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11293  411301  411307  411311  411317  411319  411323  411329  411331  411337  411343  411347  411349  411353  411359  411361  411367  411371  411373  411377  411379  411383  411385  411387  411388  411389  411391  411392  411393  411395  411397  411401  411403  411407  411409  411413  411419  411421  411427  411431  411433  411437  411443  411449  411451  411457  411461  411463  411469  411473  411479  411487  447090 

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

试题详情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实验,我们再一次证明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师:如何用数学式子把以上的结论表示出来?

   生:a∝F/m

   师:如何把以上式子写成等式?

生:需要引入比例常数k

a=kF/m

师:我们可以把上式再变形为F=kma.

选取合适的单位,上式可以,简化。前面已经学过,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其实,国际上牛顿这个单位是这样定义的:质量为1 kg的物体,获得1 m/s2的加速度时,受到的合外力为1 N,即1 N=1 kg·m/s2   .

可见,如果各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则k=1,F=ma

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师:牛顿第二定律不仅描述了F、m、a的数量关系,还描述了它们的方向关系,结合上节课实验的探究,它们的方向关系如何?

生:质量m是标量,没有方向.合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师:对,我们如何用语言把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出来呢?

生: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

师: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一致,我们说牛顿第二定律具有同向性。

[讨论与交流]

(多媒体演示课件)一个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某一时刻开始受到一个方向向右、大小为5 N的恒定外力作用,若物体质量为5 kg,求物体的加速度.若2 s后撤去外力,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物体2 s后的运动情况如何?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师:请同学们踊跃回答这个问题.

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a=F/m,代入数据可得a=lm/s2,2s后撤去外力,物体所受的力为零,所以加速度为零.由于物体此时已经有了一个速度,所以2 s以后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2s后物体不再受力,那么他说的对不对呢?

生:不对.因为此时物体仍然受到重力和水平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又是多少呢?

生:仍然是零,因为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零,牛顿第二定律中物体所受的力是物体所受的合力,而不是某一个力.

师:非常好.以后我们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即用物体所受的合力来进行处理.

[课堂训练]

讨论a和F合的关系,并判断下面哪些说法不对,为什么.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  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答案:ABCD

教师点评:牛顿第二定律是表示力的瞬时作用规律,描述的是力的瞬时作用效果是产生加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由该物体在这一时刻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来决定的.当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也要发生变化,F=ma对运动过程的每一瞬间成立,加速度与力是同一时刻的对应量,即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使再小的力也可以产生加速度,那么我们用一个较小的力来水平推桌子,为什么没有推动呢?这和牛顿第二定律是不是矛盾?

生:不矛盾,因为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力是合力.

师:如果物体受几个力共同作用,应该怎样求物体的加速度呢?

生:先求物体几个力的合力,再求合力产生的加速度.

师:好,我们看下面一个例题.  

多媒体展示例题

 (例1)一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向东的一个力F的值逐渐减小到零,又逐渐使其恢复到原值(方向不变),则…………………(   )

   A.物体始终向西运动     B.物体先向西运动后向东运动  

   C.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生l:物体向东的力逐渐减小,由于原来合力为零,当向东的力逐渐减小时,合力应该向西逐渐增大,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方向向西.当物体向东的力恢复到原值时,物体的合力再次为零,加速度减小.所以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应该先增大后减小.

生2: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速度也应该先增大后减小.

生3:这种说法不对,虽然加速度是有一个减小的过程,但在整个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速度的方向一致,所以速度应该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为零为止.

师:对.一定要注意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变化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致,速度就一直增大.

多媒体展示例题

(例2)某质量为1 000kg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试车,当达到72km/h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20s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 000 N,产生的加速度应为多大?(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生:物体在减速过程的初速度为72km/h=20 m/s,末速度为零,根据a=(v-vo)/t得物体的加速度为a=一1 m/s2,方向向后.物体受到的阻力f=ma=一l 000 N.当物体重新启动时牵引力为2 000N,所以此时的加速度为a2=(F+f)/m=1 m/s2,方向向车运动的方向.

师:根据以上的学习,同学们讨论总结一下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时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试题详情

3. 刘备抛妻    刘备这主或许是三国里的“老黑”,最黑的五件事有四件是与他有关的。    刘备对部下不错,史书记载他先后与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食则同桌,寝则同床”,简直有同性恋的倾向。带兵打仗的时候,却经常把老婆丢下不管,与吕布有天壤之别。

   刘备有一名言,“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刘备说这话时第一次丢了老婆。当时刘备把老婆托付给张飞,结果张飞喝醉了,就被吕布抢了城池。想来当时貂婵年方23,吕布的眼中或许还看不上甘、糜二夫人,所以吕布把二夫人据说是毫发无伤地还给了刘备。    第二次大家很熟悉了,就是刘备与曹操打仗,打输自个跑了。结果关羽及甘、糜二夫人都到了曹操的手下。据说关羽特正直,“朋友妻、不可欺”,曹操再怎么“成全”也没有对二嫂产生邪念。野史说关羽此时正在和貂婵火热。当时貂婵依然美貌,既然关羽继承了吕布的赤兔马,以他这样的旺盛精力和堂堂仪表估计是不会放过貂婵的。后来也许貂婵香销玉陨了,关羽耐不住寂寞,担心与二嫂日久生乱,所以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把二嫂毫发无伤地还给了刘备    第三次也很有名,就是长坂坡一战,刘备摔阿斗的那一次。赵云七进七出救出了甘夫人和阿斗,却没能救出阿斗的母亲糜夫人。刘备对自己的儿子摔了也不大心疼,对自己的老婆死了也不大在乎,一心只讨好部下,真可谓乱世之“英雄”。   4. 曹操借头    既然论 “英雄”,怎么会没有曹操呢?    曹操的故事很多。    如果要列“三国里最黑的二十件事”,曹操或许能包揽一半。装头风骗叔父,梦中杀侍卫,借刀杀弥衡,断发取民心,望梅止渴等等,都是其诡计多端的代表。其中以“曹操借头”最为经典。    那是在攻打袁术的时候,部队缺粮,粮官来请示曹操。曹操说,可以先用小碗分发,以应一时之急。粮官说,如果士兵抱怨的话,怎么办?曹操回答,我自有办法。果然晚上军营里怨声四起,“皆言丞相欺众”。    曹操于是偷偷地把粮官叫来,说要向他借件东西,稳定军心,希望粮官不要吝啬。粮官于是问,“丞相欲用何物?”曹操说要借他的头示众。粮官争辩,“我实无罪!”曹操说,我也知道你没有过错,但不杀你,部队就会造反;你死后,我会善带你的家属,你就放心地去吧。然后立刻斩首示众,贴出布告:粮官故意用小碗,盗窃军粮,已正军法。终于把军心稳了下来。    这就是所谓“英雄”?!   5.食人族猎户刘安    此君为了讨好素昧平生的空名在外的流浪诸侯,当然还是刘备,把他的妻子杀了给刘备吃。    中国史书上杀妻的有不少,最有名的当属“吴起杀妻求将”。吴起杀妻已经相当黑了,但出发点是为了避嫌,而刘安杀妻的动机实在值得怀疑。    要说真的崇拜刘备吧,象介子推一样割自己身上的肉给刘备吃嘛!当时虎背熊腰的关羽、张飞也不在场,刘备和书生孙乾两人的饭量会有多大?割个大腿够吃了吧(当然也是不对的),犯得着杀人吗?如书中所写,“一妇人杀于厨下,臂上肉已都割去”,可见刘备吃了只胳膊,剩下的估计是刘安自己享用的。    最有趣的是,刘备后来碰到了曹操,说起此事,“操乃令孙乾以金百两往赐之”。    真是“英雄惜英雄”,非常人所能理解的。

试题详情

2.压缩语段:

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给概念下定义等。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09年高考中,安徽卷18题(7分)、福建卷15题(3分)16题第一问(2分)、山东卷18题(4分)、浙江卷6题(4分)

典题1(09年湖北卷).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样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4分)

我喜欢的书名:《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和语言的简明,这种推荐词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考题。考生要善于根据书名推断出其主要内容,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进行推荐。

[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书名:《献给母亲的歌》

  理由:把祖国比喻为母亲,给母亲献歌,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答案示例二] 我喜欢的书名:《山河岁月欢乐颂》

理由:山河是祖国的代表,岁月是祖国的历程,欢乐颂是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典题2(09年安徽卷).下图有三个板块,请先用一句话对三个板块的内容作整体概括,再各用一句话作分别概括。(7分)

   整体概括(18字以内):                        

   分别概括(每句12字以内):①                      

   ②                                  

   ③                                  

[解析]图文转换几年没有考过了,尽管各地的模拟试题经常出现。但本题读图没有难度,只要对画面的三个板块上文字作概括,其实就是一个压缩题,只不过把文字放到一张图片上而已。

[答案]整体概括:我省多方面加强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

分别概括:①清查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②扩大农民工保险范围。③关心农民工子女教育。

典题3(09年福建卷).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心理咨询”下定义。(3分)

①心理咨询是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

②这种活动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只是和方法来妥善处理各种心理问题

③这种活动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来达到咨询目的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能力,“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充、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扩展语句,就是将几个词语或者短句,古理地扩充为一个比较长的语句或者语段。这里要求考生根据试题的限制或暗示,展开联想,添枝加叶。本道题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整合和变换句式的能力,既要求考生能够从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整合,为“心理咨询”下定义;同时,又要求考生利用一个长句对主体对象“心理咨询”进行下定义。作答时,考生需要从三个短句中选择一个句子来作为主体句,然后再抽取出其它两句中的必要信息,将其作为主体句的句子成分,最终形成一个句子长、成分多的长句。

试题详情

1.扩展语句:

随着考试改革,扩展语句出现了更为丰富的形式,有的只给出话题,或给出中心句,或给出象征性的情景,要求进行更具体丰富生动形象明白的扩展。本考点,呈隔年反复的态势出现,所占分值3-6分。09年高考中,全国卷1中的19题(5分)、湖北卷22题(4分)、福建卷15题(3分)、江西卷21题(5分)都涉及到扩展语段这一考题。

试题详情

32.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1
2
3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5
25
25
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X
8.7
8.7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

(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小明同学利用实验室中已有的8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的,试计算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实验中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试题详情

31.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请你根据丙烯酰胺(C3H5ON)的化学式计算后填写:

(1)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2)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0.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进行以下实验。下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

请根据上图中所示的信息,归纳出有关氨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氨气与水反应后所得氨水显_________性。

试题详情

29.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碱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小王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钙溶液。请你按小王同学的猜想,进行下列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填写写表:

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不反应可不写化学方程式)
可能
是氢
氧化
钙溶

方案Ⅰ:
用试管取约2mL该溶
液,向其中滴加几滴
____________溶液
_______________
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Ⅱ:(选用与方案Ⅰ
不同类别的其他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