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703  711  717  721  727  729  733  739  741  747  753  757  759  763  769  771  777  781  783  787  789  793  795  797  798  799  801  802  803  805  807  811  813  817  819  823  829  831  837  841  843  847  853  859  861  867  871  873  879  883  889  897  3002 

2008――2009学年度

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系列专题五―― 选择题专题

1、(2007全国)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答案】C

2、(2007全国)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态Ⅱ时浓度不相等

【答案】C

3、(2007全国)已知:C(s)+CO2(g)2CO(g) △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答案】 A

4、(2007全国)0.1mol/LNaHCO3的溶液的pH最接近于

A.5.6  B.7.0  C.8.4   D.13.0                                          【答案】C

5、(2007北京)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 K、Cl、NO3、S2   ② K、Fe2、I、SO42  ③ Na、Cl、NO3、SO42

        ④Na、Ca2、Cl、HCO3 ⑤ K、Ba2、Cl、NO3

A.①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⑤       【答案】B

6、(2007北京)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

   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A

7、(2007北京)有 ① Na2CO3溶液  ② CH3COONa溶液  ③ 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 ③>②>①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答案】C

8、(2007上海)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纯碱溶液去油污  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答案】B

9、(2007上海)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    B  100mL 0.1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

C  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  D  两溶液中分别加人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

【答案】B

10、(2007上海)可用右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A  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    B  铜和浓硝酸制二氧化氮

C  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D  氧化钙和浓氨水制氨气       【答案】B  

【解析】A 、一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C、氢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也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1、(2007上海)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少量烧碱溶液    B  升高温度    C  加少量冰醋酸    D  加水   【答案】B D

12、(2007天津)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H + OH ;ΔH > 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人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人少量固体CH3COONa ,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答案】B

13(2007重庆) 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A  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  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  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  pH试纸显示白醋的pH值为2-3【答案】D

14(2007重庆) 用过量的H2SO4、NaOH、NH3?H2O  、NaCl等溶液,按所示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溶液①、②、③、④是(   )

A、①NaCl  ②NaOH  ③NH3?H2O  ④H2SO4   

B、①H2SO②NaOH  ③NH3?H2O  ④NaCl

C、①H2SO②NH3?H2O ③NaOH   ④NaCl   

D、①NaCl  ②NH3?H2O  ③NaOH   ④H2SO4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离子反应,首先①只可能有两种情况,因银离子能与硫酸、氯化钠、氢氧化钠、氨水都生成沉淀,因而应先让其与氯化钠沉淀,,在反应的第三步中,沉淀能继续与③反应,则该沉淀中可能有氢氧化铝,则②为氨水③为氢氧化钠④为硫酸。

15、(2007四川)10.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       B.45mL       C.30mL      D.15mL.                    【答案】 A

16、(2007四川)在25℃时将pH=11 的NaOH 溶液与pH=3 的CH3COOH溶掖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c (Na+)==c(CH3COO)+c(CH3COOH)        B.c(H+)==c(CH3COO)+c(OH)

C.c (Na+) > c (CH3COO)>c(OH)>c(H+)        D.c (CH3COO)>c(Na+)>c(H+)>c(OH)

【答案】 D

17、(2007四川)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O(g),发生反应:CO+H2O (g)    CO2 +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

A.0.5molCO+2molH2O(g)+1molCO2+1molH2     B.1molCO+1molH2O(g)+1molCO2+1molH2 .

C.0.5molCO+1.5molH2O(g)+0.4molCO2+0.4molH2  D.0.5molCO+1.5molH2O(g)+0.5molCO2+0.5molH2

【答案】B

18、(2007广东)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

A  酸碱指示剂    B  pH计    C  精密pH试纸    D  广泛pH试纸               【答案】B

19、(2007广东)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  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答案】C

20、(2007广东)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1.0mol/L 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

B  1.0mol/LNH4Cl溶液:c(NH4)=c(Cl)

C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c(CH3COO)>c(H)>c(OH)

D  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          【答案】 A D

21、(2007广东)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A.盐酸的浓度          B.铝条的表面积     C.溶液的温度    D.加少量Na2SO4  【答案】  D

22、(2007广东)下列有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B.铝不能与氯气反应

C.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      D.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答案】C

23、(2007广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                  B.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

C.广东正在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    D.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

【答案】  D

24、(2007海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答案】C

25、(2007海南)下列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A.氯化铵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饱和石灰水                 【答案】A

26、(2007宁夏)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7                        B.7 :1                          C.7 :8                         D.8 :7     【答案】B

27、(2007宁夏)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 ,与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

A.16.7%                       B.20.0%                         C.80.0%                         D.83.3%      【答案】A

28、(2007山东)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下列既能跟NaOH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反应的溶液中pH最大的是

A.Na2CO3溶液        B.NH4HCO3溶液   C.NaHCO3溶液      D.NaHSO4溶液          【答案】C

29、(2006全国)反应2A(g)+B(g)2C(g);△H>0。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

A  低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答案】C

30、(2006全国)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  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  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答案】 D

31、(2006全国)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C  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

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2Fe3++2Cl                            【答案】 D

32、(2006上海)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①FeCl2  ②H2SO4  ③NH4NO3  ④HCl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③④    D  全部                    【答案】 D

33、(2006上海)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  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  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答案】B                                                    

34、(2006上海)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

A  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B  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

C  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  pH=4的盐酸和pH=l0的氨水

【答案】B D

35、(2006北京)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B  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  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  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答案】 A

36、(2006北京)将aL 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L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

    B      C      D                           

【答案】C

37、(2006北京)某酸HX稀溶液和某碱YOH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大于7。下表中判断合理的是

编号

HX

YOH

溶液的体积关系

强酸

强碱

V(HX)=V(YOH)

强酸

强碱

V(HX)<V(YOH)

强酸

弱碱

V(HX)=V(YOH)

弱酸

强碱

V(HX)=V(YOH)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 D

38、(2006天津)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Cl)>c(NH4)>c(H)>c(OH)

B  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  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  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为pH大                  【答案】 D

39、(2006天津)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Z(g)+W(s):△H>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  平衡后加入X,X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B

40、(2006重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B  用镊子取出白磷并置于水中切割

C  把氯酸钾制氧气后的残渣倒入垃圾桶      D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再通氢气

【答案】B

41、(2006重庆).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2mol/L的①(NH4)2SO4、②NaNO3、③NH4HSO4、④NH4NO3、⑤Na2CO3、⑥CH3COONa溶液,它们的pH值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  ③①④②⑥⑤    B  ①③⑥④②⑤    C  ③②①⑥④⑤D  ⑤⑥②④①③

【答案】 A

42、(2006重庆)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  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  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  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答案】C

43、(2006四川)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  反应开始时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  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答案】C

44、(2006江苏)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

B  c(H)=1×1013mol?L1的溶液:Na、Ca2、SO42、CO32

C  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D  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                               【答案】 A

45、(2006广东)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  2mol?L1 H2SO4溶液   B  18mol?L1 H2SO4溶液   C 6mol?L1 KOH溶液   D 3mol?L1 HNO3溶液

【答案】 A

46、(2006广东)合成氧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

400℃、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点a的下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  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  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  其他条件不变,500℃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    【答案】 A D

试题详情

2009年广西梧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三次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4,第58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试题详情

华南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综合测试(三)

政治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都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76分)

试题详情

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系列专题四――书写化学方程式大赛

班级                 姓名             得分           

写出下列方程式或补充完全,并配平(注: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写化学方程式)。

1.               工业上制取氨气的方法:

2.             在放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的反应:

3.             一氧化氮遇到空气变成红棕色的气体:

4.             二氧化氮溶于水:

5.                NO2 +   O2 +   H2O ====         

6.                NO +    O2 +    H2O ====        

7.                P+   O2          

8.                P2O5+   H2O     H3PO4

9.                P+   Cl2(不足)          

10.            P+   Cl2(足量)          

11.         氨溶于水显碱性的原因:

12.         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13.         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14.         氨的催化氧化(或叫接触氧化):

15.         将NH4Cl晶体加热,在试管上端的试管壁上有白色固体附着,此过程发生的反应是:

  

16.         NH4HCO3 受热时的分解反应:

 

17.          (NH4)2SO4溶液和NH4NO3溶液,分别与NaOH溶液加热反应:(写离子方程式)

 

18.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  

19.         浓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是:

20.         铜和稀硝酸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21.         铜和浓硝酸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22.         木炭与浓硝酸的反应:

 

23.         氧化铁被CO还原:

24.         将NO2气体压缩加压,发现气体颜色变浅:

25.         写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CH3COOH:

②NH3 ?H2O:

③H3PO4

④Cu (OH)2

⑤Al(OH)3

⑥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

⑦NaHSO4在水中电离:

⑧NaHCO3

⑨明矾溶于水电离:

⑩CH3COO NH4

26.         写出下列盐发生的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H4NO3

②Fe2(SO4)3

③CH3COO Na:

④Na2S:

⑤NaAlO2

⑥AlCl3

27.         Na2CO3溶于水显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8.         明矾和FeCl3可用作净水剂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9.         配置FeCl3溶液时加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用文字说明):

 

30.         配置FeSO4溶液时加铁钉和少量硫酸(结合离子方程式,用文字说明):

 

31.         泡沫灭火器包含Al2(SO4) 3和NaHCO3溶液,使用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32.         AlCl3和NaHCO3溶液混合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3.         在NH4Cl溶液中加入镁条会产生气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4.         纯碱溶液中逐滴加盐酸至过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5.         镁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6.         实验室制取离子反应方程式:

37.         把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8.         把NaOH溶液逐滴滴入溶液中至过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9.         溶于NaOH溶液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0.         把过量的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1.         把通入过量的偏铝酸钠溶液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2.         把盐酸滴入偏铝酸钠溶液中至过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3.         氮气和镁反应 :

44.         过量的铁和不足的铁分别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过量:

铁不足:

45.         FeO溶于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

46.         Fe3O4溶于浓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47.         把放入盐酸中的离子方程式:

48.         实验室制取,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但沉淀马上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写出此过程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49.         溶液与氨水混合的离子方程式:

50.         拉曼光谱证实,溶液中不存在AlO2离子,却存在[Al(OH)4]离子,试写出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1.         写出下列的铝热反应:

①铝粉与氧化铁:

②铝粉与磁性氧化铁:

③铝粉与二氧化锰:

5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3.         Al(OH)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的原因(即Al(OH)3的电离方程式)是:

 

54.         把红热的铁丝伸到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生成    的烟,加水振荡后生成   色溶液:

 

55.         红热的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56.         往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黄色,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57.         将铁粉加入FeCl3溶液中,溶液变为浅绿色,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58.         将铜粉与氯化铁溶液混合,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59.         氯化铁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60.         将H2S通入氯化铁溶液中,有黄色固体析出,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61.         如何检验FeSO4溶液中的Fe2+部分被氧化?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62.         工业上制取金属铝、金属钠、金属镁、金属铁,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63.         写出铜―锌―稀硫酸所组成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原电池反应:

负极:                                   正极:

原电池反应:

64.         写出钢铁的析氢腐蚀所发生的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65.         写出钢铁的吸氧腐蚀所发生的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66.         以碱溶液为电解质的氢氧燃料电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和原电池反应:

负极:                                   正极:

原电池反应:

67.         以酸溶液为电解质的氢氧燃料电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和原电池反应:

负极:                                   正极:

原电池反应:

68.         以碱溶液为电解质的甲烷燃料电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和原电池反应:

负极:                                   正极:

原电池反应:

69.         有人设计铂和锌为电极材料,埋入人体内作某种心脏病人的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它依靠人体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O2、H+及锌进行工作,写出两极的反应式。

负极:                                    正极:

70.         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的电源常用微型Ag-Zn原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原电池反应为:Ag2O + Zn === ZnO + 2Ag,写出两极的反应式。

负极:                                    正极:

答案

班级                 姓名             得分           

写出下列方程式或补充完全,并配平(注: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写化学方程式)。

1、      工业上制取氨气的方法:N2 + 3H2  2NH3

71.   在放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的反应:N2 + O2        2NO

72.   一氧化氮遇到空气变成红棕色的气体:2NO + O2 ==== 2NO2

73.   4NO2 + O2 + 2H2O ==== 4HNO3

74.   4NO + 3O2 + 2H2O ==== 4HNO3

75.         4P+5O2 2P2O5

76.         P2O5+3H2O  2H3PO4

77.         2P+3Cl2(不足)  2PCl3

78.         2P+5Cl2(足量)  2PCl5

79.         氨溶于水显碱性的原因:NH3+H2O  NH3?H2O  NH4++OH

80.         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NH3?H2O  NH3↑+H2O

81.         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弄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NH3 + HCl == NH4Cl

82.   氨的催化氧化(或叫接触氧化):4NH3 + O2  4NO + 6H2O

83.   将NH4Cl晶体加热,在试管上端的试管壁上有白色固体附着,此过程发生的反应是: NH4Cl   NH3 ↑+ HCl↑        NH3 + HCl == NH4Cl   

84.   NH4HCO3 受热时的分解反应:NH4HCO3  NH3 + H2O + CO2

85.    (NH4)2SO4固体和NH4NO3固体,分别与NaOH加热反应: 

(NH4)2SO4 + 2NaOH  Na2SO4 + 2NH3↑+2H2

 NH4NO3 + NaOH  Na NO3 + NH3↑+H2O

86.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 2H2O↑   

87.   浓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是:4HNO3        2H2O + 4NO2↑ +O2

88.   铜和稀硝酸反应时,放出无色的气体,当接触空气后,气体变成了红棕色,请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反应: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2NO + O2 == 2NO2

89.   木炭与浓硝酸的反应:4HNO3 + C == 2H2O + 4NO2↑+ CO2

90.   将CO2通入水中,先有白色沉淀产生,随CO2的继续通入,白色沉淀消失,请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Ca2+ + 2OH- + CO2 == CaCO3 + H2O      CaCO3 + CO2 + H2O == Ca2+ + 2HCO3-

91.   氧化铁被CO还原:Fe2O3 + 3CO  2Fe + 3CO2

92.   工业上用黄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S2)来制取硫酸,主要的反应为:

4FeS2 + 11O2  2Fe2O3 + SO2   2SO2 + O2  2SO3  SO3 + H2O == H2SO4

93.   将NO2气体压缩加压,发现气体颜色变浅:2NO2(红棕色)N2O4(无色)

94.   写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CH3COOH: CH3COOH  H+ + CH3COO-

②NH3 ?H2O: NH3? H2O  NH4+ + OH-

③H3PO4:H3PO4  H+ + H2PO4    H2PO4   H+ + HPO42

         HPO42   H+ + PO43

④Mg(OH)2:Mg(OH)2  Mg2+ + 2OH

⑤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NaHSO4==Na+ + HSO4

⑥NaHSO4在水中电离:NaHSO4==Na+ + H+  + SO4

⑦明矾溶于水电离:KAl(SO43 :KAl(SO43 == K+ + Al3+ + SO42

95.   写出下列盐发生的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H4NO3: NH4+ + H2O  NH3?H2O + H+

②Na2S: S2- + H2O  HS- + OH-        HS- + H2O  H2S + OH-

③Fe2(SO4)3:Fe3+ + 3H2O  Fe(OH)3 + 3H+

96.   Na2CO3溶于水显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O32- + H2O  HCO3- + OH-       HCO3- + H2O  H2CO3 + OH-

97.   明矾和FeCl3可用作净水剂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Al3+ + 3H2O  Al(OH)3 + 3H+     Fe3+ + 3H2O  Fe(OH)3 + 3H+

98.   泡沫灭火器包含Al2(SO4) 3和NaHCO3溶液,使用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Al3+ + 3HCO3 == Al(OH)3↓ + 3CO2

99.   在NH4Cl溶液中加入镁条会产生气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NH4+ + H2O  NH3?H2O + H+       Mg + 2 H+ == Mg2+ + H2

或者是 

100.          纯碱溶液中逐滴加盐酸至过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O32- + H+ == HCO3-    HCO3- + H+  == H2O + CO2

101.      镁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2.      实验室制取离子反应方程式:

103.          把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04.          把NaOH溶液逐滴滴入溶液中至过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05.          溶于NaOH溶液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06.          把过量的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07.          把通入过量的偏铝酸钠溶液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08.          把盐酸滴入偏铝酸钠溶液中至过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09.          氮气和镁反应 :

110.          过量的铁和不足的铁分别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铁过量:

铁不足:

111.          在空气中加热FeO:

112.          把放入盐酸中的离子方程式:

113.          实验室制取,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但沉淀马上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写出此过程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114.          溶液与氨水混合的离子方程式:

   

115.          拉曼光谱证实,溶液中不存在AlO2-离子,却存在[Al(OH)4]离子,试写出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 + 4OH == [Al(OH)4]

116.          写出下列的铝热反应:

①铝粉与氧化铁:2Al + Fe2O3  Al2O3 + 2Fe

②铝粉与磁性氧化铁:8Al + 3Fe3O4  4Al2O3 + 9Fe

③铝粉与二氧化锰:3MnO2 + 4Al  2Al2O3 + 3Mn

117.          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118.          Al(OH)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的原因(Al(OH)3的电离方程式)是:

H2O + AlO2- + H+  Al(OH)3 Al3+ + 3OH-

119.          把红热的铁丝伸到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生成棕黄色的烟,加水振荡后生成黄色溶液:

2Fe + 3Cl2  2FeCl3

120.          红热的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3Fe + 4H2O  Fe3O4 + 4H2

121.          往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黄色,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2Fe2+ + Cl2 == 2Fe3+ + 2Cl-

122.          将铁粉加入FeCl3溶液中,溶液变为浅绿色,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3+ + Fe == 3 Fe2+

123.          将铜粉与氯化铁溶液混合,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2Fe3+ + Cu == 2 Fe2+ + Cu2+

124.          如何检验FeSO4溶液中的Fe2+部分被氧化?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 3SCN- == Fe(SCN)3

125.          工业上通常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和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铝和金属钠,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2O3  4Al + 3O2↑     2NaCl  2Na + Cl2

126.          写出铜―锌―稀硫酸所组成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原电池反应:

负极: Zn - 2e== Zn2

正极:2H + 2e == H2

原电池反应:Zn + 2H== Zn2 + H2

127.          写出钢铁的析氢腐蚀所发生的电极反应:

负极: Fe - 2e== Fe2

正极:2H + 2e == H2

128.          写出钢铁的吸氧腐蚀所发生的电极反应:

负极: 2Fe - 4e== 2Fe2

正极:2H2O + O2 + 4e == 4OH

129.          以碱溶液为电解质的氢氧燃料电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和原电池反应:

负极: 2H2 + 4OH- - 4e== 4H2O

正极:2H2O + O2 + 4e == 4OH

原电池反应:2H2 + O2 == 2H2O

130.          以酸溶液为电解质的氢氧燃料电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和原电池反应:

负极: 2H2 - 4e== 4H

正极:4H + O2 + 4e == 2H2O

原电池反应:2H2 + O2 == 2H2O

131.          以碱溶液为电解质的甲烷燃料电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和原电池反应:

负极: CH4 + 10OH- - 8e== CO32- + 7H2O

正极:4H2O + 2O2 + 8e == 8OH

原电池反应:CH4 + 2O2 + 2OH == 3H2O + CO32-

132.          近闻美国和日本正在研究用Na2SO3吸收法作为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新方法,第一步是用Na2SO3水溶液吸收SO2,第二步是加热吸收液,使之重新生成Na2SO3,同时得到高浓度SO2的水蒸气副产品,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       2NaHSO3 Na2SO3 + SO2↑ + H2O

133.      有人设计铂和锌为电极材料,埋入人体内作某种心脏病人的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它依靠人体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O2、H+及锌进行工作,写出两极的反应式。

负极:2Zn ? 4e == 2Zn2+   

正极:O2 + 2H2O + 4e== 4OH    4OH + 4H+ == H2O

134.      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的电源常用微型Ag-Zn原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原电池反应为:Ag2O + Zn === ZnO + 2Ag,写出两极的反应式。

负极:Zn ? 2e == Zn2+   

    正极:Ag2O + H2O + 2e == 2Ag + 2OH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

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系列专题三――实验专题

实验题每次考试都会出现,本学期一~四章有很多演示实验,复习时要加以重视,学生实验共有  6 个,要对他们进行认真专门复习。主要的热点有: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操作、误差分析及滴定分析方法的运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铜与硝酸反应实验的改进,铁与水反应,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等,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如下:

1、某学生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如下:⑴取一支碱式滴定管;⑵用蒸馏水洗净;⑶即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赶走尖嘴出的气泡;⑷记录液面刻度读数;⑸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⑹置于未经标准酸液润洗的洁净锥形瓶中;⑺加入适量蒸馏水;⑻加入酚酞试液2滴;⑼滴定时边滴边摇荡;⑽边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⑾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⑿记录液面刻度数;⒀根据滴定管的两次读数得出NaOH溶液体积为22mL。指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之处(用编号表示)                    

2.简答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盐酸的有关问题。

(1)盛放待测盐酸的锥形瓶下方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2)用酚酞作指试剂,滴定到达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是                  

(3)下列错误操作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标准液润洗就注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②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酸液前,尖嘴部分有气泡,取用过程中气泡消失。③滴定前,读碱液体积时视线低于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滴定后读碱液体积时,视线高于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④锥形瓶用待测酸液润洗两次。

 哪些错误操作会使盐酸浓度的测定值偏低?答:         

3、贵州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产品标准

GB5461

产品等级

一级

配  料

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

35±15 mg/kg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

              KIO3    KI+    H2SO4    K2SO4    I2    H2O

(2)某学生认为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50 mg/kg,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你的理由。                                                                      

(3)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 准确称取10.5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了Na2S2O3标准溶液10.00mL。

①判断c中滴定达到终点的依据是                       

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            mol。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                mg/kg。

 4 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3CuON2+3Cu+3H2O


试回答:(1)如果选用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CuO)、m(H2O)]时,请用下列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①    装置b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    仪器连接的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      ;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②列出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           

③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以下选择填空不限1个正确答案,均用字母编号填写)

(a)CuO未全部还原为Cu            (b)CuO受潮              (c)CuO中混有Cu

(2)如果仍采用上述仪器装置,其他方案可选用测定的物理量有  

    (a)m(Cu)和m(CuO)   (b)m(N2)和m(H2O)   (c)m(Cu)和m(H2O)    (d)m(NH3)和m(H2O)

思路分析:根据本题的意图是需要测定反应物氧化铜和生成物水的质量,从而利用氨和加热条件下的氧化铜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求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化铜的质量可直接从所取的药品称量中得知,测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时,应考虑制得的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对测量有干扰作用,应予以排除,反应后的气体中必然夹杂着未反应完的氨气,吸收水蒸气时也要考虑不能用浓硫酸作吸收剂,否则会同时吸入水蒸气和氨气,造成测量数据偏大。

(1)①NH4Cl和Ca(OH)2反应可生成NH3,经碱石灰干燥后(不能用浓H2SO4干燥),因为浓H2SO4要吸收NH3)把NH3通入a装置发生主体反应,将反应后生成的水蒸气用C吸收(不能用浓H2SO4吸收),因为还有未反应的NH3也可被浓H2SO4吸收,这样测量水的质量就偏大,多余的NH3用浓H2SO4吸收,同时也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第二个C装置中。

②2NH3+3CuO=N2+3Cu+3H2O(设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3(x+16)        3×18

       m(CuO)       m(H2O)   x=18 m(CuO)/ m(H2O)-16

或考虑计算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思路是:

n(CuO)=m(H2O)/18  M(CuO)=m(CuO)/n(H2O)=18m(CuO)/m(H2O)  M(Cu)=M(CuO)-16如果测量反应前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则可测出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从测得的氧化铜的质量可计算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Cu)=m(Cu)/n(CuO)=18m(Cu)/m(H2O)。

从测得的生成的水的质量,也可计算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Cu)=m(Cu)/n(H2O)=18m(Cu)/m(H2O)。

③要使测定结果偏大,则m(H2O)m要偏小,其中(a)导致m(H2O)偏小  (b)导致m(H2O)偏大   (c)相当于m(H2O)偏小。故选a、c。

(2)由于气体的质量难于测量,也难于收集,所以(b)(d)是不可选用的。

答案:(1)①b c a c d  吸收未反应的氨   防止空气中水分进入   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  ②    ③a、c    (2)a、c

5、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右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   、氢气     ,a中反应方程式为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人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         (“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               离子。

【答案】(1)a、b  (2)干燥气体  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3)不会  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氢两种气体     (4)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4NH3十5O24NO+6H2O      (6)NH4  NO3
6、某兴趣小组设计出下图所示装置来完成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    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试管c,其目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d中加适量的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再由a向c中加入2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                   。 

(3)    下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一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

                                 ,理由是                  。.                                 

方案

反应物

Cu、 浓HNO3

Cu、稀HNO3

Cu  、O2、稀HNO3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Cu+4HNO3(浓)=Cu(NO32   +2H2O+2NO2

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        (3)丙  耗酸量少,无污染

7.喷泉是一种常见的实验现象(如图),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图Ⅰ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填编号字母)      

 A.HCl 和H2o  B.C1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图Ⅱ所示的装置。 在图Ⅱ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填编号字母)         

A. CaCO3和稀H2SO4         B.NH4HCO3与稀HCl

 C.Zn与稀HCl               D.Al与浓HNO3

(3)比较图Ⅰ和图Ⅱ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二者的不同点在于                                     

(4)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       (填“图Ⅰ”或“图Ⅱ”)装置的原理相似。

 

8、(18分)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E中的现象是                                                   

(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滤液→FeCl3溶液→FeCl3?6H2O晶体,①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                                      

②步骤II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              

③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           

【答案】(1)3Fe+4H2O(g)Fe3O4+4H2  (2)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
(3)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4)①将Fe2氧化成Fe3;②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9、(11分)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处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mol/L硫酸、2mol/L硝酸、2mol/LNaOH溶液、20%KSCN溶液。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元素;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元素;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2)设计实验方案  :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

(3)实验过程  :根据(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提示】Ⅰ.在答题卡上按以下方式作答,注意前后内容对应; Ⅱ.注意文字简洁。

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答案】(1)Cu;Fe(顺序可交换)
(3)①  用药匙取少许样品,加入试管A中,再用滴管取过量NaOH溶液并滴加到试管A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剩余固体备用  样品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②  往试管A的剩余固体中加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剩余固体备用  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可能含铁
③  往试管B中加入少许稀硝酸,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先变黄色,加KSCN后显血红色,结合②可知,一定含铁
④  往②剩余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NaOH溶液  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并很快变成红棕色,溶液显蓝色,加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产生,一定含铜。

试题详情

大市统考选择题精选(2)

试题详情

   大市统考选择题精选(1)

1、(09.1盐城一调)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A                 B                     C                       D

2、(09.1盐城一调)“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表明徽商

A.注重扩大对外贸易                     B.注重扩大商业资本

C.注重谋取政治地位                     D.注重扩大经营范围

3、(09.1盐城一调)小说是社会的缩影。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有①封建礼教遭到猛烈抨击  ②近代文学发生重大变化 ③先进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民主  ④初步认识到劳工的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4、(09.1盐城一调)从下列表格中,你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

年  代

阵亡人数

1937

125130

1938

249213

1941

144951

1942

87719

A.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5、(09.1盐城一调)右图提w ww.k s5u.c om供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政府

A.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B.进行国营企业改革

C.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发展中外合资企业

6、(09.1盐城一调)下列有关w ww.ks 5u.co m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借鉴了近代西方的代议制           B.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C.是直接民主制的一种形式           D.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最主要方式

7、(09.1盐城一调)《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B.天主教徒应该忠实于信仰

    C.赞同教会建造教堂                 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8、(09.1盐城一调)“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包括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意大利           D.英国

9、(09.1盐城一调)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西方引发了一股“马克思热”,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有关理论。这一现象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

A.必须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克服

C.必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大力提高经济的国有化程度

10、(09.1盐城一调)2008年,美国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初曾建议西欧盟国出手相助,但西欧盟国反应冷淡。美国有人因此指责西欧盟国忘恩负义,他们最主要的依据是

A.二战中美国帮助西欧盟国打败法西斯  B.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以遏制苏联

C.美国建立北约以保证西欧安全       D.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以复兴欧洲经济

11、(09.1盐城一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下列各项与此无关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C.世界银行的运行                D.亚太经合组织的问世

12、(09.1盐城一调)北京奥运会通过电视的多路传播和卫星传播,使全球亿万观众收看了开幕式,成为奥运史上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开幕式。电视开始实现全球性传播是在

A.20世纪五六十年代          B.20世纪七八十年代 

C.20世纪九十年代            D.21世纪初

13、(09.1扬州期末调研)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性错误的一项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黄帝》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谈谈清雍正帝与军机处的设置》

14(09.1扬州期末调研)、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15.(09.1扬州期末调研)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09.1扬州期末调研)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思想观念不同    B.经济活动方式不同     C.地域位置差别    D.人口数量不同

17、(09.1扬州期末调研)达尔文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是指它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B.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

C.激发中国人民的斗争热情               D.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18、(09.1扬州期末调研)千龙网2006年8月24日发表题为《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美女标准变迁》的文章,介绍了20世纪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其中1900-1909年间人们的标准是“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其原因包括①中西交流加强,中西文化的融合 ②戊戌变法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③五四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④留学生大量增加,中西文化的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09.1扬州期末调研)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20、(09.1扬州期末调研)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A.④①②③        B.④②③①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21、(09.1扬州期末调研)“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

A.法国――德国      B.德国――日本      C.日本――英国      D.英国――美国

22(09.1扬州期末调研)19世纪ww w.ks 5u.c om末20世纪初,导致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因素不包括

A.内燃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火车的发明       D.化学工业的建立

23、(09.1扬州期末调研)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ww w.k s5u.c om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

24、(09.1扬州期末调研)“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政治就是与魔鬼结盟,但立宪政治中与魔鬼结盟则是化敌为友,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又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由此看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与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25、(09.1扬州期末调研)下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②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成分占有较大比重③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09.1扬州期末调研)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

  A.相同的心理素质   B.共同的文化传统    C.相同的经济基础    D.共同的生活习俗

27、(09.1扬州期末调研)2008年9月27日16:43,翟志刚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太空出舱,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

  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28、(09.1扬州期末调研)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下列布尔什维克党颁布的措施最符合当时人民愿望的

A.《和平法令》                       B.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

C.《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

29、(09.1扬州期末调研)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长期性解决失业引起的问题的主要措施

A.举办公共工程                 B.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

C.保护劳工权利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30、(09.1扬州期末调研)右图为联合国总部矗立的雕塑――《铸剑为犁》的照片,它所反映的世界主题是

A.反帝、反霸               B.和平与发展

C.反饥饿、反浪费             D.共同劳动、共同创造

31、(09.1扬州期末调研)学习经济史经常要求从数据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下列关于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特征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1990―1993 年各种类型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单位:100 亿美元)

 

1990

1991

1992

1993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世  界

342

343

353

355

376

378

375

370

工业发达国家

245

257

250

259

265

270

256

253

72%

75%

71%

73%

70%

71%

68%

68%

发展中国家

97

86

103

96

111

108

119

117

28%

25%

29%

27%

30%

29%

32%

32%

A.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形成                  B.世界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

C.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无足轻重        D.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32、(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33、(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陆游ww w.ks 5u.c om《杂赋》诗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从这句诗中,我们能获得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A、作为乡村集市的草市出现于宋代      B、宋代的草市已具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宋代的草市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      D、陆游所说的草市位于东京汴河两岸

34.(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以下图片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5.(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36.(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孟德斯ww w.ks 5u.c om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

37.(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在一堂关ww w.ks 5u.c om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接近体制因素的表述是(  )

A、雅典的五百人会议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   B、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

C、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D、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

38(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文中所要保全的国土是(能 )

A、香港    B、台湾    C、东北    D、南京

39(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19世纪60年代,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70年代,该厂有了较大发展,80年代因受外商排挤而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发昌机器厂的兴衰说明了

A近代民族工业只在19世纪获得发展空间  B中外合资才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C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昙花一现

D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直接威胁民族工业的生存

40、(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

41.(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某同学ww w.ks 5u.c om在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展中,呈现了如下一幅地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其研究成果的主题围绕着

 

 

 

 

 

 

 

 

 

 

 

 

 

 

A.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就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日  D.解放区的发展和扩大

42、(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读下ww w.ks 5u.c om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是推动中美关系趋于解冻的因素之一     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政策

43、(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2008年11月,大陆的陈云林和台湾的江丙坤分别代表两岸签署协议,促进了两岸大三通时代的到来。其中江丙坤所代表的民间团体是

  A、海峡交流基金会  B、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和平理事会

44、(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5、(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布罗代尔写道:“英国农村被纳入市场网络之中,直到19世纪初为止,它成功养活城市与工业居民点……英国农村形成国内市场的主体,而国内市场是正在起步的英国工业首先与天然的销售场所。”以下阐释与布罗代尔的这一历史叙述不吻合的是

  A、英国工业化的天然市场只是在英国农村

B、圈地运动的进行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C、农业的发展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D、农业经济的市场化是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条件

46、(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作为德国传统工业区的鲁尔区,其二战前的产业结构如图一,20世纪60年代,德国政府着手开展该区经济结构转型工作,经过调整,出现了如图二所示的状况。

    

从经济运行机制来看,鲁尔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状况有力地说明了

  A、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工业已经呈现淘汰局面

  B、政府在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C.第三产业在资本主义国家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

  D、德国实现高福利政策,改变了产业结构

47、(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 

B、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

  C、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关贸总协定  D、雅尔塔体制、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48、(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无壁垒的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49、(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2005年4月19日晚7时许,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大楼呼应 “物理照亮世界”的活动,点亮灯光,凸现“”纪念某一理论发表一百周年。该理论的历史意义在于①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②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 ③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致命地直刺封建神创说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0、(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下图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它所体现出的社会变化不包括

A.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B.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C.互联网替代了其它信息传媒    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01-05)______(06-10)______(11-15)­______

(16-20)______(21-25)______(26-30)______

(31-35)______(36-40)______(41-45)______

(46-50)______。

 

 

桃州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

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系列专题二――推断专题

推断题是每次考试都要考的题型,本学期推断题主要考查《氮族元素》和《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有时也要考电离平衡中盐类水解(尤其是双水解)的知识。热点考查的反应有:

1、NH3      NO     NO2       HNO3       NO2      NO

2、Mg+CO2

          Fe2O3(Fe3O4)                          NaOH

3、Al +    NaOH(aq)        Al(OH)3或Al2O+           Al3++AlO2    电解Al2O3

          H+                                    H+

      Cl2

4、Fe  +                      FeCl2          FeCl3   Fe(OH)2       Fe(OH)3

           HCl

5、Al3+  +(CO32或HCO3等)     AlO2+ CO2(HCl等)

推断题一般有三大类:元素推断、框图推断、离子推断

一、元素推断

1.(14分)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Z和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Z3W4具有磁性。U的单质在W2中燃烧可生成UW和UW2两种气体。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UW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V的单质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XW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Z3W4中Z的化合价为:         

⑵.写出X的单质在UW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⑶.U、V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空间构型分别为:                      

⑷.YW2气体通人BaCl2和HNO3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VW,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VW和YW2还原性较强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分)已知X、Y、Z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

(1)X是          ,Y是          ,Z是         

(2)由Y和Z组成,且Y和Z的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3)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_和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该盐溶液显          性(填酸或碱),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二、框图推断

3、.( 15 分) 下图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其中,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A 可使品红溶液褪色,D是是红棕色固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G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

(2)在反应⑦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

(4)反应④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化合物D 与KNO3、KOH 共融,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 (高铁酸钾).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__。

4.(13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b.甲分子中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有18个电子。

(1)X的电子式是                                  

(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

①     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

的仪器装置简图。

②     试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     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磷在Z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

其中一种产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子结构,丁的化学式是               

5、(15分)以下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可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反应:

其中,氧化物(Ⅰ)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Ⅱ)、(Ⅲ)、(Ⅳ)在反应条件下都是气体。

(1)氧化物(Ⅰ)的化学式是         

氧化物(Ⅱ)的化学式是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6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1)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2)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   

(3)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                          

7、 物质A―F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均是高温下进行,(必要时要用催化剂)A是常见金属单质,B是最常见溶剂,E分子与N2电子数相同。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B作为还原剂的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F作为氧化剂的方程式___________

8.(15分)已知A为常见金属,X、Y为常见非金属,X、E、F、G常温下为气体,C为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极易分解,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较广(如被用作某些电池的电解质)。现用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注意:其中有些反应的条件及部分生成物被略去)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反应④为A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生成单质Y和A的氧化物,其反应方程式为

                                                               

(2)从D溶液制备D的无水晶体的“操作a”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5)原电池反应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9、下图表示A~H八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H为红褐色沉淀。

(1)根据图示可知:A是          

B是           (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F转化为H的离子方程

                               

(3)写出A+C      E+D的化学

方程式                       

 

10、某些金属氧化物跟熔融烧碱反应可生成盐。根据以下化学反应框图填空:

 

 

 

 

 

 

 

(1)单质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E生成G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I中所含金属离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C       E + F若改用浓酸,则不能选用的浓酸是(写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下图所示:

  

 

 

 

已知A、D、E、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B、C是氧化物,且B的式量是232。请填空: ⑴A是    ,E是    。(填化学式)

 ⑵D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C电解时,每生成1 molA,同时生成    mol E。

12、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其中A是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甲、乙、丙为化合物,其中甲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乙是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它们之间存在下图所示转化关系,由此可推知:

(1)(2分)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____________;

(2)(2分)乙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3)(3分)写出甲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_____________;

(4)(3分)已知D能与烧碱溶液反应,写出D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__ ;

(5)(3分)元素D的某种化合物常用于净水,其俗名是           ,化学式是           。能净水的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三、离子推断

17、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  K一定存在     B  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  Cl可能存在    D  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18、(15分)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

阳离子

Na+   Mg2+   Al3+   Ba2+

阴离子

OH   Cl   CO2-3    SO2-4    HSO-4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③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

④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⑤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据此推断它们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19、(15分)现有五种离子化合物A、B、C、D和E,都是由下表中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Ag            Ba2+              Al3+

阴离子

OH            Cl            SO42-  

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a.B和D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b.A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B,且A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C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D,且C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E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阴离子反应可生成B;

e.A溶液与适量E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再加过量E溶液,沉淀是减少,但不消失。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填空:

⑴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A       , C         ,D      , E      

⑵A溶液与过量E溶液反应后,最终得到的沉淀的化学式是     

20、(10分)

A、B、C、D是四种可溶的化合物,分别由阳离子K+、Ba2+、Al3+、Fe3+和阴离子OH

CO、NO、SO两两组合而成,它们的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A与B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再加过量A,沉淀量减少,但不会完全消失。

       C与D反应生成有色沉淀。

       B与C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           ,B:           ,C:           ,D:          

试题详情

选择题选粹(2)

1.(08.9南京市质量检测)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

   C.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       D.鼓励法官忠于职守

2.(08.9南京市质量检测)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右图是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08.9南京市质量检测)为迎接建国60周年国庆,某摄制组要拍摄中共中央所在地的纪录片,他们在农村的最后一站应选在

    A.井冈山         B.西柏坡           C.瑞金            D.延安

4.(08.9南京市质量检测)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电报中说:“总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

    A.英国          B.苏联         C.日本       D.德国

5.(08.9南京市质量检测)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

 A.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                 B.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6.(08.9南京市质量检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十四大的相同点有 ①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②都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③都影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④都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7.(08.11苏州期中)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A.提倡一夫一妻  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8.(08.11苏州期中)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注: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揭阳、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C.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9.(08.11苏州期中)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①洪秀全在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②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中英《南京条约》③侵华日军代表在南京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0.(08.11苏州期中)为中国近代政治变革制造历史依据的著作是

 

   

 A.       B.          C.           D.

11. (08.11苏州期中)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12.(08.11苏州期中)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它反映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它反映了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取得了很大成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 (08.11苏州期中)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元老院    D,陪审法庭

14. (08.11苏州期中)新华网快讯: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 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自二世的邀请前往自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D.首相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15.(08.11苏州期中)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小,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是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再次走向高潮的开端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16.(08.11扬州期中)郡县制和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

A.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              B.直接接受中央政府的命令和监督

C.具有行政、军事和监察职能            D.郡县长官由天子任免而非世袭

17、(08.11扬州期中)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08.11扬州期中)下列关于五四运动评价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是一场推动民主和科学进一步传播的文化运动③是一场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  ④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A.①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9、(08.11扬州期中)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颁布《临时约法》  ③领导北伐战争  ④提出“新三民主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④

20、(08.11扬州期中)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国民政府的上述宣言发表于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不久?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1、(08.11扬州期中)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 ②朝核六方会谈  ③上海合作组织 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④

22、(08.11扬州期中)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B.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C.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权力机构    D.德意志皇帝决定对外政策

23、(08.11扬州期中)以下观点中,不符合《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是

A.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B.阶级斗争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D.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的政党

24、(08.11扬州期中)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下列体现这一声音的重大历史事件有①1945年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②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③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④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④

25、(08.11扬州期中)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26、(08.11扬州期中)以下各项最能说明中国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27、(08.11扬州期中)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

28、(08.11扬州期中)客家民居是中国四大民居建筑之一,是研究民族、民俗、社会人文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以下是建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几种客家民居,从中可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①聚族而居  ③小农经济的基地  ③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④近代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

客家嗣龙屋          客家椭圆楼             城堡闸楼        东西合鉴式围楼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⑧

29、(08.11扬州期中)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变化  

30.(08.11苏州中学期中)西周用鼎陪葬的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据最新考古发掘表明,春秋时期诸侯墓葬中也有用九鼎的现象。这种情况体现的本质特点是

A.春秋时冶铸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B.奴隶主的生活日益奢侈

C.春秋时期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D.天子与诸侯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31.(08.11苏州中学期中)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指出当时经济突出特点是

A.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C.区域性经济分工的扩大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32.(08.11苏州中学期中)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满汉官僚的矛盾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  

33.(08.11苏州中学期中)“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34.(08.11苏州中学期中)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35.(08.11苏州中学期中)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曾召开许多重要的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农运动  ②中共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6.(08.11苏州中学期中)《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中客观上分别符合上述思想的有

①没收官僚资本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五年计划建设 ④三大改造 ⑤大跃进运动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37.(08.11苏州中学期中)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情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B.日内瓦会议显示了中国在解决地区问题中的重要性

C.中国参加不结盟运动后,发挥了重要作用

D.中美关系正常化打破了中国的外交僵局

38.(08.11苏州中学期中)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它是在罗马对外扩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下列对万民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万民法是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B.万民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C.到公元前3世纪时,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已失去了实际意义

D.万民法主要侧重于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9.(08.11苏州中学期中)17―18世纪欧洲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②自然科学领域取得许多成就,牛顿力学体系形成,达尔文进化论诞生    ③启蒙运动兴起    ④工业革命开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0.(08.11苏州中学期中)2008年是美国的总统大选年。根据你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各州选出选举人组成选举团选举总统 ③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④美国总统享有包括宣战权在内的行政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41.(08.11苏州中学期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和实践基础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工人运动   D.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日益暴露

42.(08.11苏州中学期中)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是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

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经步人信息时代

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43.(09.1海安中学第五次检测)15世纪末,有位冒险家讲述他冒险的经历时提到曾到过“风暴角”,你认为他可能跟随过谁的船队①哥伦布②迪亚士③达?伽马④麦哲伦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44.(09.1海安中学第五次检测)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

A火烧圆明园       B《马关条约》签订       C列强瓜分中国       D南京大屠杀

45.(09.1海安中学第五次检测)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的话当成‘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A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B有法不依现象严重

C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D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46.(09.1海安中学第五次检测)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说法正确的 ①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是延安时期 ②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是1992年的南方谈话 ③他们都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理论成果④他们的精髓都包括实事求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7.(09.1海安中学第五次检测)下列科技成就直接给宗教神学以致命打击的是①哥白尼的日心说②牛顿的精典力学③达尔文的进化论④爱迪生发明电灯泡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8.(09.1海安中学第五次检测)影视艺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消极影响①急剧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②使部分青少年耽误学习时间,荒废学业③跟踪战争进程④某些影视宣传暴力和色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49.(08.12盐城中学卷第四次检测)慈禧太后在允签《辛丑条约》的上谕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所谓该条约“不侵我土地”的主要原因在于①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列强已将中国瓜分完毕 ②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③清朝政府已经变成列强在中国的统治的工具 ④中外反动势力的矛盾业已消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0.(08.12盐城中学卷第四次检测)“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这场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B《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C《天井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01-05)______(06-10)______(11-15)­______

(16-20)______(21-25)______(26-30)______

(31-35)______(36-40)______(41-45)______

(46-50)______。

 

 

桃州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