解析:由题意可判断A、B、C、D、E分别代表核苷酸、氨基酸、DNA、mRNA、蛋白质,所以A包括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共8种。组成C和D的核苷酸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它们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前者是脱氧核糖,后者是核糖)和碱基(前者含有胸腺嘧啶,后者含有尿嘧啶)不同。真核细胞内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化学元素组成是C、H、O、N、P,而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所以DNA特有的元素是P。

答案:(1)8 20

(2)五碳糖 碱基 C为独特的双螺旋结构,D一般为单链结构 C控制D的合成

(3)细胞核 (4)P

(5)E 结构通式:

根本原因:DNA分子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举例(从上往下):肌肉蛋白 血红蛋白 生长激素 酶(答案合理即可)

试题详情

12.(2009·广东高考改造)脂质不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 )

A.构成生物膜         B.调节生理代谢(

C.储存能量          D.携带遗传信息

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肪是生物体的主要储能物质,性激素能调节生物体的生理活动。核酸能携带遗传信息。

答案:D

试题详情

11.下面是一组鉴别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的实验,其中的数字分别代表     ( )

待检物质
试剂
颜色反应
蛋白质
双缩脲

脂肪

红色

斐林试剂
砖红色
DNA

蓝色

A.①葡萄糖、②苏丹Ⅲ、③紫色、④二苯胺

B.①蔗糖、②苏丹Ⅳ、③紫红色、④碘液

C.①还原糖、②苏丹Ⅳ、③蓝紫色、④硫酸铜

D.①果糖、②苏丹Ⅳ、③紫色、④二苯胺

解析:注意区别苏丹Ⅲ和苏丹Ⅳ的不同颜色反应和还原性糖的种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D(

试题详情

10.下列哪种物质组成中含有糖类物质                                ( )

A.RNA       B.脂肪     C.生长激素       D.胰岛素

解析:RNA中含有核糖。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每1分子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和1分子磷酸组成。

答案:A

试题详情

9.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  ( )

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②--腺苷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

解析:①处“A”表示腺苷;②中“A”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③中“A”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④中“A”代表腺嘌呤。

答案:D

试题详情

8.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

相邻肽链的二硫键。若该IgG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该IgG有

肽键数及形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 )

A.m个  (m-4)×18

B.(m+1)个  (m-4)×18

C.(m-1)个  (m-4)×18-6

D.(m-4)个  (m-4)×18+6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该IgG由4条多肽链组成,共含m个氨基酸,所以该IgG有肽键数为(m-4)个,此外形成该球蛋白时还同时形成了3个二硫键,相对分子质量因此减少了6,故形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m-4)×18+6。

答案:D

试题详情

7.如图表示细胞中的6类有机物的关系,图中①-⑥6类化合物的名称依次是  ( )

A.维生素、脂质、酶、蛋白质、激素、抗体

B.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抗体、酶

C.酶、蛋白质、激素、脂质、维生素、抗体

D.激素、脂质、维生素、蛋白质、抗体、酶

解析:有些维生素和激素属脂质类,有些激素及大多数酶属蛋白质;抗体的化学本质全为蛋白质。

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