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701  709  715  719  725  727  731  737  739  745  751  755  757  761  767  769  775  779  781  785  787  791  793  795  796  797  799  800  801  803  805  809  811  815  817  821  827  829  835  839  841  845  851  857  859  865  869  871  877  881  887  895  3002 

理科综合训练(十三)(物理部分)

14.如图甲所示,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匀强磁场区域,其直角边长为L,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边长为人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取沿a→b→c→d→a的感应电流为正,则图乙中表示线框中电流i随bC边的位置坐标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

 

 

 

 

 

 

 

 

 

 

  A.BC边短些,AB边也短些

  B.BC边长些,AB边短些

  C.BC边短些,AB边长些

  D.BC边长些,AB边也长些

16.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实验小组在升降机水平地面上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升降机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定值电阻R、电流显示器、电源E连成电路,在压敏电阻上放置一个绝缘重物。0-t时间内升降机停在某一楼层处,t时刻升降机开始运动,从电流显示器中得到电路中电流i随时间t变化情况如

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t时间内绝缘重物处于超重状态

B.t-t时间内绝缘重物处于失重状态

C.升降机开始时可能停在10楼,从t;时刻开始,经向下加速、匀速、减速,最后停在1楼

D.升降机开始时可能停在1楼,从t时刻开始,经向上加速、匀速、减速,最后停在10楼

17.据报道,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将于2009年前后发射,其环月飞行的高度距离月球表面100km,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比环月飞行高度为200km的嫦娥一号更加翔实。若两颗卫

星环月运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则( )

A.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更小

B.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更大

C,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D.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向心加速度与嫦娥一号相等

18.如图所示,两个横截面分别为圆形和正方形的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相同的匀强磁场,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两个电子分别以相同的速度分别飞入两个磁场区域,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进入圆形磁场的电子初速度方向对准圆心;进入正方形磁场的电子初速度方向垂直于边界,从中点进入。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两电子在两磁场中运动时,其半径一定相同

B.两电了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有可能相同

C.进入圆形磁场区域的电子可能先飞离磁场

D.进入圆形磁场区域的电子可能后飞离磁场

19. 如右下图所示,轮子的半径均为R=0.20 m,且均由电动机驱动以角速度ω=8.0 rad/s逆时针匀速转动,轮子的转动轴在同一水平面上,轴心相距d =1.6 m 。现将一块均匀木板条轻轻平放在轮子上,开始时木板条的重心恰好在O2轮的正上方,已知木板条的长度L>2d,木板条与轮子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6 ,则木板条重心恰好运动到O1轮正上方所需的时间是(  )

A. 1 s           B. 0.5 s         C. 1.5 s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0.如图所示,AB、CD为一圆的两条直径,且相互垂直,O点为圆心,空间存在一未知静电场,方向与圆周所在平面平行,现让一电子先从A点运动至C点,电势能减少了EP;又从C点运动至B点,电势能增加了EP,那么此空间存在的静电场可能是 (   )          

    A.匀强电场,方向垂直于AB由O点指向C点

    B.匀强电场,方向垂直于AB由C点指向O点

    C.位于O点的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D.位于D点的负电荷形成的电场

21.在如图所示的静电实验电路中,已知电容器的电容C1=C2C,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伏特表的内阻为10kΩ,当电路达到稳定状态后,则                             

    A.静电计上电势差为零

    B.伏特计上电势差为零

    C.电容器C1所带电量为CE                     

    D.电容器C2所带电量为CE

22.图中,甲图为一段粗细均匀的新型导电材料棒,现测量该材料的电阻率.

(1)首先用多用电表的

欧姆档(倍率为×10)粗测

其电阻,指针位置如图乙所

示,其读数R=              .

(2)然后用以下器材用伏安法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其电阻:

A. 电流表: 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1Ω

B. 电压表: 量程为3V,内阻约为3kΩ

C.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额定电流1A

D. 低压直流电源:电压6V,内阻忽略

F. 电键K,导线若干

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如果实验中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并测出该棒的长度为L、直径为d,则该材料的电阻率ρ=                   (用测出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3.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假若我国的航天员登上某一星球并在该星球表面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力学实验:让质量为m=1.0kg的小滑块以v0=1m/s的初速度从倾角为53°的斜面AB的顶点A滑下,到达B点后恰好能沿倾角为37°的斜面到达C点。不计滑过B点时的机械能损失,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测得AC两点离B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分别为h1=1.2mh2=0.5m。已知sin37°=0.6,cos37°=0.8,不计该星球的自转以及其他星球对它的作用。

(1)求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若测得该星球的半径为m,宇航员要在该星球上发射一颗探测器绕其做匀速圆

         

         

(3)取地球半径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0=10m/s2,求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

 

 

 

 

 

 

 

24.今年8月,举世瞩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 广西是“举重之乡”,广西举重运动员曾多次在各种国际大赛中获得金牌,相信今年奥运会广西举重运动员也将会有不俗表现.“抓举”是举重的一个项目,其技术动作可分为预备、提杠铃、发力、下蹲支撑、起立、放下杠铃等六个步骤,照片表示了其中的几个状态. 已知杠铃质量m=150kg,运动员从发力到支撑历时t=0.8s,这个过程杠铃上升高度h=0.6m,若将运动员发力时的作用力简化成竖直向上的恒力F,取g=10m/s2,则在该过程中:

(1)杠铃做什么运动?

(2)恒力F有多大?

 

 

 

25.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v从O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域(O点在磁场区域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粒子飞出磁场区域后,从b处穿过x轴,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同时进入场强为E,方向沿x辆负方向成60°角斜向下的匀强电场中,通过了b点正下方c点,如图所示,已知b到O的距离为L,粒子的重力不计,试求:

(1)磁感应强度B;

(2)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3)c点到b点的距离。

 

 

 

 

答案:

14.C  15.C  16.C   17.A  18.ABC   

19.C木板条由静止开始,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μg=1.6m /s2,当木板的速度等于轮子边缘的线速度=1.6m/s时,向左通过的位移为0.8 m,由于< d,所以木板条继续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s2= d ?s1= 0.8m。加速阶段s,匀速阶段s,故总时间为1.5 s,所以选项C正确。

20.BD

21、BD

22. (1)200Ω   

(2)电路如图

(3)

23.

(1)小滑块从A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值解得  g=6m/s2                                          

(2)设探测器质量为,探测器绕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行速度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

   (2分)又    (2分)解得

代入数值解得  v=6 km/s 

(3)由星球密度  得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              代入数值解得    

 

24. 杠铃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竖直上抛运动 

      从发力到支撑,设最大速度为,则    

      匀加速阶段:           

      竖直上抛阶段:    

      可求出:   恒力F=1846.2 N 

 

25. 解:(1)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半径为R, ①…

据此并由题意知,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的圆心C必在x轴上,且b点在磁场区之外,过b沿速度方向作延长线,它与y轴相交于d点,作圆孤过O点与y轴相切,并且与bd相切,切点a即粒子离开磁场区的地点,这样也求得圆孤轨迹的圆心C,如图所示,由图中几何关系得:L=3R    

由①、②求得     

(2)要使磁场的区域有最小面积,则Oa应为磁场区域的直径,由几何关系知:

  ④由②、④得 

∴匀强磁场的最小面积为:

(3)带电粒子进入电场后,由于速度方向与电场力方向垂直,故做类平抛运动,由运动的合成知识有:

…联立解得:

 

 

 

试题详情

理科综合训练(十七)(物理部分)

14.2006年的朝鲜“核危机”曾引起全球的瞩目,其焦点问题就是朝鲜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这种钚239()可以由铀经过n次β衰变而产生,则

    A.n=2      B.n=239     C.n=145     D.n=92

15.设有一分子位于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x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和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

A.ab表示斥力,cd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0m

B.ab表示斥力,cd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5m

C.ab表示引力,cd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0m

D.ab表示引力,cd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5m

 

16.一列向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A、B、C分别是x=0、x=1m和x=2m处的三个质点.已知该波周期为4s,则

A.对质点A来说,在第1s内一直向+y方向运动

B.对质点A来说,在第1s内回复力对它做负功

C.对质点B和C来说,在第1s内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D.对质点B和C来说,在第1s内回复力对它们做功不相同

 

17.AB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所产生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

标出)如图所示.图中C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N

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D为中垂线上的一点,电场线

的分布关于MN左右对称.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这两个点电荷一定是等量异种电荷

B.这两个点电荷一定是等量同种电荷

C.CD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

D.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电场强度大

 

文本框:  18“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彩虹的产生原因是光的色散,如图所示为太阳光射到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彩虹的光路示意图,a、b为两种折射出的单色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光光子能量大于b光光子能量

B.在水珠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C.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看到的a光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宽

D.如果b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19.在高纬度地区的高空,大气稀薄,常出现五颜六色的弧状、带状或幕状的极其美丽壮观的发光现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极光”.“极光”是由太阳发射的高速带电粒子受地磁场的影响,进入两极附近时,撞击并激发高空中的空气分子和原子引起的.假如我们在北极地区忽然发现正上方的高空出现了射向地球的沿顺时针方向生成的紫色弧状极光(显示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则关于引起这一现象的高速粒子的电性及弧状极光的弯曲程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速粒子带负电                      B.高速粒子带正电

C.轨迹半径逐渐减小                    D.轨迹半径逐渐增大

 

20.如图斜面ABC,AB段是光滑的,BC段有摩擦.某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当滑至C点时恰好停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的长度总大于AB段,但BC段的摩擦系数越大时,BC段的长度越接近AB段的长度

B.BC段的长度总大于AB段,但BC段的摩擦系数越小时,BC段的长度越接近AB段的长度

C.在θ角小到一定值时,只要BC段的摩擦系数适当,AB段的长度可以大于BC段的长度

D.θ=30°时,选择适当的摩擦因数,可使得AB的长度大于BC段的长度

 

21.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左端接有电阻R,匀强磁场B竖直向下分布在导轨所在空间内,质量一定的金属棒PQ垂直于导轨放置.今使棒以一定的初速度v0向右运动,当其通过位置a、b时,速率分别为va、vb,到位置c时棒刚好静止.设导轨与棒的电阻均不计,a、b与b、c的间距相等,则金属棒在由ab与bc的两个过程中

A.棒运动的加速度相等

B.通过棒横截面的电量不相等

C.回路中产生的电能Eab=3Ebc

D.棒通过a、b两位置时速率关系为va>2 vb

 

22. (1)下图是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定某一长度时的示数,读数为       mm

  单位:cm                           

 

  

 

(2)、用下列器材,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A.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6V,额定功率约为3W

B.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为0.5Ω   

C.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为5kΩ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1A

E.电源:电动势10V、内阻很小     

F.定值电阻:R0=10kΩ

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应调为多少?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I (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多大?

 

 

23.(16分)计划发射一颗距离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R0的圆形轨道地球卫星,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片面重合,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出卫星绕地心运动周期T.

(2)设地球自转周期T0,该卫星绕地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则在赤道上一点的人能连续看到该卫星的时间是多少?

 

 

 

 

 

 

 

 

 

 

24.(19分)如图所示,有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PQMN,固定在水平面上,相距为L,在两导轨之间分布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将两根长均为L,电阻均为R的金属棒abcd放置在导轨上,ab的质量为mcd的质量为2m。现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金属棒ab上,使金属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左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金属棒abcd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此时金属棒ab的速度是cd速度的2倍。若导轨的电阻不计,求:

⑴金属棒abcd所具有的相同加速度的大小;

⑵当金属棒abcd具有相同加速度时的ab棒的速度大小;

 

 

 

 

 

 

 

25.(20分)物块A与竖直轻弹簧相连,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物块B由距弹簧上端OH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端后将弹簧压缩.为了研究物块B下落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某位同学在物块A的正下方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测量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在物块B的正上方放置一个速度传感器,测量物块B下落的速度.在实验中测得:物块A对地面的最小压力为P1,当物块B有最大速度时,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为P2.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物块B的最大速度为v,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弹簧的质量.

(1)物块A的质量.

(2)物块B在压缩弹簧开始直到B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它对弹簧做的功.

(3)若用T表示物块B的速度由v减到零所用的时间,用P3表示物块A对地面的最大压力,试推测:物块的速度由v减到零的过程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P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可能是下列函数中的(要求说明推测的依据)

 

 

 

 

 

 

 

 

 

 

 

 

试题详情

理科综合训练十一(物理部分)

14.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它运动到M点时,恰好与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静止粒子碰撞,在瞬间合为一体。那么它们碰撞后的轨迹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哪一个(实线是碰前的轨迹,虚线是碰后的轨迹。)

A.                B.             C.                  D.

 

 

15.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νe )而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氩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已知Cl核的质量为36.95658u,Ar核的质量为36.95691u,e的质量为0.00055u,l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A.0.82MeV B.0.31MeV             C.1.33MeV             D.0.51MeV

 

16.有一种手电筒和台式电子钟都是用一节干电池工作的。将新电池装在手电筒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当手电筒的小灯泡只能发出微弱的光而不能正常使用时,把电池取出来,用电压表测其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略小于1.5V,把这节旧电池装在台式电子钟上却仍能使电子钟正常工作很长时间。根据以上现象,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旧电池的电动势比新电池的电动势小得多,旧电池的内电阻比新电池的内电阻相差不多

       B.旧电池的电动势比新电池的电动势小得多,旧电池的内电阻比新电池的内电阻大得多

       C.台式电子钟额定电压一定比手电筒额定电压小得多

       D.台式电子钟正常工作的等效电阻一定比手电筒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大得多

 

17.图中实线表示两种介质的界面。光从介质1进入介质2的光路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光在介质1中的波长小于在介质2中的波长

B.在介质1中光子的能量等于在介质2中光子的能量

C.光从介质1射到界面上,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就可能发生全反射

D.光在介质1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介质2中的传播速度

 

文本框: 负载18.一理想变压器给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入电压u=Umsinωt,如图所示,若负载增大,关于图中所有理想交流电表的读数及输入功率P的变化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V1、V2不变,Al增大、A2减小,P增大

       B.V1、V2不变,A1、A2减小,P减小

       C.V1、V2不变,A1、A2增大,P增大

       D.V1不变,V2增大,A1减小,A2增大,P减小

 

19.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质点PQ到平衡位置的距离相等,波的周期为T。关于PQ两质点,英才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从该时刻起,PQ先回到平衡位置

       B.再经过T/4,两质点到平衡位置的距离仍相等

       C.该时刻两质点的动量相等

       D.该时刻两质点的加速度相同

 

20.1.如果将两个分子看成质点,当这两个分子各处于平衡位置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0,则该分子力大小F及分子势能大小Ep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一定是  

A.当r>r0时,r变大,F变小,Ep变小          B.当r>r0时,r变大,F变大,Ep变小

C.当r<r0时,r变小,F变大,Ep变小          D.当r<r0时,r变小,F变大,Ep变大

 

21.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速度v匀速运动。某时刻放上一个小物体,质量为m,初速大小也是v,但方向与传动带的运动方向相反。最后小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在小物体与传送带间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小物体做的功为W,小物体与传送带间摩擦生热为Q,则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W=mv2/2,Q=mv2     B.W=mv2Q=2mv2   

C.W=0,Q=mv2         D.W=0,Q=2mv2  

 

22.⑴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测量装置如左下图所示,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亮条纹的中心,此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mm。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一侧移动。到另一条亮条纹的中心位置,由螺旋测微器再进行一次读数。若实验测得第一条到第四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x=0.960mm,已知双缝间距为d=1.5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1.00m,则对应的光波波长λ=      mm。

  

 

 

 

⑵某示波器工作时,屏上显示出如右上图所示的波形,且亮度较弱。要将波形由A图位置调节到B图的位置和波形,示波器面板上的旋钮需要调节的是       

A.辉度旋钮       B.聚焦旋钮

C.辅助聚焦旋钮   D.竖直位移旋钮

E.Y增益旋钮     F.X增益旋钮 

G.水平位移旋钮   H.扫描微调旋钮

I.衰减旋钮        J.扫描范围旋钮     K.同步开关

 

23.一块足够长的木板C质量2m,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在木板上自左向右放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两物块质量均为m,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开始时木板静止不动,AB两物块的初速度分别为v0、2v0,方向如图所示。试求:⑴木板的最终速度v;⑵AB两物块在木板C上相对滑行的全过程,全系统的摩擦生热Q是多少?⑶A物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最小速度vA是多大?

 

 

 

 

 

24.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壁光滑、内径很小的绝缘半圆管ADB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直径AB垂直于水平虚线MN,圆心O恰在MN的中点,矩形区域MNPQ内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为q,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滑入管内,从B点穿出后,通过B点正下方的C点,小球在C点处的加速度大小为5g/3,(g为重力加速度)。求:⑴匀强电场场强E;⑵小球通过B点时对半圆轨道的压力大小;⑶小球从B点飞出后的最小动能是多大?

 

 

 

 

 

 

 

 

 

 

 

 

 

 

 

25.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竖直平行导轨间距L=20cm,导轨顶端串联一个开关S。导体棒ab与导轨接触良好且无摩擦。ab的电阻为R=0.40Ω,质量为m=10g,导轨的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在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1.0T。当ab棒由静止释放t=0.30s后突然接通开关,不计空气阻力,设导轨足够长。取g=10m/s2。求:⑴ab棒下落过程的最大速度vm和最大加速度am;⑵接通开关后ab棒的稳定速度v;⑶若从接通开关到达到稳定速度过程ab棒下落的高度是h=1.4m,求该过程安培力对ab棒的冲量IF的大小,并求该过程经历的时间t´。

 

 

 

 

 

 

 

 

 

 

 

 

 

 

试题详情

理科综合训练六(物理部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第二类永动机和第一类永动机一样,都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不可能制成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C.因为能量守恒,所以“能源危机”是不可能真正出现的

D.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但有的能量便于利用,有的不便于利用,因此要节约能源

 

15.如图所示,是两个城市间的光缆中的一条光导纤维,光缆长为L,它的玻璃芯的折射率为n1,外层材料的折射率为n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光由它的一端射入经多次全反射后从另一端射出(C为全反射的临界角,已知sinC=n2/n1)则为   

A.n1>n2,光从它的一端射入到从另一端射出所需要的时间等于L/c  

B.n1<n2,光从它的一端射入到从另一端射出所需要的时间等于n1L/(n2c)    

C.n1>n2,光从它的一端射入到从另一端射出所需要的时间等于n12L/(n2c)

D.n1<n2,光从它的一端射入到从另一端射出所需要的时间等于n1L/c

 

16.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右,已知可见光光子能量范围为1.62eV~3.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

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中一定包含可见光

C.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光子能量较大,有明显的热效应

D.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只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17.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交变电流i=Imsinωt,副线圈接有一电流表、负载电阻R,电流表的示数为0.10A。在t=0.25π/ω时,原线圈中的电流瞬时值为0.03A。由此可知该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A.10∶3              

B.3∶10   

C.10∶3           

D.3∶10

 

18.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射穿木块后木块的速度为v1。现将同样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相同的子弹以速度2v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子弹不能射穿木块,将留在木块中和木块一起运动,速度小于v1

B.子弹能够射穿木块,射穿后木块的速度小于v1

C.子弹能够射穿木块,射穿后木块的速度等于v1

D.子弹能够射穿木块,射穿后木块的速度于大v1

19.在太阳的活动期,地球大气受太阳风的影响而扩张,使一些原来在大气层外绕地球运行的太空垃圾被大气包围而开始下落。太空垃圾下落的原因是

A.大气的扩张使垃圾受到的万有引力增大而导致

B.太空垃圾在大气的推动下速度增大,所以轨道半径减小,落向地面

C.太空垃圾在大气阻力的作用下速度减小,做圆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小于实际所受的万有引力,开始做向心运动,因此被拉向地面

D.太空垃圾上、下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大小不同,这个压力差将它推向地面的

20.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波,在x1=2.0m和x2=12.0m处的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实线和虚线所示。由图可知,关于简谐波的波长和波速有如下一些判断:①波长可能等于4.0m;②波长可能等于10m;③最大波速等于1.0m/s;④最大波速等于5.0m/s。以上判断正确的是 

A.①和③     B.①和②     C.②和④    D.①和④

 

21.在水平桌面上,一个面积为S的圆形金属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磁感应强度B1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左图所示。0-1s内磁场方向垂直线框平面向里。圆形金属框与一个平行金属导轨相连接,导轨上放置一根导体棒,导体棒的长为L,电阻为R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其余各处电阻不计,导体棒处于另一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恒定为B2,方向垂直垂直导轨平面向里,如右图所示。若导体棒始终保持静止,则其所受的静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设向右的力为正方。)

A.                B.                C.                D.

 

 

 

22.⑴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措施中必要的或做法正确的是       。(选填下列措施前的序号)

A.为了便于计时观察,单摆的摆角应尽量大些 B.摆线不能太短

C.摆球为密度较大的的实心金属小球           D.测量周期时,测30-50次单摆全振动总时间

E.将摆球和摆线平放在桌面上,拉直后用米尺测出摆球球心到摆线某点O间的长度作为摆长,然后将摆线从O点吊起

⑵某同学在一次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5种不同摆长与单摆的振动周期的对应情况,并将记录的结果描绘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图中各坐标点的标号分别对应实验中5种不同摆长的情况。在处理数据时,该同学实验中的第  ___点应当舍弃。画出该同学记录的T2-l图线。求重力加速度时,需首先求出图线的斜率k,则用斜率k求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___,大小是____。

⑶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

A.待测干电池                       B.电流表G(0~3mA,内电阻r1=20Ω)

C.电流表A(0~0.6A,内电阻r2=0.20)D.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10Ω)

E.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100Ω)    F.定值电阻R1=100Ω

G.定值电阻R2=500Ω                 H.定值电阻R3=1.5kΩ

开关、导线。

由于没有电压表,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完成了实验要求的测量。

①为了方便并能较准确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        ,定值电阻应选用        。(填写定值电阻前的序号) 

②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G的示数为I1,电流表A的示数为I2;改变滑动变阻器的位置后,电流表G的示数为I1′,电流表A的示数为I2′。则可知此电源的内电阻测量值为r=           ,电动势测量值为E=              

 

23.质谱仪是用来测定带电粒子质量的一种装置,如图所示,电容器两极板相距为d,两板间电压为U,极板间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1,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束电荷量相同质量不同的带正电的粒子沿电容器的中线平行于极板射入电容器,沿直线穿过电容器后进入另一个磁感应强度为B2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结果分别打在感光片上的ab两点,设ab两点之间距离为Δx,粒子所带电荷量为q,且不计重力。求:⑴粒子进入磁场B2时的速度v;⑵打在ab两点的粒子的质量之差Δm.

 

 

 

 

 

 

 

 

24.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水平放置,MP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相距L,空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阻为R0的导体棒CD垂直于导轨放置,并接触良好。用平行于MN向右的水平力拉动CD从静止开始运动,拉力的功率恒定为P。经过时间t导体棒CD达到最大速度v0。⑴求磁场磁感强度B的大小。⑵求该过程中电阻R上所产生的电热。⑶若换用恒力F拉动CD从静止开始运动,导体棒CD达到最大速度将为2v0。求恒力F的大小及当CD速度为v0时棒的加速度。

 

 

 

 

 

 

 

 

2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有用绝缘材料制成的“L”型滑板,其质量为M,平面部分的上表面光滑且足够长。在距滑板的A端为lB处放置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物体C(可看成是质点),在水平的匀强电场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M=3m,电场的场强为E。假设物体C在运动中及与滑板A端相碰时不损失电量。⑴求物体C第一次与滑板A端相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0。⑵若物体C与滑板A端相碰的时间极短,而且碰后弹回的速度大小v1是碰前速度大小的1/5,求滑板被碰后速度v2的大小。⑶求小物体C从开始运动到与滑板A第二次碰撞这段时间内,电场力对小物体C做的功。

 

 

 

 

 

 

 

 

试题详情

理科综合训练八(物理部分)

14.关于原子和原子核有以下说法:①一群处于n=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只能放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②各种原子的结构不同,能级不同,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原子光谱来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③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原子也有复杂的结构;④α粒子散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复杂的结构。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一细束复色光(含红、蓝两种单色光)沿PO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观察到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为OQ、OR。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OQ一定是蓝光,OR一定是红光

B.OQ、OR都可能是复色光

C.OQ一定是复色光,OR一定是蓝光

D.OQ一定是复色光,OR一定是红光

 

16.在研究大气现象时,把温度、压强相同的一部分空气作为研究对象(不考虑分子势能),叫做“气团”。气团的直径可达到几千米。由于气团很大,可以认为其边缘部分与外界的热交换对整个气团的内能没有明显的影响。晴朗的白天,地面附近气团的温度升高,密度减小,因而上升。上升过程中压强减小,体积膨胀。在气团上升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不变

B.温度一定升高

C.温度一定降低

D.温度可能升高、可能不变,也可能降低

 

17.一个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0.025s。若从振子通过平衡位置向右运动时开始计时,经过0.17s,该时刻振子的运动情况是   

A.向右做减速运动            B.向右做加速运动

C.向左做减速运动            D.向左做加速运动

 

18.如图所示,在示波管下方有一根与示波管轴线平行放置的通电直导线,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向右。在该电流的影响下,关于示波管中的电子束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示波器内两个偏转电场的偏转电压都为零,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     

A.电子束将向下偏转,电子的速率保持不变

B.电子束将向外偏转,电子的速率逐渐增大

C.电子束将向上偏转,电子的速率保持不变

D.电子束将向里偏转,电子的速率逐渐减小

 

19.中俄共同签署了《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关于联合探测火星-火卫一合作的协议》,双方确定于2008年联合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探测。火卫一在火星赤道正上方运行,与火星中心的距离为9450km,绕火星1周需7h39min。若其运行轨道可看作圆形轨道,万有引力常量为G=6.67×10-11Nm2/kg2,则由以上信息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是    

A.火卫一的质量     B.火星的质量

C.火卫一的绕行速度   D.火卫一的向心加速度

 

20.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空气阻力始终小于重力)。研究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比下降过程经历的时间长

B.小球从抛出到落回,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加速度一直在减小

C.小球上升过程合外力的冲量比下落过程合外力的冲量小

D.小球上升、下降阶段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相同

 

 

21.从t=0时刻开始,下列各种随时间变化的电场中,哪些能使原来静止的带电粒子做单向直线运动?(只考虑电场力作用)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       C.只有②③      D.只有②④

 

22.(18分)⑴如图甲所示,将单摆悬于深度为h(由于环境限制无法直接测量)且开口向下的不透明固定小筒上顶部,摆线的下部分露出筒外。将摆球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摆动过程悬线未碰到筒壁。实验所用的刻度尺只能测量小筒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l,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若以T2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T2-l图像,则可以由此图像得出小筒的深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①如果实验中得到的T2-l图像如图乙所示,那么对应的图线应是a、b、c中的_______。

②由图像可求得小筒的深度h=_____m;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

 

⑵某同学设计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电压表V(量程为2.0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W);电键S和导线若干。

该同学按下左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调节电阻箱阻值,读出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并做出了如下右图的图象。

①试推导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②由图象计算出该电源的电动势为E=______V;内电阻r=_____Ω。

 

23.(16分)宇宙中存在许多双星系统。它由两个星体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都远小于两星体之间的距离。双星系统距其他星体很远,可以不考虑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根据测定,某一双星系统中两颗星体A、B的质量分别为M1、M2,两星间相距L,它们都围绕两者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⑴求AO间的距离r1;⑵试计算该双星系统的周期T。

 

 

 

 

 

 

 

 

 

 

 

24.(18分)美国发射的“深空一号”探测器使用了“离子发动机”技术。其原理是:设法使探测器内携带的惰性气体氙由中性原子变为一价离子,然后用电场加速这些离子使其高速从探测器尾部喷出,利用反冲使探测器得到推动力。加速前离子的速度可认为是零。已知氙离子的荷质比(电荷量与质量之比)为k=7.5×105C/kg,离子发动机向外喷射氙离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I=0.64A,氙离子被喷出时的速度是v=3.0×104m/s,元电荷e=1.6×10-19C。求:⑴每秒喷射出的氙离子个数是多少?⑵发动机中用来加速氙离子的电压U是多大?⑶离子发电机得到的推动力F是多大?   

 

 

 

 

 

 

 

 

25.(20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0.50 kg,电阻为r=1.0Ω的跨接金属杆ab可以无摩擦地沿水平固定导轨滑行,导轨足够长,两导轨间宽度为L=1.0m,导轨电阻不计。电阻R1=1.5Ω,R2=3.0Ω,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1.0T。杆从x轴原点O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向右滑行,直到停止。已知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v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⑴初始状态金属杆两端的电压uab;⑵在杆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R1释放的焦耳热Q1;⑶在杆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经过电阻R1的电量q1

 

 

 

 

 

试题详情

理科综合训练五(物理部分)

14.两个原子核可聚变成一个原子核,核反应方程为。已知的质量为m1的质量为m2的质量为m3。它们质量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2 m1=m3+m2          B.2 m1>m3+m2

C.2 m1<m3+m2          D.2 m1+m2=m3

 

15.两种单色光a和b ,a光照射某金属时有光电子逸出,b 光照射该金属时没有光电子逸出,则a、b相比

①在真空中,a 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②在水中,a 光的波长较小    

③在真空中,b 光光子的能量较大     ④在水中,b 光的折射率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脉冲,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荧光屏上分别会呈现出一个尖形波。某防空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Δt=5×10-4s。它跟踪一个匀速移动的目标过程中,某时刻在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左图所示,30s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右图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为10-4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    

A.1200m/s          B.900m/s    

C.500m/s            D.300m/s 

 

17.如图所示,活塞将封闭在气缸内的理想气体分成甲、乙两部分,气缸、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气缸与活塞之间不漏气,活塞处于平衡状态。用EE分别表示甲、乙两部分气体的内能,用pp分别表示甲、乙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则在用力将拉杆缓慢向右推动的过程中

A.EE都不变,p=p        

B.E减小、E增大,p<p

C.EE之和不变,p<p      

D.EE之和增加,p=p

18.一列简谐横波沿x正方向传播。某时刻质点P正通过平衡位置,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t,波向前传播了距离s,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则该横波的波长为

A.4s          B.s/4        

C.4s/3         D.3s/4

 

19.2005年10月, “神舟”六号飞船进行绕地的圆轨道,并进行轨道维持。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运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飞船受轨道上稀薄空气的摩擦阻力,轨道高度会逐渐缓慢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飞船受到的万有引力逐渐增大,线速度逐渐减小

B.飞船的向心加速度逐渐增大,周期逐渐减小,线速度和角速度都逐渐增大

C.飞船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逐渐减小

D.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增大

 

20.如图所示,某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ab两点。已知a点的场强大小为Ea,方向与ab连线的夹角为120º,电势为φab点的场强大小为Eb,方向与ab连线的夹角为150º,电势为φb。则ab两点的场强大小及电势的高低相比较,有

A.Ea=3Ebφa >φb       B.Ea=Eb/3,φa >φb  

C.Ea=Eb/3,φa <φb       D.Ea=3Ebφa <φb

 

2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指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刹车线的长度s既与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v有关,也与汽车轮胎和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关。右图为某种汽车在地面I和地面Ⅱ上刹车时,s与v2的关系图象。若用μ1、μ2分别表示汽车轮胎和地面I、Ⅱ间的动摩擦因数。关于μ1和μ2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μ12     B.μ12     C.μ12     D.以上都有可能  

 

22.⑴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已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为了在这种环境测量物体的质量,某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O为光滑的小孔):给待测物体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卫星中具有基本测量工具。

①实验时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原因是                 

②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③待测质量表达式为m=    。(用②小题中的物理量表示)

⑵甲、乙两位同学在一次应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x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第一步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Rx的阻值,第二步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x的阻值。

①第一步中多用电表的旋钮位置及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一所示,其测量值是________Ω。

②第二步中甲、乙两位同学用以下器材测量电阻Rx的阻值,他们各自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二所示。

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为0.5Ω);

电压表(0-3V,内阻约为5kΩ);

电流表(10mA,内阻约为30Ω);

滑动变阻器(阻值0-10Ω,额定电流2A);

电键和导线若干。

你认为按___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比较准确。

 

 

 

 

 

③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三中按照第⑵问你所选择的电路连接实验电路。

④甲、乙两同学各自用自己设计的电路进行了测量,并分别利用实验中记录的6组数据画出U-I图线,如图四所示。请根据你选择的方案由图线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Rx=___Ω。

 

 

 

 

 

 

 

 

 

 

 

2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40kg的光滑半圆形凹槽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凹槽的半径为R=0.25m,另一质量为m=0.10kg的小球从凹槽的左侧最高点由静止释放。求:

⑴小球滑至凹槽的最低点时小球的速度;

⑵凹槽向左移动的最大距离。

 

 

 

 

 

24.如图所示,真空中有直角坐标系xOyP是坐标系中的一个点,坐标为(a-b)。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质点A从原点O沿y轴正方向以速度v0射出,不计重力的影响。⑴若在x≥0和y≥0的区域内加一个垂直于坐标系平面的匀强磁场,使质点A能通过P点。试求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以及质点A从坐标原点O运动到P点的时间t;⑵若在x轴上固定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C,使质点A能保持速率不变,并通过P点。求点电荷C与坐标系原点O的距离和点电荷C所带电荷量的大小,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25.如图甲所示。空间有一宽为2L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abcd是由均匀电阻丝做成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总电阻值为R。线框以垂直磁场边界的速度v匀速通过磁场区域。在运动过程中,线框ab、cd两边始终与磁场边界平行。设线框刚进入磁场的位置x=0,x轴沿水平方向向右。求:

⑴cd边刚进入磁场时,ab两端的电势差,并指明哪端电势高;

⑵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

⑶在下面的乙图中,画出ab两端电势差Uab随距离变化的图象。其中U0=BLv。   

 

 

 

 

 

 

 

 

 

 

 

 

 

 

 

 

 

 

 

 

 

 

 

 

 

 

 

 

 

 

 

 

 

 

 

试题详情

理科综合训练二(物理部分)

1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封闭在水平放置的固定气缸中,气缸的导热良好,活塞与气缸的摩擦不计。当外界大气压不变而环境温度逐渐升高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一定等于其内能的增加

B.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其对活塞做的功

C.缸内气体内能的增加一定大于其吸收的热量

D.缸内气体对活塞做的功一定小于其内能的增加

 

15.一列振幅为1.0cm,波速为4.0m/s的横波沿某直线传播,在某时刻传至该直线上相距4.0mSP两点中的一点,然后又传到另一点,波在传播到其中某一点后的一段时间内,S质点通过的路程为0.80m,而P质点通过的路程为0.40m,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及频率为  

A.由SPf=10Hz        

B.由SPf=20Hz

C.由PSf=10Hz        

D.由PSf=20Hz

 

16.当用波长为6.0×10-7m的橙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光屏中央的P点和其上方的P1点形成两条相邻的橙色亮纹。若在同一台仪器上换用波长为4.0×10-7m的紫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那么在P点和P1点处形成的将是      

A.P点和P1点处均为紫色亮纹        

B.P点处是紫色亮纹,P1点处为暗纹

C.P点处为暗纹,P1点处为紫色亮纹   

D.P点和P1点处均为暗纹

 

17.“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其内部一个质子变为中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中微子是质量极小且不带电的微观粒子)。一个静止的母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电子的初动能很小,忽略不计),衰变为子核并放出中微子。设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子核和中微子的动能。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子核与中微子的动量相同          

B.母核的电荷数小于子核的电荷数

C.母核的质量数等于子核的质量数    

D.子核的动能一定大于中微子的动能

 

18.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和m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mA,mB和m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它们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 A、B、C对应的直线分别为甲、乙、丙,其中甲、乙两直线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A=mB,mA=mB      B.mB=mC ,mA=mB  
C.mA>mB,mA>mB      D.mB<mC ,mA<mB  

19.在电动势和内阻一定的直流电源两端接一只标有“6V,6W”标志的小灯泡,小灯泡恰好能正常发光。若改接另一只标有“6V,3W”标志的小灯泡,且小灯泡不会被烧坏,那么它消耗的实际电功率将      

A.大于3 W          B.等于3 W

C.小于3 W          D.以上3种情况都有可能

 

2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长为L,质量为M的长木板,在长木板左端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开始物体和长木板均处于静止状态,物块和长木板间的接触是粗糙的。今对物块m施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物块与木板分离时木板的速度为v。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只增大物块质量m,则相对滑动过程木板的加速度不变,但分离时速度v变大

B.若只增大物块质量m,则相对滑动过程木板的加速度增大,但分离时速度v变小    

C.若只增大恒力F,则相对滑动过程木板的加速度增大,分离时v也变大  

D.若只增大恒力F,则相对滑动过程木板的加速度不变,但分离时v变小

 

21.如图所示是正弦交变电流的i-t图象。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

A.0.5A         B.0.35A

C.0.71A        D.1.0A

 

 

 

22.⑴资料显示:水波的速度跟水的深度有关,其关系式为v=,式中h为水的深度,g为重力加速度。现有剖面如图甲所示一个水池,AB两部分深度不同,图乙是从上往下俯视,看到从坐标原点O处向外传播的水波波形(弧形实线代表波峰)。若已知A处水深为25cm,则B处的水波波长和B处的水深分别为   

A.2cm50cm

B.4cm50cm

C.2cm100cm

D.4cm100cm

 

⑵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空心金属管线,其管壁厚度d约为2μm,管线长l约30cm,外径D约2mm,电阻R约30Ω。现要测定其内径d0。通过查表已知这种金属的密度ρ,电阻率ρ´,比热C。现有如下器材:

A.厘米刻度尺;                 B.毫米刻度尺;   

C.螺旋测微器;                 D..毫安表(0-50mA,约10Ω);       

E.安培表(3A,约0.1Ω);      F.伏特表(3V,约6kΩ);

G.滑动变阻器(0-200Ω,0.5A);H.滑动变阻器(0-5Ω,1.0A);

I.蓄电池(6V,0.05Ω);        J.电键一只,导线若干;      K.天平和砝码。

请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测定内径d0:①用电阻定律。②用质量和密度的关系。分别写出两种方法需要测定的物理量和所用的器材,并写出内径d0的表达式。

 

23.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M、N相距d。质量为m的带负电质点从两板左端的a点处以水平初速度v射入两板之间。a点到下极板的距离是到上极板距离的2倍。当两板不带电时,带电质点刚好从N板右端点飞出。⑴若两板带电后板间电压为U,该质点以同样的初速度从a点射入两板间,恰好从M板右端点飞出。该质点飞过两板间的过程中动能的增量是多少?⑵保持上一问的条件不变,再增加一个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使该质点从a点射入后恰好能沿直线穿过两板之间,求所加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

 

 

 

 

 

 

 

 

 

 

 

24.如图所示,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上自左向右放有序号是1、2、3、…、n的木块,所有木块的质量均为m,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开始时,木板静止不动,第l、2、3、…、n号木块的初速度分别为vo、2vo、3vo、…、nvovo方向向右,木板的质量与所有木块的总质量相等,木板足够长,最终所有木块与木板以共同速度匀速运动。试求:⑴所有木块与木板一起匀速运动的速度vn。⑵第1号木块与木板刚好相对静止时的速度v1。⑶第(n-1)号木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vn-1

 

 

 

 

 

 

2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L=2.0m,导轨平面与水平方向成α=30°角。导轨下部接有一只阻值为R=5.0Ω的电阻。现将一个长也是L=2.0m,质量为m=0.20kg的金属棒自导轨顶部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自由下滑。下滑一段距离后进入一个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50T,该磁场下部无边界。金属棒进入磁场后又下滑了s´=30m后开始做匀速运动。在做匀速运动之前,电阻R上产生的电热是60J。金属导轨和金属棒的电阻不计。求:⑴金属棒进入磁场后当速度为v=15m/s时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⑵磁场的上边界到导轨顶部的距离。  

 

 

 

 

 

 

 

 

 

试题详情

理科综合训练九(物理部分)

14.一艘油轮装载着密度为9×102kg/m3的原油在海上航行。由于故障而发生原油泄漏。如果泄漏的原油有9t,海面上风平浪静时,这些原油造成的污染面积最大可达到

A.108m2        B.109m2        C.1010m2        D.1011m2

 

15.以下几个原子核反应中,X代表α粒子的反应式是

A.He+Be→C+X       B.Th→Pa+X   C.H+H→n+X    D.P→Si+X

 

16.一个闭合的矩形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固定轴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时,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0,周期为T0,外力提供的功率为P0。若使线圈转动的角速度变为2ω,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周期为T,外力提供的功率为P。则E、T和P的大小为                              

       A.E=2E0,T=T0,P=2P0                    B.E=E0,T=T0,P=2P0

       C.E=2E0,T=T0,P=2P0                        D.E=2E0,T=T0,P=4P0

17.如图所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l.0m的六个质点a、b、c、d、e、f,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l.0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a,使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0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质点a第二次到达最高点,并由最高点向其平衡位置运动的时间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点bf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质点ce的速度逐渐增大

C.质点df向下运动          D.质点bf向上运动

 

18.如图所示,N为钨板,M为金属网,它们分别和电池两极相连,各电池的极性和电动势在图中标出。钨的逸出功为4.5eV。现分别用能量不同的光子照射钨板(各光子的能量在图上标出)。那么,下列图中有光电子到达金属网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9.一名运动健将身高2m,在奥运会跳高比赛中的成绩为2m。假设该运动健将在月球上跳高(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那么他跳高的成绩约为

A.12m        B.7m        C.6m        D.2m        

20.由一个电源和一个可变电阻组成闭合电路。关于这个闭合电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外电路断路时,路端电压最高

B.外电路短路时,电源的功率最大

C.可变电阻阻值变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变大

D.可变电阻阻值变小时,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一定变大

21.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小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做加速直线运动,现将拉力F不断变小直至变为零,上述过程中该物体一直在滑动,则该物体在此过程中   

A.物体受的合外力一直在变小

B.加速度不断变小,速度不断变小

C.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22.⑴如图所示,Ⅰ、Ⅱ、Ⅲ三条线分别表示多用电表指针的指示位置。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50V”挡,Ⅱ的示数为______V;Ⅲ的示数为_______V;选择开关置于直流“100mA”挡,Ⅰ示数为______mA;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10Ω”挡,Ⅲ的示数是____Ω。若接着要测阻值约为30Ω的电阻,应采取的测量步骤依次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

 

 

 

 

 

 

 

⑵已知量程为3mA的电流表头G的内阻Rg=100Ω。现在,要把它改装成电流―电压两用电表,改装电路如图所示。图中S是双刀双掷开关,a、b、c、d、e、f为接线柱。双刀双掷开关的触刀掷向a、b时,e与a接通,f与b接通;掷向c、d时,e与c接通,f与d接通。若要求该改装表作电流表用时量程为0.6A,作电压表用时量程为3V。则两个电阻的值分别应为:R1=___   ___Ω,R2=__    ___Ω。

 

 

 

 

 

文本框: 重垂线⑶右图是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本实验的结论应该是入射小球在碰撞前瞬间的初动量p和碰后两小球的动量之和p´大小相同,方向也相同。在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实际测量的结果p和p´是会有差别的。引起这些差别的最主要原因是以下的列出的哪一项

A.两小球的碰撞不是弹性的,碰撞中有机械能损失

B.碰后两小球不是同时离开轨道末端的

C.入射小球和斜槽轨道间的摩擦

D.两小球做平抛运动过程受到的空气阻力

 

23.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带电质点正在以速度v向右运动。如果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经过一段时间后,该质点的速度第一次变为与初始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果不加匀强磁场而该为加一个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经过相同的一段时间,该质点的速度也第一次变为与初始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求所加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和所加的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比。

 

 

24.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B并排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静止,它们的质量都是M=0.60kg。一颗质量为m=0.10kg的子弹C 以v0=40m/s的水平速度从左面飞来射向A,射穿A后接着射入B,并留在B中。此时A、B都还没有离开桌面。测得A、B离开桌面后的落地点到桌边的水平距离之比为1∶2。求:A、B、C 系统在桌面上相互作用的全过程中产生的内能是多少?(取g=10m/s2

 

 

 

 

 

 

 

 

25.矩形线圈abcd的长ab=20cm,宽bc=10cm,匝数为n=200,线圈总电阻R=5.0Ω,整个线圈位于垂直于线圈平面的匀强磁场内,并保持静止。⑴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左图所示,求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和在t=0.30s时刻线圈ab边所受的安培力F的大小。⑵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做正弦变化的规律如右图所示,那么线圈在1min内将产生多少电热?

 

 

 

 

 

 

 

 

 

 

 

 

 

 

 

 

 

 

试题详情

理科综合训练三(物理部分)

14.用中子(n)轰击铝27(Al),产生钠(Na)和X;钠24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镁(Mg)和Y。则X和Y分别是

A.α粒子和电子    B.α粒子和正电子    C.电子和α粒子   D.质子和正电子

 

15.被活塞封闭在气缸中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而压强保持不变,则

  A.气缸中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B.气缸中单位体积气体分子数增加

  C.气缸中的气体吸收的热量小于气体内能的增加量

  D.气缸中的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内能的增加量

 

16.日光灯中有一个启动器,启动器中有一个小玻璃泡中充有氖气。日光灯启动时玻璃泡中的氖气会发出红光。这是由于氖原子的

A.自由电子周期性运动而产生的

B.外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

C.内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

D.原子核受激发而产生的

 

17.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6m/s,振幅为4cm,频率为3Hz。在某时刻,P质点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正方向,则此刻平衡位置在P质点左方1.8m的Q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沿y轴正方向,速度沿y轴正方向

B.位移沿y轴正方向,速度沿y轴负方向

C.位移沿y轴负方向,速度沿y轴正方向

D.位移沿y轴负方向,速度沿y轴负方向

 

18.卡文迪许比较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的实验,是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中的哪一个?

 

 

 

 

 

 

 

 

19.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将左端固定在墙上的轻弹簧压缩(小球与弹簧不连接),小球静止时弹簧在水平位置,如图所示。将细绳烧断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立即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B.小球离开弹簧后做平抛运动

C.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先比重力加速度小,后来和重力加速度相等

D.小球离开弹簧后做匀变速运动

20.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固定有电量为+Q和+2Q的点电荷。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DB。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到D点,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

A.一直做正功          B.一直做负功

C.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D.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21.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a、电阻为R的等边三角形线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穿过宽度均为a的两个匀强磁场。这两个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线框运动方向与底边平行且与磁场边缘垂直。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若从图示位置开始,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与沿运动方向的位移x之间的函数图象,下面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2.⑴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浓度为A,又用滴管测得每N滴这种酒精油酸的总体积为V,将一滴这种溶液滴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边界线,再把玻璃板放在画有边长为a的正方形小格的纸上(如右图)测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为X.

  ①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直径大小D =______。

  ②从右图中数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为X =________.

 

 

⑵利用如右图所示的电路测量一量程为300mV的电压表的内阻RV,RV约为300Ω。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好电路,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滑到a端,闭合电键S2,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闭合电键S1,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满刻度。

③保持电键S1闭合和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断开电键S2,调整电阻箱R0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指到满刻度的一半,读出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即等于电压表的内阻RV

实验所提供的器材除待测电压表、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Ω)、电池(电动势约1.5V,内阻可忽略不计)、导线和电键之外,还有如下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50Ω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

C.定值电阻:阻值约20Ω         D.定值电阻:阻值约200Ω

根据以上设计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______;定值电阻R´应选用______。

②对于上述测量方法,从实验原理分析可知,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值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RV越大,测量值的误差就越_______(填“大”或“小”)。

 

 

23.如图所示,螺线管匝数n=1500匝,横截面积S=20cm2。螺线管导线电阻r=0.5Ω,电路中R1=4.5Ω,R2=25Ω。穿过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B按右图中的B-t图象所示(以向右为正方向)。求:⑴R2的功率;⑵A点的电势φA

 

 

 

 

 

 

 

 

 

 

 

2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平板车C,在车上的左端放有一木块B。车左边紧邻一个固定在竖直面内、半径为R圆弧形光滑轨道,已知轨道底端的切线水平,且高度与车表面相平。现有另一木块A(木块AB均可视为质点)从圆弧轨道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然后滑行到车上与B发生碰撞。两木块碰撞后立即粘在一起在平板车上滑行,并与固定在平板车上的水平轻质弹簧作用后被弹回,最后两木块刚好回到车的最左端与车保持相对静止。已知木块A的质量为m,木块B的质量为2m,小车C的质量为3m,重力加速度为g,设木块AB碰撞的时间极短可以忽略。求:⑴木块AB碰撞后的瞬间两木块共同运动速度的大小。⑵木块AB在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木块和车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⑶弹簧在压缩过程中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25.如图所示,在真空中,半径为b的虚线所围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在磁场右侧有一对平行金属板M和N,两板间距离也为b,板长为2b。两板的中心线O1O2与磁场区域的圆心O在同一直线上,两板左端与O1也在同一直线上。有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粒子,以速率v0从圆周上的P点沿垂直于半径O O1并指向圆心O的方向进入磁场,当它从圆周上的O1点飞出磁场时,给M、N板加上如右图所示的电压uMN。最后粒子刚好以平行于N板的速度,从N板的边缘飞出。不计平行金属板两端的边缘效应及粒子所受的重力。⑴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⑵求交变电压的周期T和电压U0的值;⑶若t=T/2时刻,将该粒子从M、N板右侧沿板的中心线O2 O1,仍以速率v0射入M、N之间,求粒子从磁场中射出的点Q到P点的距离。

 

 

 

 

 

                                                                                      

 

 

试题详情

理科综合训练七(物理部分)

14.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停止照射后容器中的氢原子能发出频率分别为ν1、ν2、ν3的三种光子(ν123)。则原来照射该容器的光的频率为  

A.ν1                

B.ν2

C.ν3                

D.ν23

 

15.一定质量的气体(分子势能忽略不计)在某一状态变化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8J,气体内能减少12J,则在该过程中  

A.气体吸热4J               

B.气体放热20J

C.气体放热4J        

D.气体压强可能不变

 

16.如图所示,红光和紫光分别从介质1和介质2中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介质和真空的界面,发生折射时的折射角也相同。设介质1和介质2对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一定有n1=n2         

B.一定有n1>n2

C.一定有n1<n2         

D.无法确定

 

17.一辆公交车和一辆消防车沿城市里同一条主干道的两条不同车道向同一方向行驶,某时刻公交车在消防车前方10m处,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直线a、b所示。行驶过程中消防车的警笛始终发出频率为f0的声波。公交车上的乘客在t=2s时刻和t=5s时刻听到的警笛声的频率分别为f2和f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2=f5<f0    

B.f2=f5>f0    

C.f2<f0<f5    

D.f2>f0>f5

 

18.神舟飞船发射后,先进入一个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第五圈时,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按计划进行了变轨,进入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飞船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设飞船进入圆形轨道后运行时的动能为Ek,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k=     

B.Ek=    

C.  

D.Ek=mgh

19.某发电厂交流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压恒定。发出的电通过电厂内的升压变压器升压后,用高压输电线把电能输送到远处居民区附近的降压变压器,经降压后输送到用户家中。设升压、降压变压器都是理想变压器。在晚上8点到11点的用电高峰期,随着用户接入的用电器激增,发电厂随之提高了总输出功率。与用电高峰期之前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升压变压器副线圈的电压变高 

B.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变大

C.降压变压器副线圈电压不变   

D.输电线损耗功率占总输出功率的比值不变

 

20.如图所示,一块通电的铜板放在匀强磁场中,板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板内通有从下向上的恒定电流,ab是铜板左、右边缘的两点。通电足够长的时间后:①电势φa>φb ;②电势φb>φa;③|φab|将持续增大;④|φab|将保持恒定。以上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④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   

D.只有②④

 

21.如图所示,粗糙斜面静止在水平面上,一个物块从该斜面底端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上滑一段距离后,又接着沿该斜面下滑到底端,斜面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滑过程摩擦力对物块的冲量大于下滑过程摩擦力对物块的冲量  

B.上滑过程合力对物块的冲量大于下滑过程合力对物块的冲量

C.上滑过程物块机械能的损失大于下滑过程物块机械能的损失

D.上滑过程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向右,下滑过程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向左

 

 

 

22.(18分)⑴(6分)读出下面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①                                                ②

 

 

 

 

 

 

①__________mm;                                     ②__________mm。

⑵(12分)如图1所示,虚线内是由电阻、电源组成的线性网络电路,为了研究它的输出特性,可将虚线内的电路等效为一只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源。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按图示方式连接在它的输出端A、B之间。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的位置,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6组对应数据如图2所示。

①根据实验数据在图3的U-I 图象中画出该等效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

②从图线上求出该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

③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④电学元件M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若把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都撤掉,把M直接接在等效电源输出端AB之间,那么该电学元件消耗的实际电功率将是______W。

 

 

 

 

 

23.(16分)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固定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的距离为L,导轨上放着两根导体棒ab和cd,它们都与导轨保持垂直。导体棒的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导轨光滑且电阻不计。整个空间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开始ab被固定,对cd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其从静止开始运动。当cd棒达到稳定速度后的某时刻突然撤去F,同时释放ab,最后ab将达到一个稳定速度。求:⑴有F作用时cd稳定速度的大小v1;⑵撤去F、释放ab后,ab稳定速度的大小v2;⑶从撤去F、释放ab到ab达到稳定速度过程中该系统产生的焦耳热Q。

 

 

 

 

 

24、(18分)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块A、B之间夹着一个轻弹簧,静止在光滑水平面PQ上,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MQ在Q点与水平面平滑连接,MQ连线在竖直方向。开始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被锁定。某时刻锁定突然被解除,弹簧把A、B弹开,A冲上半圆轨道后恰好能通过最高点M。求:⑴ A通过最高点M时的速度大小v;⑵A刚冲上半圆轨道时对Q点压力的大小F;⑶解除锁定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p

 

 

 

 

 

 

 

 

 

 

 

 

25.(20分)如图所示,M、N是一对等大的平行金属板,其板长和板间距离均为l,O´O是两板的中线。N板接地,M、N间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u=Umsinωt。图中直线PQ紧靠金属板右边缘,其右侧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Q⊥O´O。电子束连续不断地从平行金属板左侧以初速度v0沿O´O射入金属板间,每个电子穿越金属板经历的时间极短,可认为该段时间内金属板间的电压是恒定的。已知电子电荷量与质量之比的绝对值为k。t=0时刻射入的电子在右侧磁场中的轨迹是直径为d的半圆,如图中虚线所示。忽略电子重力和各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求:⑴PQ右侧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⑵已知在M、N间电压变化的每个周期内恰好有一半时间有电子从两板间穿出而不打到金属板上,Um的值是多大?⑶在满足上一问的情况下,直线PQ上有粒子从右向左穿出磁场的区域有多长?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