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91925  291933  291939  291943  291949  291951  291955  291961  291963  291969  291975  291979  291981  291985  291991  291993  291999  292003  292005  292009  292011  292015  292017  292019  292020  292021  292023  292024  292025  292027  292029  292033  292035  292039  292041  292045  292051  292053  292059  292063  292065  292069  292075  292081  292083  292089  292093  292095  292101  292105  292111  292119  447090 

1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包括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方面。

试题详情

11、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首先,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其次,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试题详情

10、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中共十六大明确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首先,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是以各种生产要素(包括非劳动要素)都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为前提的。其次,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原则,也是并行不悖的。我国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结合热点:结合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缓解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转变思考。

试题详情

9、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试题详情

8、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个毫不动摇)。在我国,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1)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2)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关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我国现阶级,除了公有制经济,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有制经济是平等的市场主体。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结合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如何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问题,把握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试题详情

7、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的基础。

试题详情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价值规律起作用的途径是通过价格体制、供求关系、竞争规律进行的。这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三要素。

结合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调整、民工荒等的实际等考查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集中到一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及途径。结合热点: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试题详情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纸币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它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但不能代替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试题详情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从而

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叫做通货膨胀。社会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表现为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结合社会实际判断实际生活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现象,并说明其危害性,如何理解我国当前实施的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结合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试题详情

3、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货币的其他职能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

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公式:影响因素:(1)待销售的商品量(正比);(2)价格水平(正比);(3)货币流通次数(反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