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11352  411360  411366  411370  411376  411378  411382  411388  411390  411396  411402  411406  411408  411412  411418  411420  411426  411430  411432  411436  411438  411442  411444  411446  411447  411448  411450  411451  411452  411454  411456  411460  411462  411466  411468  411472  411478  411480  411486  411490  411492  411496  411502  411508  411510  411516  411520  411522  411528  411532  411538  411546  447090 

20.宋教仁案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                         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答案  B

解析  宋案本身就是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试题详情

19.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斗争中,一些地方的革命党人宣布“独立”,其“独立”的含义是(    )

A.建立民主共和的独立国家                     B.实行革命党人的武装割据

C.强调地方政府的自治权利                     D.反对专制黑暗的中央政府

答案  D

解析  这里的独立不是建立独立的国家政权。

试题详情

18.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梁启超已成为革命派                     B.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

C.配合蔡锷发动护国运动                   D.扩大立宪派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梁启超等立宪派从拥袁到反袁的态度变化,说明了问题。

试题详情

17.孙中山希望通过《临时约法》实现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但实际上没有发生效力,其关键原因在于(    )

A.立宪派和旧官僚的破坏  

B.《临时约法》颁布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已交出政权

C.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没有得到北方的支持

D.袁世凯控制了内阁的要害部门,革命党人只掌握了“冷衙门”

答案  D

解析  袁世凯及其亲信控制了实权。

试题详情

16.有人把“中华民国”(1912-1949年)分为:1912-1916年“帝国”、1916-1928年“战国”、1928-1949年“党国”三个阶段。这样划分的理由是                                             (    )

①袁世凯窃国至死都想称帝  ②新老军阀连年混战  ③孙中山过早病逝  ④国民党一党专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从帝国、战国、党国三个关键词思考。

试题详情

15.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    (    )

A.长袍马褂        B.西装        C.中山装     D.列宁装

答案  C

解析  从服装样式包含的寓意思考。

试题详情

14.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诺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是否符合时代潮流,决定了某项事业是否会取得成功。

试题详情

13.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

‘皇帝万岁万万岁’,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还是先前的把总。”这段描述揭示了                                                                         (    )

A.辛亥革命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积极主动地参加革命

B.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C.辛亥革命从城市向农村扩展,动摇了地主阶级统治基础

D.除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辛亥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答案  B

解析  农民阿Q对辛亥革命存在极大误解,这正好说明其群众基础太弱。

试题详情

12.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中重申保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其思想根源是                (    )

A.对列强帮助中国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抱有幻想 

B.不敢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

C.希望换取列强对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承认

D.愿与列强建立“邻谊之笃”和“提携亲爱”的关系

答案  A

解析  资产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对列强抱有幻想。

试题详情

11.武昌起义后出现“南北议和”的根源是                                              (    )

A.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破坏革命                  B.湖北军政府中混入了立宪派和旧官僚

C.帝国主义对革命派施加压力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答案  D

解析  南北议和是一种妥协行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