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6  374  380  384  390  392  396  402  404  410  416  420  422  426  432  434  440  444  446  450  452  456  458  460  461  462  464  465  466  468  470  474  476  480  482  486  492  494  500  504  506  510  516  522  524  530  534  536  542  546  552  560  447090 

(2)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请在乙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3)在闭合开关进行测量前,变阻器滑动触头P应移至         处.

试题详情

    2.作图题可先用2B铅笔作答,确认后,再用书写黑色字迹0.5毫米的签字笔描写清楚.

1l。(8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电阻丝电阻只有几欧: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其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试题详情

    1.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试题详情

10.为了观察晶体的原子排列,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用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成像(出于电子的物质波波长很短,能防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因此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高);(2)利用X射线或中子束得到晶体的衍射图样,进而分析出晶体的原子排列.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的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比原子尺寸小得多

B。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运动的速度应很小

C.要获得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样,x射线波长要远小于原子的尺寸

D.中子的物质波的波长可以与原子尺寸相当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

注意事项:

试题详情

9.如图甲所示,一根水平张紧的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Q’、P’、O、P、Q 质点, 相邻两质点间距离为1m,t=O时刻O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振动,并分别产生向左和向右传播的波,O质点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当0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时刻P点刚开始振动,则

  A.P’、P两点距离为半个波长,因此它们的振动步调始终相反

  B.当Q’点振动第一次达到负向最大位移时,0质点的运动路程为25cm

  C。当波在绳中传播时,波速为1m/S

  D.若O质点振动加快,波的传播速度不变

 

试题详情

8.甲、乙、丙三小球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甲、乙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甲、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水平面上的P点在丙的正下方,在同一时刻甲、乙、丙开始运动,甲以水平速度v0平抛,乙以水平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A.若甲、乙、丙三球同时相遇,则一定发生在P点

B.若甲、丙二球在空中相遇,此时乙球一定在P点

C.若只有甲、乙二球在水平面上相遇,此时丙球还未着地

D。无论初速度v0大小如何,甲、乙、丙三球一定会同时在P点相遇

 

试题详情

7.如图所示的导热气缸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迅速向下压活塞时气体的温度会骤然升高(设为甲过程).如果缓慢地向下压活塞时,里面的气体温度不变(设为乙过程).已知甲、乙两个过程中气体初态和末态的体积相同,不考虑活塞与气缸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乙过程中气体的内能不变

B.两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一样多

C.乙过程中气体的压强不变,甲过程中气体的压强不断增大

D.乙过程的末态气体压强比甲过程的末态气体压强小

 

试题详情

6。如图所示,回旋加速器是用来加速带电粒子使它获得很大动能的装置.其核心部分是两个D型金属盒,置于匀强磁场中,两盒分别与高频电源相连。则带电粒子加速所获得的最大动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加速的次数    B.加速电压的大小

  C。金属盒的半径    D。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

 

试题详情

5.根据下列哪组数据,可以计算月球与地球间距离

  A.月球的质量和地球的质量

  B.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周期

  C。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和地球的半径

  D.地球的半径、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试题详情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小颗粒内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B.从平衡位置开始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的引力将增大、斥力将减小

C.对大量事实的分析表明,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D.热量只能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