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4126  134134  134140  134144  134150  134152  134156  134162  134164  134170  134176  134180  134182  134186  134192  134194  134200  134204  134206  134210  134212  134216  134218  134220  134221  134222  134224  134225  134226  134228  134230  134234  134236  134240  134242  134246  134252  134254  134260  134264  134266  134270  134276  134282  134284  134290  134294  134296  134302  134306  134312  134320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萘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在预实验的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萘乙酸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烧杯、培养皿、量筒、NAA、蒸馏水等.
配制一系列具有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5份,编号1~5.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生理状态相同的枝条随机均分为5等份;
第二步:将5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1~5号NAA 溶液中;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每天对扦插的枝条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计算根的总长度(根的条数).
请回答相关问题:
(2)配制的NAA溶液浓度应依次为2ppm、3ppm、4ppm、5ppm、6ppm (浓度梯度差为1.0ppm).
(3)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NAA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根的生长情况(生根的数量或总长度),同时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变量.
(4)由预实验的结果可知NAA的生理作用特点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低浓度抑制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2可知,控制甲虫体色的A和a这对等位基因的关系是不完全显性.在种群Ⅰ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基因突变.该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Ⅰ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因此种群Ⅰ有(有/没有)进化.
(2)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基因交流.由此可知,种群Ⅰ和种群Ⅱ之间不存在地理(生殖)隔离,因此没有(有/没有)新物种诞生.
(3)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Ⅰ,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选择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翻译阶段.在此阶段中,作为模板的是(  )
A.DNA分子B.mRNA分子(信使RNA分子)
C.tRNA分子(转运RNA分子)D.氨基酸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关键是该实验证明了(  )
A.P元素只能用来标记DNA
B.侵染进入细菌的只是噬菌体的DNA
C.蛋白质分子中一般含有S元素
D.细菌中具有合成噬菌体蛋白质的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DNA储存遗传信息优于RNA和蛋白质,成为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原因是(  )
A.DNA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B.RNA和蛋白质不能储存信息
C.DNA比RNA和蛋白质的链能高,储存能量多
D.DNA双链结构稳定,更易于复制和自我修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蛋白质是由“蛋白质原”在高尔基体内转变而成.“蛋白质原”有86个氨基酸,1条肽链;蛋白质含51个氨基酸,两条肽链.由此推知(  )
A.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至少含有312个碱基
B.蛋白质原由核糖体直接转运到高尔基体中
C.一个该蛋白质分子的合成中最多有87个tRNA分子的参与
D.高尔基体中有催化肽键断裂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B.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一致
D.以上叙述均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马铃薯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病毒侵染后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培育脱毒和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请分析并回答.
(1)马铃薯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可将马铃薯茎尖接种在培养基中,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离体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完成组织培养过程,从而形成脱毒苗.此过程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为获得抗病毒的马铃薯植株,往往采用转基因技术,将病毒复制酶基因转移到马铃薯体内.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上述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马铃薯细胞使用了农杆菌转化法.该方法先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农杆菌Ti质粒的T-DNA上,然后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插入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导入农杆菌时,首先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这里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还要用Ca2+(CaCl2)处理土壤农杆菌,使之转变为感受态,然后将它们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以完成转化过程.该转基因马铃薯产生的配子中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分析有关基因表达的资料,回答问题.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1.
(1)基因1~8中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2.
(2)图1所示细胞中功能最为近似的是细胞A.
A.1与6 B.2与5  C.2与3  D.4与5
(3)判断图1中细胞功能近似程度的依据是表达的相同基因最多,差异表达的基因最少.
(4)图2中现欲研究基因1和基因7连接后形成的新基因的功能,导入质粒前,用限制酶切割的正确位置是B.

(5)如图3是表达新基因用的质粒的示意图,若要将新基因插入到质粒上的A(黑色部分)处,则切割基因时可用的限制酶是C.
A.HindⅢB.EcoRⅠC.EcoB       D.PstⅠ
(6)新基因与质粒重组后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概率很小,因此需进行筛选,才能确定受体细胞已含有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受精作用的实质是(  )
A.精子和卵子相互识别B.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
C.卵子和精子结合D.雌原核和雄原核的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