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2350  262358  262364  262368  262374  262376  262380  262386  262388  262394  262400  262404  262406  262410  262416  262418  262424  262428  262430  262434  262436  262440  262442  262444  262445  262446  262448  262449  262450  262452  262454  262458  262460  262464  262466  262470  262476  262478  262484  262488  262490  262494  262500  262506  262508  262514  262518  262520  262526  262530  262536  262544  447090 

   (1)力的方向.

   请学生举例说明力的方向对产生效果的影响.

   (2)力的大小.

   请同学举例说明力的大小对产生效果的影响.

   (3)力的作用点.

   说明:力的作用点肯定在受力物体上.举例说明各种力的作用点.如推、拉、提、压、托等作用的作用点.

   设问:为什么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呢?

   (4)“三要素”的含义.

   ①力的作用效果由三个要素决定.

   ②只要谈力,必须谈力的三要素.

③两个力,只有他们的三个要素都分别相同,才能说这两个力完全相同.

试题详情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2)教师:乒乓球向我们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试题详情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教师: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教师: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试题详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情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新课教学

试题详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

   ●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能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新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试题详情

  常用单位:千米(kin)、分米(dm)、厘米

  (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 m=10-9 km=10 dm=102cm=103 mm=106μm=109 nm

第四节 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试题详情

  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

试题详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科学实践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多种途径.

难点:怎样进行时间和长度的准确测量.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提问: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直接测量速度的工具?由v=s/t,要测量物体的速度,必须要测量什么?

学生大胆举例,大胆回答。

新课教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