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1852  261860  261866  261870  261876  261878  261882  261888  261890  261896  261902  261906  261908  261912  261918  261920  261926  261930  261932  261936  261938  261942  261944  261946  261947  261948  261950  261951  261952  261954  261956  261960  261962  261966  261968  261972  261978  261980  261986  261990  261992  261996  262002  262008  262010  262016  262020  262022  262028  262032  262038  262046  447090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汲黯为官清正忘我的一组是 ( )

 ①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②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

 ③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 ④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⑤然黯见蚧未尝拜,常揖之。⑥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⑤⑥

试题详情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 B.弘大体,不拘文法

 C.天子方招文学儒者 D.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试题详情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黯以父任 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

 B.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C.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试题详情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屋比延烧 比:并排,挨着

 B.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发:打开

 C.伏矫制之罪 矫:纠正

 D.以数切谏 切:急迫,切迫

试题详情

4.B(①表现赵咨的淡泊名利,④表现赵咨的孝行)

试题详情

3.A(“望尘不及”这里用的是它的本义,现在多用其比喻义,比喻远远落后)

试题详情

2.D(①与②的“为”分别是动词“做”和介词“替”,③和④的“其”虽然都是代词,但意思不同,③“他的”,是“故吏”的定语,而④是“他”,作主语。)

试题详情

1.C(这里的“谢”应该是“推脱”的意思)

试题详情

5.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咨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荐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有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怕强盗吓坏母亲,先到门口迎盗,强盗被他的孝行感动,惭愧而去。

 C.赵咨上任途中,经过荥阳,不因为曹暠效法自己的孝廉而停留,于是曹暠感到很惭

 愧,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赵咨后就辞官归家。这件事,足以说明赵咨在当时的影响力很大。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葬法。赵咨的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参考答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