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6479  336487  336493  336497  336503  336505  336509  336515  336517  336523  336529  336533  336535  336539  336545  336547  336553  336557  336559  336563  336565  336569  336571  336573  336574  336575  336577  336578  336579  336581  336583  336587  336589  336593  336595  336599  336605  336607  336613  336617  336619  336623  336629  336635  336637  336643  336647  336649  336655  336659  336665  336673  447090 

2.借助诗意背景,用散文的形式描绘诗意盎然的画面,力求情感动人。

试题详情

1.直接化用原文佳句,透过充满哲理的句子,表达独特情思,力求思想动人。

试题详情

2.引出文章观点,直接用原文哲理丰厚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例文2]

空白是生命中的盲点。

我以对生命的热烈追求来庄严宣誓:我拒绝空白。

我崇拜孔子。他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有“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规”的宣言。

我崇拜孟子。他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豪情,他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的坚毅。

我之所以崇拜孔子、孟子,就是因为他们敢于接受生命的挑战,通过经历各种磨难,成为“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之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拒绝了生命的空白,让生命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儒家世界的精神天空!

           --高考优秀作文《拒绝空白》

[运用说明]在具体论证的基础上,用名句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鲜明,令文章倍增底蕴。

[技法二]同质叠加

同质叠加就是面对一个写作话题,我们积累了许多素材,这些素材从单个上还不能有效的论证中心,这时我们就可以筛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素材,按照时空关系或或材料内涵的相似性,进行组合,通过相同的素材特质,来起到论据的作用,增加文章的气势。

同质素材叠加使用,需要我们要善于根据写作题目要求,围绕着文章的中心,将平时积累起来的人物素材,巧妙组合在一起,把不同的人物身上的相同点,挖掘出来,论证同一个中心,这就像一个炸弹本身就有威力,如果霸几个炸弹捆绑在一起,构成集束炸弹,威力会更大,同质叠加后的写作素材会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

[例2]苏轼和李清照的人物素材叠加组合

苏轼和李清照属于同一时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的人生、经历、作品风格、内在情感都不相同,如何才能把他们组合在一起,那就是找到他们身上的共同点--均能在世俗的侵蚀中,能够保持自我的个性,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世俗名利所累。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写作中心要求,将有关他们的素材叠加在一起,组合成一篇文章。

[适用话题]

人生坎坷、淡薄名利、不计顺逆、不论成败、自我认识与他人期待、笑看人生、生命的意义等。

[运用技巧]

围绕中心,裁剪素材,提取素材中的共同之处,指向明确,提炼概括,加以概括,服务中心。

[范文3]

不要轻易说不

广东一考生

流水之畔,红尘滚滚,问生命:成,你能否有朗月照花,深潭微澜的美艳?你能否有不计顺逆、不计成败的超然?你能否有扬鞭策马、登高望远的旷达?败,你能否有滴水穿石、汇入江流的意志?你能否有穷且益艰、不坠青云之志的傲岸?你能否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倔强?

不要轻易说“不”,你能!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苏子--你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对你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你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你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你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你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你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但你能否依然浩气长存,依然气贯长虹,依旧不坠青云之志?最终,你没有轻易说“不”,--因为你能,所以没有轻易说不!

于是,你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的淡泊,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这一切皆缘于你没有轻易说“不”--纵然生活是杯烈酒!

不要轻易说“不”,你能!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面对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你没有轻易说不。从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你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你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蜜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但你能否依然不计顺逆,依然不计成败,依然名留青史?最终,你没有轻易说“不“--因为你能,所以没有轻易对命运说不。

于是,你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浮世曲折的沧桑变幻,在雁字南归之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黑暗中点燃一盏孤灯,蹒跚地走过。 --这一切都来自你没有轻易说“不”,--纵然生活是杯苦茶。

如果,如果生活是一片浩淼无涯的苦海,请不要轻易说“不”,敢于面对会是你挂长帆、济沧海的勇气。

如果,如果生活是一座陡峭崎岖、险境迭生的高峰,请不要轻易说“不”,勇往直前会是你攀峭壁、登悬崖的魄力。

生命让每一个人都开一次花,但不担保都会结一次果,请不要轻易说“不”--当你的人生还是一朵花的时候。

                --2008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运用说明]这是一篇非常有文采的满分作文,先用一组疑问句构成排比入题,开篇即显示了考生不同凡响的文字理解能力和驾驭能力,非常精彩,然后以第二人称使用苏轼和李清照的人物材料,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本着诗词入文的原则,重点深入分析人物“不轻易对命运说不”的内核,点明文章的文题。

两则材料之间构成了非常严谨的层次,其中苏轼和李清照身上的共同之处:面对生活的磨难,都没有轻易说不,这体现了考生高人一等的材料驾驭能力和文章布局能力,令人赞叹。文章材料丰富,视野开阔,通篇基本上使用排比,真可谓文采飞扬!

善于积累和借鉴,利用平时积累,在考场上根据题目进行借鉴和转换,而不是简单抄袭,体现了学以致用的高超能力。

技法三:异质对比

异质对比就是面对一个写作话题,我们手中只有一个素材,这个素材从单个上论证中心很单薄,这时我们就可以尝试进行反向联系,找到与素材内容相反的素材进行对比,通过不同特质的素材进行组合对比,起到论据的作用,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异质素材对比使用,需要我们要抓住对比点,进行组合,注意对应性。对比双方应该互相对比,互为映衬。其次在素材的使用上,要将对比引向深入,运用的正反两方面的素材,不能只摆出事实,必须在此基础上对截然相反的态度、方法、效果等进行深入分析,解释素材中多蕴含的深刻道理。

异质素材的对比包括物与物的对比、人与物的对比、人与人的对比三种形式。

[例3]山和水的异质素材对比

山和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自然事物,在特性上是完全相对的,在我们的课本上描写山和谁的素材很多。例如语文课本必修三徐迟的《黄山记》中对“黄山”的描写和亨利·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对湖水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山和水的不同。在徐迟的眼中:黄山奇、险,让人们感受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而在亨利·梭罗笔下,瓦尔登湖的水“深邃而清澈”,“从山顶看去,它呈现蓝天的色彩,走近湖边,看到岸边细沙浅水处,水泛着黄澄澄的水波;再远一点,呈现淡绿,愈远色泽愈深,最后说波荡漾,呈现一色的黛绿。”写出了水的多变和柔美。

在许多人眼中,山代表阳刚,水代表阴柔。山给人的感觉是沉稳、厚重、高大、可以依靠。而水给人的体会是灵动、柔美、活波、值得追求。所谓“山清水秀”就是这个道理。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险峻、亘古,水运动、多变,山和水在不同人的眼中和笔下,各有风采。山和水是我国古代文化哲学中最重要的写作意象和抒情主题,也是重要主体,可以把它们进行对比,来进行写作。

[适用话题]刚与柔、父爱和母爱、山与水、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仁者乐山与智者乐水等。

[运用技巧]

根据写作中心,运用化抽象为具体的技法,将两者的不同之处进行比对,形成映衬,在对比中将素材的不同之处,进行挖掘,着力表达其不同之处的深层内涵,使素材的发挥服务中心的作用。

[范文4]

             山明水秀

山是高大的。看着高大的山,高大的树,你会知道天空有多高;听着树叶宏亮的声音、鸟儿清脆的声音,你会知道云朵有多高;感受着树缝中的阳光,你会知道太阳有多高,全都在山顶,在树梢。因为高大,所以山明。

水是柔美的。那小镇中曲曲折折的溪流,缓缓地欣赏着同样柔美的地方,那春雨一丝丝,柔柔地染湿面庞;露珠一颗颗,依偎在草尖,久久不愿落下--是水的柔,水的美。因为柔美,所以水秀。

山是稳重的。那长满了青苔的石头,那挺拔高达的树木,甚至就是这光秃秃的大山,多少年也没有走过半步,显微镜前也不能看到你的身影。稳重的你可是在思考应该如何做才好?山明,因为稳重,因为思考。

水是活泼的。那小河中的激流,那大将中的漩涡,是多么性急的孩子呀;显微镜下的分子们,又是多么淘气、互相追逐打闹的小宝贝。那哗哗的声音,是乐队的演奏还是嬉笑的响动?可有精灵藏在其中?水秀,因为精灵,因为活泼。

山是孤寂的。所以他时不时更换更换炫目的服装,一年四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也只是为了吸引爱美的你去与他做伴。有孤寂,所以山明。

水是悲伤的。因为想家而悲伤。这远游的旅人,一刻儿也不停下匆匆的脚步,不换去风尘仆仆的蓝衣。因为这一停下,可就想要飞奔回故乡。有悲伤,所以水秀。

当孤寂的山融入活泼的水,就创造出了河底那些圆圆的小精灵。他们为了留住活泼的水,将所有艳丽的服装都展示了出来,反倒成小丑一般,什么颜色都有了,却一件也没有穿全。他们被叫做“雨花石”。有水(雨)有山(花),所以水秀山明。

当悲伤的水流入稳定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起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新的碎片一块块收好。于是就有了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有山有水,所以山明水秀。

当高大的山与柔美的水交织在一起,高大的山庇护柔美的水,所以有了清潭,有了池塘,有了湖泊;柔美的水滋润着高大的山,所以有了花草,有了绿树,有了人烟;所以山水之间有了伊甸,有了桃源。有伊甸,有桃源,所以山明水秀。

有山,山明;有水,水秀;有山有水,所以山明水秀,所以木秀山明。

[运用说明]这是一篇运用异质素材,通过对比手法写就的非常出色的考场优秀作文。极富有创意。作者紧扣题目,运用对比的手法,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因为“山的高大、稳重、孤寂、所以山明”,因为“水的柔美、活泼、悲伤,所以水秀”,最后,综述因为“高大的山与柔美的水交织在一起”,所以“山明水秀”,从素材运用的角度来看,最大的亮点就是对于“山”和“水”的素材,挖掘深刻,内涵揭示有个人感悟,对比形成映衬,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

技法四:模仿移植

掌握了大量写作素材,要根据不同的写作题目,离不开对所掌握课文素材的合理模仿与有效移植。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将原素材的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素材精髓移植入具体写作文本中,实际上就是对原素材的形式模仿,也可以对原素材的典型情节、思想意蕴进行移用,移植时,一要注意切合题旨,移入合适的土壤里;二要注意对所移植的素材进行精辟点化,使素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例4]《琵琶行》的内容及意境模仿移植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适用话题]

送别、知音难觅、同病相怜、人在江湖、面对逆境、诗与诗人等。

[运用技巧]

试题详情

1、用作理论论据,在实例论证的基础上总结,引出自己的分析,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文1]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于今我们的时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了,孟子所说的重重磨折,我们正在亲领身受。我希望我们每个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们,要明白我们的责任,本着大无畏的精神,不顾一切困难,向前迈进。

            --朱光潜《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运用说明]直接引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的名句作为全文总结,然后由古及今,联系今天的时代和我们个人实际,强调我们也要经历这样的磨难,朝前迈进。论据使用准确而贴切,极具说服力。

试题详情

29.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试从含沙量、汛期、结冰期三方面比较M河、

N河水文特征的差异。(3分)

  (2)河流含沙量是影响河流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分析河流含沙量大对河流综合开发的不利影

响。(2分)

  (3)分析水土流失对M河流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2分)

  (4)N河上游水库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重要水源地,请你为保护其水质出谋划策。(3分)

  3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①地和②地降水都较少,请简要分析

各自的形成原因。(3分)

  (2)乙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什么?

但是其他的自然条件可以弥补这个缺陷,试举例说明。(2分)

  (3)铁路③联系两大洋,促进了该地农牧业的发展,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其建设的不利自然因素。(2分)

  (4)该区域西部山区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分析在开发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2分)

试题详情

2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北京时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此次峰会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旨在给地球降温的这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分歧较大。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谈判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3分)

  (2)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部分行业损失较大,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2分)

     A.保险业--自然灾害增多,赔偿增多

B.旅游业--全球变暖,出游人数减少

C.林业--全球气温的升高和干旱问题增加了引发野火的机会

D.渔业--二氧化碳多,海洋酸化,影响鱼类生长

   材料二  全球变暖、化石燃料的日渐消耗……引起了人们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深刻思考。

     近日德国多家媒体披露了一项宏大的能源项目,德国多家大型金融和能源企业将联手南下,到北部非洲建立一个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以向欧洲提供电能。

  (3)据材料分析在此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优势条件。(3分)

     材料三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右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4)丙地有效风能密度较小的原因是                   

     据调查甲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3分)

试题详情

第二节  写作(满分30分)

   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气候变化。请写一篇120-150词的英语短文,简要描述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过量排放的危害(严重的风暴、干旱、全球变暖……),并提出具体建议,号召人们选择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方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