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945  2953  2959  2963  2969  2971  2975  2981  2983  2989  2995  2999  3001  3005  3011  3013  3019  3023  3025  3029  3031  3035  3037  3039  3040  3041  3043  3044  3045  3047  3049  3053  3055  3059  3061  3065  3071  3073  3079  3083  3085  3089  3095  3101  3103  3109  3113  3115  3121  3125  3131  3139  97155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听(dì)          防(tí)         酌(zhēn)

B.良(xùn)        诚(qián)       落(zhuì)

C.上(sù)         朴(chún)      婆(suō)

D.魁(wú)        呜(yàn)       歉(jiù)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B.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总要用吃粽子、划龙舟等方式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D.今年暑假,爸爸打算带我到小说“边城”中故事发生的圆形地——湘西茶垌镇去旅游。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B.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扬州漆器,用料讲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闻名遐迩。

C.朝鲜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D.国外大面积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2、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B.《观刈麦》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描写农民冒着酷暑割麦子的情景,并借一位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

C.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

D.《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1、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      ,思想      ,意志    

①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②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③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22、在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1)题目:听听________的声音 

(2)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在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染上了肺炎,生命垂危。她固执地认为窗外飘零的藤叶就是自己生命的昭示,当最后一片叶子掉落,就是她生命终结的时刻。老画家贝尔曼冒雨画出终生追求的杰作——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唤起了琼珊对生命的渴望。琼珊凭着这一片绿叶顽强地活了下来。

小小的一片绿叶,却蓬勃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其实,在你生命的某一个季节里,也会有这样一片绿叶: 一个微笑、一次鼓励、一张奖状……它是你生命之树常青的力量,是你向太阳出发的希望。请以“留住生命里的一片绿叶”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如果选择题目(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④字迹工整,书写清楚(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21、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文题一: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题目:推开                     的窗

文题二:认真地观察生活,体会其中的意义和乐趣,这就是“品味”。认真品味,你会发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别有风味……请以“品味”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3.书写优美,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