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7916  407924  407930  407934  407940  407942  407946  407952  407954  407960  407966  407970  407972  407976  407982  407984  407990  407994  407996  408000  408002  408006  408008  408010  408011  408012  408014  408015  408016  408018  408020  408024  408026  408030  408032  408036  408042  408044  408050  408054  408056  408060  408066  408072  408074  408080  408084  408086  408092  408096  408102  408110  447090 

14.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球藻放在一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封状态。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9-10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0-5分钟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2)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             

(3)加入少量的NaHCO3溶液后,氧气产生量呈直线上升,这是因为        

            。这个结果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即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            

(4)加入NaHCO3溶液后,植物光合作用平均每分钟产生    摩尔的氧气。

试题详情

13.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季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时,为使作物增产,除满足矿质元素的需求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2)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应___________,以降低蔬菜的___________。

(3)向培养液中充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培养液中的矿质元素有一定配比,这些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2.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供应下,测得不同植物光合作用量值(环境CO2减少量),如图9-9所示。下列几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在该实验条件下,影响植物CO2吸收量

增加或减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

②   在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光合

作用产量高

③   小麦、玉米和高粱等农作物光合作用量

比野生草本的要高,这与人工选择的作用有关

④   阴生植物总是比阳生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低,因此,阴生植物总是比阳生植物生长得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1.在植物的种间竞争中,根竞争与枝竞争之间有相互作用。

为了区分根竞争和枝竞争的相对影响,设计了甲、乙两种植物的实验,如图9-8所示:

①单独生长②根和枝同时竞争③枝分开,根间竞争④根分开,枝间竞争

实验结果以单独生长的植物干重为100%,各试验结果中甲植物干重情况如下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图9-8
 
 

试题详情

10.图9-7为四种植物(Ⅰ、Ⅱ、Ⅲ、Ⅳ)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

A.Ⅰ       B.Ⅱ

C.Ⅲ       D.Ⅳ

图9-7
 
 

试题详情

9.科学家发现生长在高温、强光照和干旱环境中的植物气孔关闭,C4植物能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3植物则不能。

(1)取自热带不同生境下的甲、乙两种长势良好,状态相似的草本植物,已知甲是C4

植物,乙不知其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类型。请利用一个密闭大玻璃钟罩,完成初步判别乙植物是C3植物还是C4植物的实验:

原理:                                

方法:将植物甲和植物乙一同栽种于密闭钟罩下,给予           

           条件培养。连续若干天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

预期结果:①                               

    ②                               

对结果的分析:                            

(2)对于以上的分析,用显微镜从形态学方面加以进一步验证。

方法:制作乙植物的叶片过叶脉横切的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

结论:如果视野中看到                ,乙是C3植物;如果看到的是                   ,则乙是C4植物。

(3)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观察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淀粉粒在叶片内的位置有何不同,

用碘液对叶片染色后制成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只能看到绿色颗粒,却看不到淀粉粒,这一操作过程的错误是                             

试题详情

8.1930年著名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同位素C18O2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反应过程,实验如图9-7所示,图中容器内为小球藻悬液。

图9-7
 

(1)甲图中的A代表___________,它来源于___________。

(2)乙图中的B代表___________,它来源于___________。

(3)本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甲图中供给12mol C18O2,则能产生___________mol氧气。

试题详情

7.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的外膜与内膜,基粒和基质便释放出来,然后做下列实验:  

 

实验四:将除去基粒后的上述实验均处于光照下或不照光处理(即处理1和处理2),两者实验结果相同。

分析上述实验:  

(1)光反应的产物中有        。 (2)暗反应的场所是      

(3)光反应的场所是       。  (4)实验四证明了      

(5)上述实验证明,完成光合作用的基本单位是      

试题详情

5.图9-6是生态系统中由主要生产者所进行的某种活动,试据图回答:

(1)该生理活动的名称是    

(2)它主要是在叶肉细胞内被称为     的细胞器中进行的。

(3)图中字母A、B、C各自所代表的名称是A     B     C    

(4)需要消耗物质A和B的生理过程③的名称是

         

(5)图中编号①所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6)如果在该细胞器基质中的酶因某种原因而被破坏,

则这一生理活动过程的两个阶段中,最先受到影响的

阶段是     

(7)色素吸收的    能,在这一生理活动过程的     

   阶段,部分被转移到     中,转变为活跃的

化学能,再经过这一生理过程的     阶段,转变

       化学能。

图9-6
 
6.某植物体经10小时光照,测得有300mg的氧产生。 

请计算10小时内植物体积累葡萄糖的量。

试题详情

4.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

A.内膜上   B.基质中   C.片层膜上    D.各部位上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