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785  793  799  803  809  811  815  821  823  829  835  839  841  845  851  853  859  863  865  869  871  875  877  879  880  881  883  884  885  887  889  893  895  899  901  905  911  913  919  923  925  929  935  941  943  949  953  955  961  965  971  979  3002 

高中物理选择题22分钟检测(16)(2009-5)

                     姓名                    学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在高处水平抛出一物体,平抛的初速度为v0,当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物体的水平位移x与竖直位移y的关系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质量为m的木块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

A.无摩擦力          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支持力为(M+m)g    D.支持力小于(M+m)g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的,电源电动势E恒定,内阻r=1Ω,定值电阻R3=5Ω。当电键K断开与闭合时,ab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R1、R2可能分别为4Ω、5Ω
B.电阻R1、R2可能分别为3Ω、6Ω
C.电键K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一定大于K闭合时的示数
D.电键K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大小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大小之比一定等于6Ω

 

 

phy0001084202022.gif (2587 bytes)4.如图所示,将4只相同的小灯泡,2只串联后与电阻R1接在电压为2U的电源上,2只并联后与电阻R2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各小灯都正常发光,则有 (     )

A.R1=2R2                           

B.R1=4R2

C.R1两端的电压是R2两端电压的2倍

D.R1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

 

 

 

 

 

 

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L+       B.L-                       C.L-                  D.L+

 

6、如图,在固定轨道右侧有一正交的匀强电场、磁场区域,电场竖直向上,磁场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小球从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经P点进入场区后,恰好沿水平方向向做直线运动.则可断定(     )

A.小球带负电  B.小球带正电

C.若小球从B点由静止滑下,进入场区后将立即向上偏

D.若小球从B点由静止滑下,进入场区后将立即向下偏

 

7.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     )

A.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          B.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

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D.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

 


8.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L1、L2、L3为3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     )

 

A.L1电流为L2电流的2倍           B.L1的电阻为7.5Ω

C.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          D.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75W

 

9.空间有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一电荷量为-q的质点(重力不计),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虚线由M匀速运动到N,如图所示.已知力F和MN间夹角为θ,MN间距离为d,则(     )

A.MN两点的电势差为Fdcosθ/q

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Fcosθ/q

C.带电小球由M运动到N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了Fdcosθ

D.若要使带电小球由N向M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必须反向

 

 

 

10.如图所示,水平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左端接有电阻R,匀强磁场B竖直向下分布在导轨所在的空间内,质量一定的金属棒PQ垂直导轨放置.今使棒以一定的初速度V0向右运动,当其通过位置a、b时,速度分别为Va、Vb到位置c时棒刚好静止.设导轨与棒的电阻均不计,a、b与b、c的间距相等,则金属棒在由a→b和b→c的两个过程中(     )

A.棒运动的加速度相等

B.通过棒截面的电量相等

C.回路中产生的电能Eab=3Ebc

D.棒通过a、b两位置时Va>2Vb

 

 

 

 

 

 

11.如图所示,ab是一段无磁屏蔽功能的介质弯管,其中心线是半径为R的圆弧,弯管平面与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一束质量、速度各不相同的一价正离子(不计重力)对准a端射入弯管,则可以沿中心线穿过的离子必定是(     )

 A.速率相同

 B.质量相同   

 C.动量大小相同

D.动能相同

 

 

 

 

12 .把火星和地球都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 2 倍,地球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 10 倍.由这些数据可推算出 (      )

A.地球表面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5 : 1

B.地球表面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10 : 1

C.地球和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1

D.地球和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1

 

 

 

高中物理选择题22分钟检测答案(16)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D

ACD

BCD

B

BD

AB

C

A

BC

C

C

 

试题详情

2009届新课标物理考点预测(4)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一、考点介绍

近5年来,本考点知识已成为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有时为选择题,有时以计算题形式出现,重点考查的内容有: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其研究方法,圆周运动的角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行星、卫星的运行等,同时,还可以与带电粒子的电磁场的运动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重点考查的方法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应掌握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处理方法.尤其是当前星际探索成为世界新的科技竞争焦点,而我国的载人航天已取得了成功,探月计划也进入实质性进程之中,因此在这些知识点的应用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试题详情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离子反应(3)

1、(浙江省富阳新中2008(上)高三期中考试) (本题6分,每空2分)有一瓶澄清溶液, 可能含有NH4+、K+、Mg2+、Ba2+、Al3+、Fe3+、SO、CO、NO、Cl、I现进行如下实验:

       (1)测该溶液显强酸性;

       (2)取样加少量四氯化碳和数滴新制氯水、CCl4层为紫红色;

       (3)另取样滴加稀NaOH溶液, 使溶液变为碱性, 此过程无沉淀生成;

       (4)取少量上述碱性溶液, 加Na2C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5)将实验(3)中的碱性溶液加热, 有气体放出, 该气体能使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问:(1)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2)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答案.(1)          (2分,漏一个,扣1分,多选不给分)

(2)

(2分,漏1-2个,扣1分,多选不给分)

(3)               (2分,漏一个,扣1分,多选不给分)

2、(浙江省富阳新中2008(上)高三期中考试)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D  )

A、小苏打溶液和甲酸溶液混合         HCO3+H+=CO2↑+H2O

B、铝片放入NaOH溶液中              2OH+Al=AlO2+H2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ClO+CO2+H2O=CaCO3↓+2HClO

D、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2NH3?H2O+SO2=2NH4+SO32+H2O

3.(桐乡高级中学高三化学10月考试卷)(11分)某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存在如下离子:Na、Ag、Ba2、Al3、AlO2?、S2?、CO32?、SO32?、SO42?,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结果与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沉淀甲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                                                

(3)沉淀丙是                  。如何用一化学实验来确定其成分                      

(4)气体甲的成分有哪几种可能                                                      

(5)综合上述信息,可以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答案..(11分)(1)2S2?+SO32?+6H=3S↓+3H2O
(2)Al3+3HCO3?=Al(OH)3↓+3CO2
(3)BaCO3或BaCO3与BaSO4的混合物;在所得沉淀丙中加入稀盐酸,若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沉淀丙是BaCO3 ,若沉淀仅部分溶解,说明沉淀是BaCO3和BaSO4的混合物。
(4)气体甲有5种可能:①H2S②SO2 ③CO2④CO2和H2S ⑤CO2和SO2

(5)Na 、S2?、SO32?、AlO2?;Ag、Ba2、Al3;CO32?、SO42?

4.(桐乡高级中学高三化学10月考试卷)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按括号内的物质的量之比混

合,不能得到无色、碱性、澄清溶液的是                                                                      

A.Na+、Al3+、Cl-、OH- (5:1:4:4)          

B.NH4+、Ba2+、OH-、Cl- (1:1:1:2)

C.Fe3+、Na+、Cl-、S2- (2:1:5:1)            

D.K+、H+、I-、HCO3- ( 2:1:1:2)    

5.(桐乡高级中学高三化学10月考试卷).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K;、SO42?、Br?         B.Fe3、Mg2、SCN、Cl?

C.H、K、I?、ClO?             D.Na、H、CH3COO?、Cl?

6.(2009年高考理综12月化学考试题)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B  )

A.少量的盐酸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CO32 +2H+==== CO2↑+H2O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4OH+O2

电解

     D.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H­2O+2Cl     Cl2↑+H2↑+2OH

7 (通辽一中08-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 (8分)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㈠NaHSO4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至

①恰好中和,溶液呈中性                                               

           离子方程式:                                                

 

②沉淀完全                                                              

           离子方程式:                                                 

 

㈡ 碳酸氢钠NaHCO3溶液与少量的氢氧化钙Ca(OH)2溶液反应

                                                  

离子方程式:                                

㈢ 碳酸氢钠NaHCO3溶液与足量的氢氧化钙Ca(OH)2溶液反应

                                                  

离子方程式:                                

答案.. (8分)㈠2NaHSO4+Ba(0H)2 = BaSO4↓+Na2SO4+2H2O   (每空1分)

2H++SO42-+Ba2++2OH- = BaSO4↓+2H2O

NaHSO4+Ba(0H)2 = BaSO4↓+NaOH+H2O

H++SO42-+Ba2++OH- = BaSO4↓+H2O

㈡ 2NaHCO3+Ca(0H)2 = CaCO3↓+Na2CO3+2H2O

2HCO3-+Ca2++20H- = CaCO3↓+CO32-+2H2O

NaHCO3+Ca(0H)2 = CaCO3↓+NaOH+H2O

HCO3-+Ca2++0H- = CaCO3↓+H2O

8. 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 等四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

A.CH3COO-           B.SO32-                 C.CO32-                  D.HCO3-

 

9. (通辽一中08-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氢气产生:Mg + 2H++ 2Cl- == MgCl2 + H2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Ba2+ + SO42- == BaSO4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2H+ == 2Na+ + H2O + CO2   

D.过量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溶液变浅绿色;Fe + Fe3+ == 2Fe2+

10. (通辽一中08-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HCO3-+Ca2+ +OH-== CaCO3↓+H2O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  NH4+ + OH- H2O + NH3

C.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H+ + OH-== H2O

D.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   Cu + 2H+ + 2NO3- == Cu2+ + 2NO↑+ H2O

 

11.(通辽一中08-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HCO3-、NO3-              B.Ag+、K+、 NO3-、 Na+  

C.H+、Mg2+、SO42-、NO3-              D.Na+、SO42-、Cl-、 ClO-

 

12. (通辽一中08-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10―13mol/L,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2+、NH4+、NO3-、Cl-              B.K+、Fe2+、MnO4-、Cl-

C.NH4+、SiO32-、NO3-、K+             D.Na+、K+、AlO2-、SO32-

 

13. (通辽一中08-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CO3 =Na +H +CO32-        B.NaHSO4=Na +H +SO42-

C.MgCl2 =Mg2 +2Cl-               D.Ba(OH)2 =Ba2 +2OH-

14. (通辽一中08-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离子方程式CO32 + 2H+ = H2O + CO2↑中的CO32代表的物质可以是

A.CaCO3         B.NaHCO3          C.Na2CO3        D.BaCO3

15. (通辽一中08-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 Ba2 +SO42?=BaSO4 ↓         

A.Ba(NO3)2+H2SO4=BaSO4↓+2HNO3    B.BaCl2+Na2SO4=BaSO4↓+2NaCl

C.BaCO3+H2SO4=BaSO4↓+H2O+CO2↑   D.BaCl2+H2SO4=BaSO4↓+2HCl

 

16. (通辽一中08-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 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6O十3O2→2CO2+2H2O ,完全燃烧一定量的无水酒精,放出的热量为Q,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2,消耗8mol/L的NaOH溶液50mL时恰好生成正盐。则燃烧1mol无水酒精所放出热量为                 

    A.0.2Q      B.0.1Q       C.5Q         D.10Q

 

17.(通辽一中08-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 Na+  K+  HCO3-  Cl           B.  NH4+   Mg2  SO42-  Cl

C. K+  Na+    SO42-  S2O32-         D.   K+   Na+   AlO2-  NO3-

 

18.(通辽一中08-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离子组是

A. K+   Na+  HCO3-  NO3-             B. Na+  SO42-  Cl-   ClO-

C. H+   Mg2+  SO42-  NO3-             D. Ag+   K+    NO3-  Na+  

 

 

19.(通辽一中08-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酸性溶液Na+、K+、MnO4-、Br-     B. 酸性溶液Fe3+、NH4+、SCN-、NO3- 

C. 碱性溶液Na+、K+、AlO2-、SO42-     D. 碱性溶液Ba2+、Na+、CO32-、Cl-

20.(湖北省天门中学08-09学年高三年级(实验班)十一月考试卷)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A  )    

① 氧化剂是H3AsO3  ② 还原性:Cl>As;③ 每生成1mol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④ M为OH;⑤ SnCl62是氧化产物。

A.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③

21.(湖北省天门中学08-09学年高三年级(实验班)十一月考试卷)M和N两溶液分别含有下列十二种离子中的五种和七种离子:K、Na、H、NH4、Fe3、 A13+、Cl?、OH?、NO3?、S2?、CO32?、SO42?。己知两溶液所含离子各不相同,M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则N溶液里的阴离子应该是 (D   ) 

A.OH?、CO32?、SO42?                       B.S2?、Cl?、SO42?

C.CO32?、NO3?、S2?                   D.Cl?、SO42?、NO3-

22.(湖北省天门中学08-09学年高三年级(实验班)十一月考试卷)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  )

A.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B.氧化铁可溶于氢碘酸:Fe2O3+6H+=2Fe3++3H2O

C.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D.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2Cl+2H2O2OH+H2↑+Cl2

23. (湖北省天门中学08-09学年高三年级(实验班)十一月考试卷)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共存的是(  B )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I-

B.pH为1的溶液:Cu2+、Na+、Mg2+、NO3-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D.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CO32-、NO3-、Al3+

24.(2008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8分)

A、B、C、D、E五小烧杯透明溶液,分别是HCl、BaCl2、NaHSO4、K2CO3、AgNO3中的一种。已知:

①A与B反应有气体生成                        ②B与C反应有沉淀生成

③C与D反应有沉淀生成                        ④D与E反应有沉淀生成

⑤A与E反应有气体生成                 ⑥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

请填空:

(1)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物质的化学式是                          

(2)A是                ,C是               ,D是            

(3)A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某同学计划检验A中的阳离子,他还需要哪些仪器和药品:                

答案..(1)AgCl     (1分)

(2)A:KCO   C:AgNO   D:BaCl(每空1分)

(3)CO+2H=HO+CO↑(2分)

w.w.w.k.s.5.u.c.o.m

(4)铂丝(或铁丝、镍丝等)、稀盐酸、酒精灯、蓝色钴玻璃(2分)

25.(2008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C  )

A.能使氢氧化铝迅速溶解的溶液:Na、Fe、NO、SO

B.c(H)=1×10mol?L的溶液:Ba、Na、NH、SO

C.含有大量SO的溶液:K、Cu、Cl、NO

D.含有大量ClO的溶液:H、Mg、I、SO

26.(2008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

A.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B.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IO+5I+3H2O====3I2+6OH

C.Na投入水中:Na+2 H2O ====Na+2 OH+H2

D.Ca(OH)2溶液与足量Ca(HCO32溶液混合:Ca+OH+HCO====CaCO3↓+ H2O

27.( 河南省郸城一高09高三化学尖子生第三考试)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B )

A.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H4、Na、Cl、H

B.在强碱溶液中:Na、K、CO32、NO3

C.在pH=12的溶液中:NH4、Na、SO42、Cl

D.在c(H+)=0.1mol?L1的溶液中:K、I、Cl、NO3

28.( 河南省郸城一高09高三化学尖子生第三考试)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

A.足量的硫酸铝与纯碱反应:2Al3+3CO32+3H2O===2Al(OH)3↓+3CO2

B.硫酸铜与烧碱反应:CuSO4+2OH-===Cu(OH)2↓+SO42

C.苯酚与碳酸钠反应:2C6H5OH+CO32===2C6H5O+CO2↑+H2O

D.碳酸钡与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29 ( 河南省郸城一高09高三化学尖子生第二考试)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K+、Fe3+、Cu2+、SO42-、SO32-、CO32-、Cl-、Br-这几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

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①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7。②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

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③另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

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橙色,用分液漏斗分液。④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

H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⑤在滤液中加入AgNO3和HNO3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关于原溶

液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CD )

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Cu2+、CO32-、Br-          B.肯定存在的离子是K+、SO42-、SO32-

C.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D.若步骤④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也无影响。

30、( 广东天河中学09高三模拟)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 )

A.铁屑溶于足量稀硝酸:Fe+4H+NO3=Fe3+NO↑+2H2O

B.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HCO3+OH=CO32+H2O

C.金属钠溶于足量水中:2Na+2H2O=2Na+H2↑+2OH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

31、( 广东天河中学09高三模拟)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CD )

A.0.1 mol/LHCOOH溶液中:c(HCOO)+c(OH)=c(H)

B.1 L 0.1 mol/LCuSO4?(NH4)2SO4?6H2O的溶液中:

c(SO42―)>c(NH4)>c(Cu2)>c(H)>c(OH)

C.0.1 mol/L NaHCO3溶液中:

c(Na)+c(H)+c(H2CO3)=c(HCO3)+c(CO32―)+c(O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

c(Na)>c(HX)>c(X)>c(H)>c(OH)

32.( 广东天河中学09高三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跟水反应                      Cl2+OH-==Cl-+HClO

B.氨气通入稀盐酸溶液中              NH3+H++Cl-==NH4Cl

C.氧化铜放入稀硫酸中                CuO+2H+==Cu2++H2O

D.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            Fe2++Cl2==Fe3++2Cl-

 

33.( 广东天河中学09高三模拟) “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A.消除硫酸厂尾气的排放:SO2+2NH3+H2O=(NH4)2SO3

B.制备乙苯:

C.制备硫酸铜: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制备硫酸铜: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

34.(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 )(6分)某无色溶液,由Na+、Ag+、Ba2+、Al3+、AlO2、MnO4、CO32、SO42中的若干组成,取一定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取适量溶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溶液A

   (2)在所得溶液A中加入过量碳酸氢铵溶液得到溶液B,同时有气体生成,并析出白色沉淀甲

   (3)在所得溶液B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并析出白色沉淀乙。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判断沉淀乙成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Ag+、Al3+、Ba2+、MnO4-   ②CO32-、Na+、AlO2-

③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若沉淀完全溶解则为碳酸钡,若沉淀部分溶解则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

35.(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D )

       A.氯气与水反应:Cl2+H2O 2H+ + Cl- + ClO-             

       B.氮化镁固体溶于足量盐酸中:Mg3N2 + 6H+==3 Mg2++2NH3↑    

C.硫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FeS+2H+ == Fe2++H2S ↑       

       D.明矾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Ba2++ SO42-== BaSO4

36.(哈尔滨德强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A.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HCO3+ OH=CO32+ H2O

C.碳酸镁溶于硝酸中:CO32+2H=H2O+CO2

D.硫化钠溶于水中:S2+2H2O=H2S↑+2OH

37.(哈尔滨德强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C  )

A.在pH=1溶液中:Fe2、K、NO3、Cl

B.在无色溶液中: K、CO32―、MnO4、SO42―

C.在强碱性溶液中:Na、AlO2、S2―、SO32―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 =1.0×10―13mol/L的溶液中:Na、NH4、HCO3、SO32―

38.(哈尔滨德强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是(“→”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C )

选项

A

B

C

D

a

Fe

NaOH

Al(OH)3

HNO3

b

FeCl3

Na2CO3

NaAlO2

NO

c

FeCl2

NaCl

Al2O3

NO2

39.(哈尔滨德强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B  )

w.w.w.k.s.5.u.c.o.m

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B.向过氧化钠固体中滴加水:2Na2O2+2H2O =4Na++4OH+O2

C.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人过量二氧化碳:

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Fe2+2H+H2O2=Fe3+2H2O

40.(哈尔滨德强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D )

A.在pH为7的溶液中:Ag+、K+、SO42―、Cl

B.有CO32存在的溶液中:Na、Fe3、Ca2、I

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

D.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32―

41.(哈尔滨德强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10分)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Mg2+、Ba2+、C1、SO42、CO32-。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取3份100mL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1

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

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

收集到气体1.12L(已折算成标准

状况下的体积)

3

加足量BaC12溶液时,对所得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然后干燥、称量

第一次称量读数为6. 27g,第二次

称量读数为2.33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1对C1是否存在的判断是                (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

在”或“不能确定”);根据实验1―3判断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试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不填满):

阴离子符号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3)试确定K+是否存在?                ,判断的理由是                            

                                                    

答案.   (1)不能确定(1分)Ba2+、Mg2_(2分)

   (2)(6分)

阴离子符号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SO42-

0.1(2分)

CO32-

0.2(2分)

   (3)(3分)存在:溶液中肯定存在离子是NH4+、CO32-和SO42-。经计算,NH4+的物质的量为0.05mol,CO32-、SO4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mol和0.01mol,根据电荷守恒,得K+一定存在。

42.(洪雅中学高200910月份月考试题)(16分)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 Na+、   Mg2+、 Ba2+、Al3+、Fe3+、Cl、I 、NO3、 CO32―、SO42―中几种。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步骤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 CCl4层呈

试题详情

高中物理选择题22分钟检测(15)(2009-5)

                     姓名                    学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具有天然放射性的90号元素钍的同位素钍232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稳定的82号元素铅208。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钍核比铅核多24个质子           

B.钍核比铅核多16个中子

C.这一系列衰变过程中共释放出4α粒子和6个β粒子

D.这一系列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6α衰变和6β衰变 

 

2、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夸克)组成的,它们的带电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π+

π

u

D

带电量

+e

e

+e

-e

-e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π+u和组成                B.π+由d和组成 

 C.πu和组成                D.π由d和组成

 

3.一个航天飞行器P在高空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它沿运动相反方向发射一枚火箭Q,则(     )

A.PQ都可能在原高度绕地球作圆周运动

B.P可能在原高度绕地球作圆周运动,Q不可能在原高度作圆周运动

C.Q可能在原高度绕地球作圆周运动,P不可能在原高度作圆周运动

D.PQ不可能在原高度作圆周运动

 

4.如图3所示,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N 极朝下。当磁铁向下运动时(但未插入线圈内部)(    )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

B.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

C.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

D.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

 

 

 

 

 

 

 

 

 

5.如图5所示,两个闭合圆形线圈AB的圆心重合,放在同一水平面内,线圈A中通以如下面右图所示的变化电流,t=0时电流方向为顺时针(如图中箭头所示).在-时间内,对于线圈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圈B内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线圈有扩张的趋势

B.线圈B内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线圈有收缩的趋势

C.线圈B内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线圈有扩张的趋势

D.线圈B内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线圈有收缩的趋势.

 

6、如图,水平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分别接到电压恒定的电源的两极,当电键闭合S时,板间一带电油滴正好处于悬浮状态。为了使油滴竖直向上运动,下列的操作可行的是

A、    保持电键闭合,将两板的距离减小一些

B、保持电键闭合,以两板各自的左侧板沿为轴,同时向上(即逆时针方向)转过一个小角度

C、    断开电键,将两板的距离拉大一些

D、    断开电键,将两板水平地向相反方向移开一些

 

. 图示电路中R3是光敏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ab两点等电势,当用光照射电阻R3时,则(      

A.     R3的电阻变小,a点的电势高于b点电势

B.      R3的电阻变小,a点的电势低于b点电势

C.     R3的电阻变大,a点的电势高于b点电势

D.     R3的电阻变大,a点的电势低于b点电势

 

8.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为31,图中四个完全相同的电灯,若L2L3L4正常发光,则L1一定  

A. 正常发光

B. 比正常发光暗一些

C. 比正常发光亮,并有可能烧毁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如图所示的一段圆弧为某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

图像,由图可知,物体做下列哪种运动                                                                (    )

A. 圆周运动

B. 匀变速直线运动

C. 曲线运动

D.减速直线运动

 

 

 

 

10.在交通事故中,测定碰撞瞬间汽车的速度,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汽车驾驶员》杂志曾给出一个计算碰撞瞬间车辆速度的公式:V,式中△L是被水平抛出的散落在事故现场路面上的两物体沿公路方向上的水平距离,h1h2分别是散落物在车上时候的离地高度.只要用米尺测量出事故现场的△Lh1h2三个量,根据上述公式就能够计算出碰撞瞬间车辆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g9.8 ms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AB落地时间相同

B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无关

C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成正比

D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乘积等于△L

 

 

11.如图1-2所示,放在水平光滑平面上的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水平恒力F作用在A上,A、B间的作用力为;水平恒力F作用在B上,A、B间作用力为,则

A.      B.      

C.         D.

 

 

 

 

1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固定一根弹簧秤,使其测量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N 的钩码.弹簧秤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通过一传感器直接得出,如图9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时刻t1t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

B.从时刻t3t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C.电梯可能开始在15 楼,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1 楼

D.电梯可能开始在1 楼,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15 楼

 

高中物理选择题22分钟检测答案(15)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D  

C

B      

A

AD

A

A

D

BD

AC

ABC

 

 

试题详情

高中物理选择题22分钟检测(14)(2009-5)

                     姓名                    学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一带电粒子以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初速飞入匀强磁场后做圆周运动,磁场方向和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则可能的是 (       )

A.粒子带正电,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B.粒子带正电,沿逆时针方向运动,

C.粒子带负电,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D.粒子带负电,沿逆时针方向运动。

 

2.2006年3月23日央视报道,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努力,终于率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的托克马克试验装置并调试成功;这种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如图所示),它能够承受上亿摄氏度高温且能够控制等离子态的核子发生聚变并稳定持续的输出能量,就像太阳一样为人类提供无限清洁的能源。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有可能是该装置内部所进行的核反应的是(       )

A.     B.

  C.      D.

 

3.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结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1-9所示,质量为的子弹以速度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不穿出,若射击下层,则子弹整个儿刚好嵌入,则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       )

    A. 两次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一样多

    B. 两次滑块所受冲量一样大

    C. 子弹嵌入下层过程中对滑块做功多

    D. 子弹击中上层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多

 

4.下列物理定律中,能够说明变压器改变电压主要原理的是  (     )

A.库仑定律                     B.欧姆定律

C.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愣次定律 

 

5.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并于10月17日顺利返回。“神六”发射及运行过程可简化为:先由运载火箭将飞船送入椭圆轨道,然后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A实施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飞船变轨前后速度分别为v1v2,变轨前后的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飞船变轨前后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v1v2,a1<a2      B.T1<T2v1v2,a1=a2

C.T1>T2v1v2,a1<a2      D.T1>T2v1v2,a1=a2

 

6.在静电场中,将一电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正功,则  (     )

A.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A点指向B点 

B.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点指向A点

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点高   

D.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A点高

 

7.一单匝闭合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匀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线框中的最大磁通量为φm,最大感应电动势为E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线框磁通量为零时,感应电动势也为零 

B.当线框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动势在增大

C.线框转动的角速度ω等于Emm

D.当线框磁通量等于0.5φm时,感应电动势等于0.5Em

 

8.如图所示,在绝缘平面上固定两个电量相等的异种点电荷A、B,其中A带正电,B带负电荷,它们的连线的中点是O,MN是AB中垂线上的两点,两点电荷连线与中垂线所在平面与纸面平行,在垂直纸面方向有一磁场;有一个正电荷q以初速度v0沿中垂线由M运动到N的过程中,忽略重力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垂线上从M到N的电场强度先变大后变小

B.中垂线上从M到N的各点电势先升高后降低 

C.若正电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磁场为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D.若正电荷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洛伦兹力的大小改变

9.物体自由下落,其相对于地面的重力势能与下落速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

 

 

 

 

 

 

10.如图所示,相距均为d的的三条水平虚线L1与L2、L2与L3之间分别有垂直纸面向外、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一个边长也是d的正方形导线框,从L1上方一定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当ab边刚越过L1进入磁场时,恰好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b边在越过L2运动到L3之前的某个时刻,线框又开始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线框从进入磁场到速度变为v2的过程中,设线框的动能变化量大小为△Ek,重力对线框做功大小为W1,安培力对线框做功大小为W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导体框下落过程中,由于重力做正功,所以有v2>v1

B.从ab边进入磁场到速度变为v2的过程中,线框动能的变化量大小为 △Ek=W2-W1

C.从ab边进入磁场到速度变为v2的过程中,线框动能的变化量大小为 △Ek=W1-W2

D.从ab边进入磁场到速度变为v2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了W1+△Ek

 

11.如图所示,两个质量都是的小球A、B用轻杆连接后斜放在墙上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墙面光滑,水平地面粗糙,现将A球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球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地面对B球的支持力N和轻杆上的压力F的变化情况是

    A. N不变,F变大       B. N不变,F变小

    C. N变大,F变大       D. N变大,F变小

12.如图1-23所示,质量为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质量为M的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仍静止,则水平面对斜面(    )

 A.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 无摩擦力

 C. 支持力为     D. 支持力小于

高中物理选择题22分钟检测答案(14)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C

B

AB

C

B

C

BC

AD

C

BD

B

AD

 

试题详情

                  高中物理选择题22分钟检测(13)(2009-5)                      

                     姓名                    学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如图1-29所示,两根质量可忽略的轻质强簧静止系住一小球,弹簧处于竖直状态,若只撤去弹簧,撤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若只撤去弹簧,则撤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可能为(取10

    A. ,方向竖直向上

    B. ,方向竖直向下

    C. ,方向竖直向上

    D. ,方向竖直向下

 

2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N时,物体A 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后,则(g=10m/s2)(     )

A.物体A相对小车仍然静止          

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物体A受到的弹簧拉力增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则这两个力在相同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

B.一质点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则这两个力在相同时间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者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且功的绝对值相等。

C.在相同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D.在相同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有可能做正功

4.如图所示为一种“滚轮――平盘无极变速器”的示意图,它由固定于主动轴上的平盘和可随从动轴移动的圆柱形滚轮组成.由于摩擦的作用,当平盘转动时,滚轮就会跟随转动.如果认为滚轮不会打滑,那么主动轴转速n1、从动轴转速n2、滚轮半径r 以及滚轮中心距离主动轴轴线的距离x 之间的关系是(     )

A.n2=n1   B.n2=n1  C.n2=n1      D.n2=n1

 

5.2005 年北京时间7 月4 日13 时52 分,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目标――“坦普尔一号”彗星.假设“坦普尔一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其轨道周期为5 . 74 年,则关于“坦普尔一号”彗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不变           

B.近日点处线速度大于远日点处线速度

C.近日点处加速度大于远日点处加速度  

D.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与太阳质量有关的常量

 

 

6、如图6,在一水平放置的平板MN的上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许多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相同的速率v沿位于纸面内的各个方向,由小孔O射入磁场区域。不计重力,不计粒子间的相互影响。带电粒子可能经过的区域的面积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一根长导线弯曲成“п”,通以直流电I,正中间用绝缘线悬挂一金属环C,环与导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在电流I增大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环中无感应电流产生

B.金属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悬挂金属环C的竖直线中拉力变大

D.金属环C仍能保持静止状态

 

8.如图所示,轻质光滑滑轮两侧用细绳连着两个物体A与B,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均静止.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m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      )

  A.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0

  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mgAcos

  C.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可能为0

D.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为mBg-mAgsin

 

 

9.如图所示,D是一只二极管,它的作用是只允许电流从a流向b,不允许电流从b流向a ,平行板电容器AB内部原有电荷P处于静止状态,当两极板A和B的间距稍增大一些的瞬间(两极板仍平行),P的运动情况将是(   )

A.仍静止不动.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    D.无法判断.

 

 

10.如图虚线上方空间有垂直线框平面的匀强磁场,直角扇形导线框绕垂直于线框平面的轴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设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以逆时针为正方向,那么在图中能正确描述线框从图所示位置开始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线框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

 

 

 

 

 

 

 

11.abc三个α粒子由同一点垂直场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其轨迹如图所示,其中b恰好飞出电场,由此可以肯定(    )?

A.在b飞离电场的同时,a刚好打在负极板上

B.bc同时飞离电场

C.进入电场时,c的速度最大,a的速度最小

D.动能的增量相比,c的最小,ab的一样大

 

 

 

12.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mA=6Kg,mB=2Kg,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A物上系一细线,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N,水平向右拉细线,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F<12N时,A静止不动;

B.当F>12N时,A相对B滑动;

C.当F=16N时,B受A摩擦力等于4N;

D.在细线不断的情况下,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止

 

 

 

高中物理选择题22分钟检测答案(13)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D

AC

BCD

A

BCD

A

BCD  

BD

A

A

ACD

CD

 

试题详情

高中物理选择题22分钟检测(12)(2009-5)

                     姓名                    学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右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a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放在B 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A位置时稍少些

C.放在CD 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放在D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2.如图甲所示,一个闭合矩形金属线圈abcd从一定高度释放,且在下落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在竖直平面上.在它进入一个有直线边界的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的过程中,取线圈dc边刚进磁场时t=0,则描述其运动情况的图线可能是图乙中的(     )

 

 

 

 

 

 

 

 

3、弹簧秤挂在升降机的顶板上,下端挂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当升降机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始终是16N.如果从升降机的速度为3m/s时开始计时,则经过1s,升降机的位移可能是(g10m/s2)(     )

A.2m  B.3m  C.4m  D.8m

4.等量异种点电荷的连线和其中垂线如图所示.现将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先从图中a点沿直线移到b点,再从b点沿直线移到c点,则检验电荷在此全过程中(     )

A.所受电场力方向不变       B.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一直增大

C.电势能一直减小           D.其电势能先不变后减小

5、在XOY平面中有一通电直导线与OXOY轴相交,导线中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该区域有匀强磁场,通电直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与OZ轴的正方向相同.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可能是(     )

A.沿X轴负方向       B.沿Y轴负方向

C.沿Z轴正方向       D.沿Z轴负方向

 

6.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是人类利用原子核能的两种主要方法,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裂变和聚变过程质量都有所增加  

B.裂变和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

C.裂变过程有质量亏损,聚变过程质量有所增加

D.裂变过程质量有所增加,聚变过程质量有亏损

 

7.一块手机电池的背面印有如图所示的一些符号,另外在手机使用说明书上还写有“通话时间3 h,待机时间100 h”,则该手机通话和待机时消耗的功率分别约为(     )

A.1.8 W,5.4×10 ? 2 W

B.0.6 W,1.8×10 ? 2 W

C.3.6 W,0.108 W

D.6.48×103 W,1.94×10 2 W

 

8、在x轴的xax=-a两位置上,各有一个电量均为Q的固定点电荷,在x=0处有一个电量为q、质量为m的自由小球,且Qq同号,今使小球沿着x轴方向稍稍偏离x=0位置,设小球只受两固定电荷的库仑力,则小球将在x轴上做(   )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变加速直线运动,

(C)匀速直线运动,                         (D)机械振动。

 

9、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初动能Ek0进入匀强电场中,若初速度方向跟电场方向相同,经过时间t动能为Ek1;若初速度方向跟电场方向垂直,经过时间t动能为Ek2。比较动能Ek1、Ek2和Ek0的大小,则可能有(    )

A.Ek2>Ek1                            B. Ek2=Ek1  

C. Ek2<Ek1                            D. Ek1<Ek0

 

10.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整个外壳重为G,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F0(F0 > G)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B.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C.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G

D.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

 

11、如图一所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光滑金属框架cdeg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与金属框架接触良好。在两根导轨的端点de之间连接一电阻,其他部分电阻忽略不计。现用一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在金属杆ab上,使金属杆由静止开始向右在框架上滑动,运动中杆ab始终垂直于框架。图二为一段时间内金属杆受到的安培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则图三中可以表示外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

 

 

 

 

 

 

A                                 B                                C                              D

 

 

 

 

 

12、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木块,枪沿水平方向先后发射两颗质量和速度都相同的子弹,两子弹分别从不同位置穿过木块。假设两子弹穿过木块时受到的阻力大小相同,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那么在两颗子弹先后穿过木块的过程中(     )

A.两颗子弹损失的动能相同     B.木块每次增加的动能相同

C.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相同     D.木块每次移动的距离不相同

 

高中物理选择题22分钟检测答案(1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D

ABC

AC

ABD

AB

ACD

B

BD

ACD

D

B

CD

 

 

试题详情

高中物理选择题22分钟检测(11)(2009-5)

                     姓名                    学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下列关于变压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升压变压器在升高电压的同时,也提高了交变电压的频率

B.若输入电压相同,则输出电压随输入电压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C.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导线比原线圈导线粗

D.变压器输出的电功率由输入的电功率决定

2.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90(Kr)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Zr),这些衰变是(     )

A.1次α衰变,6次β衰变           B.4 次β衰变

C.2次α衰变                       D.2次α衰变,2次β衰变

3.一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中的正确的是(    )

A.t=0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

B.t=0.01s时刻,磁通量的的变化率最大

C.t=0.02s时刻,交流电电动势达到最大

D.该线圈产生的交流电电动势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

C.玻尔的原子理论认为原子的能量是连续的

D.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

5.图2所示为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图.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能被基态氢原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A.3.40eV    B.10.21eV    C.12.10 eV     D.12.50 eV

 

6.“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现象,但下雨天落在快速行驶的小车的前挡风玻璃上的雨滴,相对于车却是向上流动的,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车速快使雨滴落在挡风玻璃上的初速度方向向上,雨滴由于惯性向上运动

B.车速快使空气对雨滴产生较大的作用力,空气的作用力使雨滴向上运动

C.车速快使挡风玻璃对雨滴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吸引力吸引雨滴向上运动

D.车速快使挡风玻璃对雨滴产生较大的支持力,支持力使雨滴向上运动

 

文本框:  7.空中有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区域如图3所示,磁场区域的高度为h.一质量为m的长方形金属线框abcdbc边长大于h)从磁场的上方下落,已知线框的ab边在磁场区域运动的过程都做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t.则线框的cd边在磁场区域运动的过程(     )

A.做匀速运动     

B.所用时间比t

C.线框产生的热量大于mgh

D.线框产生的热量等于mgh

 

8、如图 ,放射源放在铅块上的细孔中,铅块上方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度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有α.β.γ三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α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β射线     

B.甲是β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α射线                                    

C.甲是γ射线,乙是α射线,丙是β射线

D.甲是α射线,乙是β射线,丙是γ射线

 

 

 

 

9.在地面上方的A点以E1 = 3J的初动能水平抛出一小球,小球刚要落地时的动能E2 = 7J,落地点在B点.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点的连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A.30°     B.37°     C.45°     D.60°

 

10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如图5,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不变,那么当用户用电的总功率增大时(    )

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升高

C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降低

D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大

11、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卫星众多,目前已发现达数十颗。下表是有关土卫五和土卫六两颗卫星的一些参数。则两卫星相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卫星

距土星的距离km

半径/km

质量/kg

发现者

发现日期

土卫五

527000

765

2.49×1021

卡西尼

1672

土卫六

1222000

2575

1.35×1023

惠更斯

1655

A.土卫五的公转周期更小     B.土星对土卫六的万有引力更大
C.土卫五的公转角速度大       D.土卫五的公转线速度小

12、如图(甲)所示,单匝矩形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线圈按图示方向以OO1为转轴匀速转动.若从图示位置(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场方向)开始计时,并规定电流方向沿a→b→c→d→a为正方向,则线圈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图(乙)中的哪一个 (   )

 

 

 

 

 

 

 

 

 

 

 

高中物理选择题22分钟检测答案(11)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B

AD

BC

B

BC

B

A

CD

ABC

B

 

试题详情

2009届新课标物理考点预测(3)

牛顿运动定律

 

一、考点介绍

“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动力学的“基石”,也是整个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考查的重点有:准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熟练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尤其是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理解和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理解超重和失重.本章内容的命题形式倾向于应用型、综合型和能力型,易与生产生活、军事科技、工农业生产等紧密联系,还可以力、电综合题形式出现.从方法上,重点考查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来求解加速度相等的连接体问题;运用正交分解法处理受力较复杂的问题,运用图象法处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从能力角度来看,重点考查思维(抽象、形象、直觉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详情

高中物理选择题22分钟检测(9)(2009-5)

                     姓名                    学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下列核反应中属于核聚变的是:(     )

A.               B.

C.     D.

2.钍核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后变成铅核,则(     )

A.铅核的符号为,它比少8个中子

B.铅核的符号为,它比少16个中子

C.铅核的符号为,它比少16个中子

D.铅核的符号为,它比少12个中子

3.同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加速度为a1,速率为v1;地球半径为R,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速率为v2,则(     )

       A.            B.          C.          D.

4.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点,下端拴一个钢球,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球施加一个方向向右的外力,使球缓慢偏移,在移动中的每一个时刻,都可以认为钢球处于平衡状态。若外力方向始终水平,移动中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且弹簧的伸长量不超

过弹性限度,则下面给出的弹簧的伸长量的函数关系图象中,最接近的是(     )

 

 

 

 

 

 

 

 

5.某卫星在赤道上空飞行,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轨道半径为r,飞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设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在某时刻该卫星通过赤道上某建筑物的正上方,则到它下次通过该建筑物正上方所需的时间可能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均匀绕制的螺线管水平放置,在其正上方附近用绝缘线水平吊起通电直导线A,导线A与螺线管垂直。已知导线A中的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开关S闭合后,导线A受到通电螺线管磁场的作用力的方向是(      )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

 

7.如图所示,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它们两端分别与电阻可以忽略不计的光滑、水平、平行导轨相连;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直导线横放在上,直导线横放在上,原来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若向右匀速滑动,则也向右滑动

B.若向右加速滑动,则也向右滑动

C.若向右减速滑动,则也向右滑动

D.若向右减速滑动,则向左滑动

8.已知氦离子He+能级En与量子数n的关系和氢原子能级公式类似,处于基态的氦离子He+的电离能为E=54.4eV。为使处于基态的氦离子He+处于激发态,入射光子所需的最小能量为(      )

 A.13.6 eV       B.40.8 eV         C.48.4 eV         D.54.4 eV

 

9.一核反应方程:,用c表示光速,则(      )

A.X是质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质子质量乘c2

B.X是中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中子质量乘c2

C.X是质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氘核与氚核的质量和减去氦核与质子的质量和,再乘c2

D.X是中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氘核与氚核的质量和减去氦核与中子的质量和,再乘c2

 

10.如图所示,平行于纸面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1T。位于纸面内的细直导线,长L=1m,通有I=1A的恒定电流。当导线与B成600夹角时,发现其受到的安培力为零。则该区域同时存在的另一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大小可能值(      )

A.T           B.T

C.1 T             D.T

 

 

11.如图所示,两物块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CD中点的轴OO1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对物块A、B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B到OO1轴的距离为物块A到OO1轴的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在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B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B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C.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D.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

 

1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分别接着定值电阻,且,初、次级线圈的匝数比,交流电源电压为U,则(     )

A.两端的电压为             B.两端的电压为

C.两端的电压为            D.两端的电压为

高中物理选择题22分钟检测答案(9)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D

D

A

D

C

B

D

BCD

BD

A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