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91761  291769  291775  291779  291785  291787  291791  291797  291799  291805  291811  291815  291817  291821  291827  291829  291835  291839  291841  291845  291847  291851  291853  291855  291856  291857  291859  291860  291861  291863  291865  291869  291871  291875  291877  291881  291887  291889  291895  291899  291901  291905  291911  291917  291919  291925  291929  291931  291937  291941  291947  291955  447090 

6. 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两个纯种豌豆的亲本杂交,F1植株自花传粉,从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黄色皱粒和1粒绿色圆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A.1/3     B.2/3       C.1/9     D. 1/16

化学单选题

试题详情

5.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试题详情

4.在研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中,当控制了某种条件后,发现叶肉细胞中的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则控制的条件是

A.突然停止CO2 供应      B.突然降低温度 

C.突然停止光照         D.突然升高或降低PH

试题详情

3.下列图示中能反映DNA溶解度与NaCl 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 

试题详情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A.没有用龙胆紫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C.显微镜倍率不够       D.无染色体形成

试题详情

1.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B.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D.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

试题详情

36.(18分)如图所示为火车站装载货物的原理示意图,设AB段是距水平传送带装置高为H=5m的光滑斜面,水平段BC使用水平传送带装置,BC长L=8m,与货物包的摩擦系数为μ=0.6,皮带轮的半径为R=0.2m,上部距车厢底水平面的高度h=0.45m.设货物由静止开始从A点下滑,经过B点的拐角处无机械能损失.通过调整皮带轮(不打滑)的转动角速度ω可使货物经C点抛出后落在车厢上的不同位置,取g=10m/s2,求:

(1)当皮带轮静止时,货物包在车厢内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2)当皮带轮以角速度ω=20 rad/s顺时方针方向匀速转动时,包在车厢内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3)试写出货物包在车厢内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S随皮带轮角速度ω变化关系,并画出S-ω图象.(设皮带轮顺时方针方向转动时,角速度ω取正值,水平距离向右取正值)

.

试题详情

35.(18分)如图所示,将一根光滑的细金属棒折成V形,顶角为2,其对称轴竖直,在其中一边套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金属环P

(1)若固定V形细金属棒,小金属环P从距离顶点OxA点处由静止自由滑下,则小金属环由静止下滑至顶点O点时需多少时间?

(2)若小金属环P随V形细金属棒绕其对称轴以每秒n转匀速 转动时,则小金属环离对称轴的距离为多少?

试题详情

34.(18分)

(1)①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

   A. 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 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可看作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速度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于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球能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所观察的现象是          。这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平抛运动          

(2)为了测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

如图所示,在木块A和板B上贴上待测的纸,B木板水平固定,砂桶通过细线与木块A相连,调节砂桶中砂的多少,使木块A匀速向左运动.测出砂桶和砂的总质量m,以及贴纸木块A的质量M,则两纸间的动摩擦因数

①该同学 纸贴在木块A和木板B上,而不直接测量两张纸间的滑动摩擦力是因为

                               

②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要保证木块A做匀速运动较困难,请你对这个实验作一改进来克服这一困难.

A.你设计的改进方案是        

B.根据你的方案,结果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是           

C.根据你的方案要添加的器材有                   

试题详情

33.(13分)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

   ① 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

② 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 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 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 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 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经查阅资料后发现,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结晶可分别得到FeSO4·7H2O、FeSO4·4H2O、和FeSO4·H2O。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该温度下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所示(仅在56.7℃、64℃温度下可同时析出两种晶体)。

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

温度/℃   
0
10
30
50
56.7
60
64
70
80
90
溶解度/g
14.0
17.0
25.0
33.0
35.2
35.3
35.6
33.0
30.5
27
析出晶体
FeSO4·7H2O
FeSO4·4H2O
FeSO4·H2O

若需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结晶出FeSO4·4H2O,应控制的结晶温度(t)的范围为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