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5804  285812  285818  285822  285828  285830  285834  285840  285842  285848  285854  285858  285860  285864  285870  285872  285878  285882  285884  285888  285890  285894  285896  285898  285899  285900  285902  285903  285904  285906  285908  285912  285914  285918  285920  285924  285930  285932  285938  285942  285944  285948  285954  285960  285962  285968  285972  285974  285980  285984  285990  285998  447090 

10.下列历史事件中,不可能被司马迁载入《史记》的是:                  (   )

    A.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B.战国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屈原

    C.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D.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试题详情

9.西汉主父偃曾建议皇帝“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必稍自弱矣。”这一建议的真实动机是                                         (   )

    A.主张实行分封制               B.主张剥夺诸侯王的直属领地

    C.分化削弱诸侯王的实力           D.施德于诸侯,收买人心

试题详情

8.《汉书》记载:“汉因循(秦制)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两汉政治经济制度“颇有所改”表现在:                                           (   )

    ①实行郡国并行制                  ②三公九卿制  

    ③实行察举制               ④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7.右图是商鞅铜方升。此方升为秦孝公十八年商鞅统一度量衡时制作的标准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加刻诏书发到地方。其主要目 的是:(   )

    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C.为民众设立标准的重量单位

    D.促进秦国的强大,为统一六国作了准备

试题详情

6.下列思想家及主张中,对应正确的是:                               (   )

    ①老子--“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②孔子--“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③墨子--“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④韩非子--“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5.我们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的依据是:                               (   )

    ①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②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 

    ③他强调“不耻下问”、“温故知新”   ④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4.鼎曾是地位和权利的象征,是王位的象征。“楚王问鼎”的故事说明:        (   )

    A.周天子拥有九鼎,可以号令诸侯 

    B.奴隶社会“礼崩乐坏”,处于瓦解时期

    C.楚国综合国力强大,已经掌握中原政权

    D.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掌握政权

试题详情

3.以下表述能正确反映夏、商、周时期社会经济的是:                     (   )

    ①田野中种植着稻、黍、稷、麦、豆等农作物  

    ②劳动者手持大量木、石或青铜农具 

    ③饲养很多家畜,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 

    ④商业有所发展,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2.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   )

    A.盘庚迁殷                     B.国人暴动    

    C.周召共和                      D.牧野之战

试题详情

1.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   )

    A.族号          B.邑号          C.爵号          D.官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